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在加入WTO的宏觀背景下,市場風險成為影響農民收入、阻礙農業健康發展的主要因素。國外西方國家農產品期貨市場發展的實踐已經充分證明,一個高效發達的農產品期貨市場可以有效化解農業市場風險,穩定農產品產銷關系,有利于國家農業宏觀調控和推進農產品產銷標準化進程。因此,發揮期貨市場功能,服務農業生產,是我國現代農業成功發展不可或缺的一個重要條件,是建立促進農民增收的長效機制的必然選擇。
目前,在我國農業發展過程中,如何更好的有效發揮期貨市場功能,服務農業生產和農產品流通,促進農民增收,不僅需要期貨市場自身的完善與發展,更為重要的是需要渠道創新,搭建農民與期貨市場聯系的“橋梁”與“紐帶”。由于我國農業發展的區域不平衡,各地應該因地制宜,根據本地區農業生產實際,創新農民參與期貨市場的路徑,特別是要善于通過培育和發展各種中介組織拉近農民與期貨市場的“距離”。
二、間接進入期貨市場是農戶的現實選擇
根據農業生產的組織規模,農業生產主體主要通過直接和間接的渠道進入期貨市場。在美國,60%的糧食生產經營企業和10%的大農場主直接進入期貨市場進行套期保值交易,而中小農場主則間接進入期貨市場。
我國農業發展極為不平衡,在多數農村地區實行小規模生產的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同時,在新疆、黑龍江、吉林等省還存在大規模生產的農場。對于大規模的農場,農業生產具有生產經營規模較大、資金實力較強、人才技術優勢明顯、組織化程度較高的特點,比較適合直接參與期貨市場,利用期貨市場服務農業生產。另外,農業產業鏈上的農產品流通企業、農產品加工企業以及一些貿易商等也較為適合直接利用期貨市場。這些市場主體,可以直接開立期貨套期保值帳戶,建立期貨交易席位,責成專人定期監測市場信息,參與保值交易。
黨中央國務院多次重申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還將長期保持不變,這就決定了我國絕大多數農村地區仍將維持這種分散經營、小規模生產的組織格局。期貨市場是保證金交易市場,農民直接參與期貨市場,需要有足夠的資金抵抗價格波動的風險,同時,需要對這個市場有較為理性的認識。這兩點,目前來看大多數農民也并不具備。在我們現實的國情下,對于分散經營、小規模生產的大多數農民來說,通過各種中間組織間接利用參與期貨市場應是一個正確的戰略選擇。
三、農戶間接進入期貨市場的主要途徑
1.通過訂單客戶進入期貨市場
訂單農業也稱合同農業或契約農業,是指農戶在農業生產經營過程中按照與客戶簽訂的合同組織安排生產的一種農業產銷模式。訂單農業通過合同形式把雙方的利益緊密聯系起來,明確各自的權利、義務,依照合同規定完成農產品的生產和銷售,其實質就是通過訂單的形式把市場需求反映出來。
近年來,隨著訂單農業的發展,其運行中的問題也日趨突顯。據統計2000年,全國農業訂單的兌現率甚至不足20%。農業訂單實際就是一種遠期合同。農民與訂單客戶之間并沒有真正有效轉移這種由于農產品價格波動而帶來的市場風險,只不過是由農戶身上轉移到訂單客戶身上而已。所以就很容易出現,農產品收獲時,如果農產品市場價格高于訂單價格農民不愿意履約,農產品市場價格低于訂單價格,訂單客戶不愿意履約這種現實矛盾。如果引入期貨市場這一機制,這些問題就迎刃而解。如圖所示,農民與訂單客戶簽訂遠期購銷合同,訂單客戶利用期貨市場的信息引導農民組織生產,農民按照訂單的要求生產符合一定規格、種類、品質的農產品,訂單客戶簽訂合同后再把分散的小規模農產品組合一起利用期貨市場進行套期保值。
圖 農民通過中介組織間接利用期貨市場
2.通過合作組織進入期貨市場
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支持農民按照自愿、民主的原則,發展多種形式的農村專業合作組織。2004年”中央1號文件”進一步提出了鼓勵發展各類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的具體政策:積極推進有關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的立法工作;各級財政安排專門資金支持農民專業合作組織開展信息、技術、培訓、質量標準與認證、市場營銷等服務;有關金融機構支持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建設標準化生產基地、興辦倉儲設施和加工企業、購置農產品運銷設備,財政可適當給予貼息:深化供銷社改革,發揮其帶動農民進入市場的作用。我們可以借助國家鼓勵和支持農民合作組織發展的有利時機,積極引導農民根據地域或產業特點成立各種農業合作社或農民協會。西方一些發達國家,如美國、德國、法國等,大多數農民都是通過合作社的形式間接參與期貨市場。
3.通過信息中介服務進入期貨市場
在現代社會經濟生活當中,信息就是資源,就是財富。社會分工的發達一方面帶來了社會生產力的極大提高,同時也形成了很強的知識壁壘和信息壁壘。期貨行業本身就是具有很高的知識專用型的金融服務業,市場信息的擴散和傳播到使用者需要專業的中介服務。在我國目前的情況下,農民利用期貨市場并不必要一定參與期貨交易,而實質上最為重要的就是利用期貨市場信息指導農業生產和農產品流通,提高其在市場上的談判能力。農民利用價格信息把握農產品出售時機,利用期貨市場上的價格信息可以避免在價格上漲時賤賣,同時利用期貨市場上的遠期價格信息,可以避免在價格下跌時惜售不賣蒙受較大損失。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圖表、注解、公式等內容請以PDF格式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