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酒店”是旅游船的專業術語,它是集“吃,住,行,游,購”為一體的水上流動飯店,除了具備陸上酒店的一般功能外,還具有交通功能和流動功能。隨著世界經濟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自八十年代以來,世界游船業每年以7%的速度遞增,近年來更是呈現加速增長的態勢,游船業在管理和服務等方面也日益成熟和完善,對海上酒店的管理和服務人才的素質要求越來越高,尤其需要既有理論知識又有實際操作技能還要熟悉船舶水上知識的復合形人才。
目前世界上已投入營運的大型海上游船就有300多艘,每年有近10艘大型游輪投入使用,即將投入使用的“自由號”是世界上迄今最大的游輪,它有25層樓,高達130米,船長1300米,寬220米,船上住宅可生活5萬人,客艙能接納25000人,此外還有15000名海上酒店船員和其他船員。根據統記和研究每艘游輪上海上酒店部門員工所占比例最大,為70.16%,其他部門員工所占比例依次為:行政管理部門為3.49%,駕駛部門為6.46%,輪機部門為9.63%,娛樂部門為9.95%,醫療部門為0.32%。僅2004年就需新增海上酒店員工十萬人,僅海上酒初級工每年需增7000余人。從這些數字不難看出,世界游船業對海上酒店人才的需求量日益增大。
國際航運業競爭日趨激烈,為了節約成本,發達國家和地區的航運公司開始大量聘用發展中國家船員。就拿菲律賓來說,全國人口只有近5000萬,由于菲律賓政府長期重視外派船員的教育和培訓,制定了很多鼓勵外派船員在國際航運公司就業的政策和措施,菲律賓外派船員已到達世界外派船員總數的50%以上,其中海上酒店船員所占的比例也相當大。船員外派已成為菲律賓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成為菲律賓人致富奔小康的一個捷徑。我們中國人口13億多,具有世界上最豐富的勞動資源,改革開放已前,外派船員很少,幾乎沒有海上酒店外派船員,盡管改革開放特別是中國加入WTO后外派船員逐年增加,但中國外派船員占世界船員總數還不到7%,海上酒店船員所比例更是很小,這也許可以說明,由于歷史的原因中國酒店船員過去在國際游船業中不大受歡迎,那么現在情況又發生了些變化呢?
1.自從中國加入WTO后,為了進一步與國際市場接軌,為了減輕國內的就業壓力,中國政府已制定了鼓勵勞動外派的一些政策和措施,海上酒店船員逐步開始在國際游輪上就業。
2.過去語言對中國船員進入國際市場也是一個很大的障礙,但這種情況已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我國對外語教育,特別是英語教育采取了很重視的態度,讓學生在小學就開始學英語,全民英語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3.過去去外輪工作入境簽證的時間是一個很大問題,簽證的手續也非常復雜。例如:去美國的入境簽證正常情況下需要2~3周的時間。而現在辦理簽證的手續比已前簡便得多。再說一般情況下,現在更換船員提前幾個月就決定了,有足夠的時間辦理簽證。
4.過去中國酒店船員缺乏重要的國際游船管理、服務和安全標準培訓。因為中國從來沒有這樣的國際游輪,但現在已有院校和培訓機構,比如說武漢工業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旅游管理專業引進國際游輪的培訓標準并編寫了相關的教材,已具備組織這方面教學和培訓的能力,另外我國長江游船業的發展為我們海上酒店教育和培訓積累了許多寶貴經驗,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進一步深入,加入WTO后,中國進一步與國際接軌,越來越多的國際游輪公司對中國海上酒店船員有了進一步新的認識,開始認識到招聘中國海上酒店員工有以下優點:中國的生活水平相對發達國家來說比較低,特別是在內地,在國外賺來的薪水比在國內高很多,這對中國酒店船員來說是一個很有效的動力,他們將非常珍惜他們的工作,這將反映在他們的工作效率和表現上。中國人受東方文化的影響,服務意識很強,具有良好的工作態度,進行適當的培訓不難把他們培養成世界游船業所需要的人才?,F在絕大多數培訓機構和航海學院實行了半軍事化管理來確保上船工作人員的紀律性。長江游船業從20世紀70年代未起步,積累了許多海上酒店管理和服務的經驗,海上酒店船員在國際游輪上就業之前對游船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認識,為他們提供了理想的實習場所。
自從中國加入WTO,越來越多的中國年青人渴望到國際游輪上就業,那么,對他們來說在國際游輪上就業有哪些好處呢?
