[摘要] 本文運用灰色預測模型,選取貨運量為指標,對南京市的物流需求規模進行了定量預測,并結合南京市的具體情況進行定性分析,修正了定量預測的結果,提出物流需求規模年增長率保持在4%的水平較為合適的結論。
[關鍵詞] 物流需求 灰色預測模型 貨運量
南京市政府高度重視物流業的發展,提出了通過發展物流來實現南京市經濟跨越式發展的思路,并已投入大量資金興建物流園區,構筑物流信息平臺。需要注意的是,在一定時期內,當物流供給不能滿足物流需求時,將對需求產生抑制作用;當物流供給超過物流需求時,則不可避免地造成供給的浪費。為保證物流業的供給與需求之間的相對平衡,使物流規劃和基礎設施建設符合南京市經濟發展的需求,本文運用灰色模型定量預測和定性分析相結合的方法,幫助南京市政府了解物流需求規模,進行有效的需求管理,引導社會投資有目的地進入物流業。
一、南京市物流需求規模的灰色定量預測
隸屬于服務業的物流需求包括質和量兩個方面,質指物流服務質量,量指物流規模。物流服務質量是物流服務效果的集中反映,可以用物流時間、物流費用、物流效率來衡量。物流規模是物流活動中運輸、倉儲、包裝、裝卸搬運和流通加工中物流作業量的總和,由于目前還沒有標準的社會物流規模統計指標,從數據的可得性與指標本身的內在涵義方面(貨物運輸是物流過程中實現位移的中心環節)考慮,本文選擇貨物運輸量作為評價指標,根據南京地區2001年~2005年的貨物運輸量的變化趨勢來預測未來五年南京市物流需求規模的變化趨勢。
物流需求規模預測包括定性預測和定量預測兩類方法。定性預測法多憑借主觀判斷,基于估計和評價,主要有市場調研、歷史類比、德爾菲法等方法。定量預測法主要有時間序列分析法、因果分析法和趨勢擬合法等。本文選擇灰色預測方法對南京物流需求規模進行預測。灰色系統理論是1982年由鄧聚龍教授首創的一門邊緣科學,它結合了控制論和方法論,既可應用于社會經濟方面,又可應用于工業控制方面。灰色模型預測實質是微分方程的時間連續函數模型,可以對事物的發展變化做出長期預測,而且對原始數據要求不高。在我國物流業發展還處于初級階段,市場多變化,影響因素復雜,統計標準缺乏,現有相關的物流資料很難滿足一般預測方法要求的情況下,灰色預測在物流需求規模預測中具有較好的應用前景。
灰色系統分析是將一些已知的數據序列,通過一定的方法處理,使其由散亂狀態轉向規律化,然后用微分方法擬合,并由外延進行預測。其中已知的數據稱為白色,需要預測的數據稱為灰色,而處理過程稱為白化,也就是對數據序列的隨機性弱化。
本文應用灰色預測中的GM(1,1)模型,其預測模型如下:
X(0)為初始時間序列,X(1)為X(0)累加生成的新序列。其中,
建立微分方程,
利用最小二乘法求解參數a,u
其中,
求出模型的時間響應方程:
還原成原始序列的預測模型:
本文根據南京市2001年~2005年貨運量(如下見表1),對南京市的物流需求規模進行定量預測:
表1 2001年~2005年南京市貨運量 (單位:萬噸)
數據來源:南京市統計年鑒
首先,求得系統發展系數a=-0.048; 驅動系數u=14361.047
可以得到,灰預測模型的時間響應方程:
還原成員是序列的預測模型,即灰色GM(1,1)模型的預測公式:
根據此預測公式,計算出2002年~2005年的預測值,預測誤差的絕對值與相對值,見表1。
最后,對預測誤差進行進一步的分析:
均方誤差
平均絕對誤差
平均絕對百分誤差
最大絕對偏差
注:N為誤差值個數,這里N=4
通常,平均絕對百分誤差,稱該預測為高精確度預測,可見此預測結果是可行的,精確的。
下面我們根據上述灰預測方法對南京2006年至2010年的貨運量進行預測,如下見表2:
表2 2006年~2010年南京市貨運量(單位:萬噸)
從貨運量我們可以大致得到今后五年南京物流需求規模的總趨勢:物流需求規模穩步上升,逐年增長速度約為4.9%。但是,物流系統是開放系統,影響物流需求規模的因素眾多,預測模型不可能包括所有因子變量。因此需要將定量與定性分析相結合,對定量預測的結果進行分析和修正。
二、南京市物流需求規模的定性分析
經濟發展本身直接產生物流需求,而且當經濟持續快速發展時,會形成物流業新的需求。2005年南京市國民生產總值達到2413億元,比上年增長15.2%,年均增長率比江蘇省和國家高出0.7%和5.3%。南京的優勢產業突出,石油化工、汽車制造、電子產業在江蘇省,乃至全國都位居前列。三大產業的工業總產值在南京市的比重超過53.1%。這三大產業又都具有相當的產業涉及和拉動效應,大量的原材料采購和產成品輸出會產生巨大的物流需求。大型市場、連鎖超市、購物中心、便利店、倉儲式商場等新型零售業態的興起,如沃爾瑪、麥德隆、家樂福等國際零售航母陸續在我市登陸,而蘇果、蘇寧、五星電器等知名連鎖企業,也實現了規模經營的快速擴張。使得南京市2005年的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突破一千億大關,達到1005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6.3%。這對物流配送服務提出了新的要求,也產生了新的需求。這都是南京市物流需求規模穩步上升的主要推動力。
但是,目前我市物流有效需求不足,主要原因在于大多數企業的規模偏小、發展緩慢,很難在先進技術方面推動物流業的發展;我市物流服務業供給方能力不足,缺少國內、國外大型物流企業的加入,專業化不強,很難建立信譽度,不能滿足多數企業多元化的需求,不利于第三方物流的長期發展;再加上一些大型企業如金陵石化、熊貓電子直接屬于部級領導,又建立了企業內部的物流系統,例如金陵石化就建設了過江輸油管道,減少了對南京港原油中轉的需求,因此對區域物流的依賴性較小,影響了大規模的物流有效需求的增長。
三、小結
綜合對南京市物流需求規模的灰色預測與定性分析,可以看出,一方面由于獨特的區位優勢、經濟優勢,有力的外部環境,南京的物流需求規模巨大、潛力十足。另一方面薄弱環節依舊不少,影響了南京市物流有效需求的增長。因此4.9%的年增長速度很難保證,建議年增長率為4%左右。
表3修正后2006年~2010年南京市貨運量(單位:萬噸)
應用邁克爾·波特提出的競爭優勢的理論,只有將比較優勢必須轉化為市場競爭力方面的優勢,才是真正有效的優勢。這還需要政府、企業、用戶三方的共同努力。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圖表、注解、公式等內容請以PDF格式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