可以周游世界,廣交朋友;可以獲得許多新的經歷;在船上工作食宿免費,開銷很小;可以免費或優惠享受船上的許多設施,比如說健身房,美容美發廳,船員俱樂部等;可以學到許多新的海上酒店管理知識和技能;可以不斷提高自己的英語水平和交際能力;可以獲得許多公平的晉升機會。
當然,在國際游輪上工作,中國酒店船員還必須面對許多挑戰。必須習慣國際游輪上的半軍事化生活,作息時間、到離港時間、上岸回船時間都有嚴格規定;暈船也是許多酒店船員剛上船時必須克服的一個很大困難;星期六、星期日不休假,每天工作時間較長,工作強度較大;可能不習慣船上的飲食;有可能和不同國家的船員同住一艙室,各自的睡眠習慣不一;存在著許多文化差異和宗教差異,甚至有時還會面臨種族歧視和許多誤解。但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和磨合,這些困難是可以克服的。
從以上分析不難看出,國際海上酒店業的發展對我國海上酒店教育的發展既是一個機遇,也是一個挑戰。最大的挑戰是根據國際海上酒店業發展的需要發展中國的海上酒店教育,使之達到國際游船業的相關規定和標準,這將涉及培養方向和目標、教學設施設備、師資隊伍、教學計劃、教學管理、崗前培訓實習以及就業國際化等。
1.培養方向目標。培養國際游船業急需的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牢固掌握海上酒店職業崗位所需的基本文化和專業理論知識,具備相應的專業操作技能,既能從事海上酒店管理工作,更能勝任海上酒店服務工作的高級應用型人才。 具體要求:讓學生懂得游船業的性質及船上酒店部門的基本情況;讓學生認識到船上工作健康與安全的法定要求;培養學生能用英語聽、說、讀、寫并進行交流的能力;讓學生能正確地表達涉及就業及安全方面的基本問題;培養學生掌握相應的專業管理和服務技能;對學生進行基本的海上生存訓練、人群管理訓練、防火訓練、海上安全訓練及MARPOL規則的培訓,讓學生掌握海上酒店所需的基本安全知識和技能。
2.教學設施設備。依照國際海上酒店和國內豪華游輪的標準,建前廳、中西客房、中西餐廳和酒吧、康樂活動中心等模擬訓練室。確定一些國內豪華游船和酒店為教學實習基地。
3.師資隊伍。在師資建設上應堅持“兩條腿走路”的原則,一方面積極引導在職教師向“雙師型”(既懂理論知識又有實際工作經驗的教師)方向發展,尋找機會,分批分期選派他們到國際游輪和國內豪華游輪上學習;另一方面,采取“外聘”和“調進”等措施,聘請理論水平高,實踐經驗豐富的國際、國內豪華游輪管理人員和實操人員為客座教授和兼職教師,適時調進一批海上酒店教學所需的骨干和學術帶頭人,為海上酒店教學的開展提供強有力的保障。
4.教學計劃。應從海外引進相應的教學計劃和教材,從課程設置,教學進程安排、學時分配等方面組織專家進行認真調研和論證。為突出專業特色,除向學員傳授旅游基本知識和技能外,應注重對學員進行海上酒店船員的基本知識和技能的針對性教學,使學員畢業后能勝任國際游船和國內游船各崗位的服務與管理工作。此外,應注重現場教學和情景教學,通過大量的課外實踐和集中實習,使學生通過實踐掌握理論和專業技能。
5.教學管理。為了與國際海上酒店人才標準接軌,應對學生實行準軍事化管理,著重培養學生的職業道德和敬業精神。同時還應建立國際酒店船員教育與培訓質量保證體系,對學校的教學活動實施科學化管理,從而保證各項教學活動順利開展,促使教學質量不斷提高。
6.崗前培訓、實習及就業國際化。崗前培訓,實習是學生畢業前的一個很主要的階段,有利于學生熟悉國際游輪上工作、安全和生活等方面的情況,為適應海上酒店新的工作環境打下良好的基礎。崗前培訓應結合國際游輪的要求和按照國家相關管理部門的規定,對學生進行海上酒店專業技能和客船證、四小證等安全知識的嚴格培訓。同時選定一些合格的豪華游輪和酒店為實習基地,組織學生進行崗前實習。學校應與合格的勞務外派機構、外國游輪公司進行廣泛的交流和合作,實現學生順利在國際游輪上就業。目前武漢工業學院先后與一些勞務外派機構和海外船務公司建立了業務往來,加強了在人力資源方面的交流和合作,暢通了學院畢業生在境外的就業渠道,逐步形成了“教育,培訓,勞務外派一體化,學生就業國際化”的辦學特色,為我國海上酒店船員崗前培訓、實習及勞務外派積累了不少寶貴的經驗。
綜上所述,無論是從國際環境來看還是從國內的情況來看,發展中國的海上酒店教育勢在必行,各種條件日益成熟,學生就業前景良好,讓我們大家一起共同努力,為我們中國酒店船員立足國際游船業,走向未來,走向世界做出應有的貢獻!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圖表、注解、公式等內容請以PDF格式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