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創業對完善市場體系,調整市場競爭主體結構,提高企業創新能力,強化企業核心競爭力,提高企業及整個地區經濟的市場競爭力,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浙江省要實現從“經濟大省”到“經濟強省” 的過渡,一個重要的方面就是加強技術創新,發展高科技,實現產業化。
[關鍵詞] 浙江省 創業資本
一、引言
在知識化、信息化的時代中,創新對一國經濟的發展越來越重要。當今發達國家實踐表明,創新決定了社會資源的利用效率和配置方式,對社會經濟的增長有著任何其他因素難以比擬的優勢。而創新的很大程度依賴于創業投資。浙江省的目前共有34家左右創投機構,注冊資本總額為28億元,管理資本超過53億。創投在浙江省取得了可喜成績,但也存在著一些諸如政策法規的問題。
二、浙江省在創投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創業投資起源于上個世紀三十年代的美國,現已走上了平穩發展的道路。然而,在浙江省創業投資目前還處于起步階段。與發達國家相比還存在很多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法律、政策需要進一步完善
世界各國政府為了扶植本國科技企業發展,都積極采取了法律、政策方面的措施。如美國1958年就通過了“小企業投資公司計劃”,隨后又通過了“參與證券計劃”。又如以色列,2001年政府規定對進入本國的風險投資公司轉讓獲得的資本稅率實行豁免。這些舉措大大地促進了本土的創投發展。
目前,我國的風險投資公司大多是按照《公司法》采取公司制建成。在所得稅上,稅率為33%而在高科技園區一般是15%。因此稅率太高,不利于創投事業發展。不僅如此,還存在著雙重納稅的情況。再加上浙江省已出臺文件中提到的一些優惠措施,由于沒有相應的實施細則,這些都挫傷了風險投資機構的積極性,因而需要政府進一步制定合理的政策措施。
2.創業資本來源渠道不夠廣泛
發達國家的經驗表明:創業投資架構能否真正建立起來與渠道的來源有著十分重要的關系。在歐洲創業資本來源有政府、個人、公司、外資、退休基金、保險基金及學術團體等等。目前,雖然浙江省的創業資本來源渠道高于國內平均水平,但明顯低于發達地區。例如:金融機構在歐洲所占的比重高達33.7%,而浙江省只有12.92%,這當然與目前中國尚未放開保險基金和退休基金進入創業資本市場有關。所以今后如何逐步放開基金進入創投市場是政府的一個工作重點。
3.創業投資信用環境不理想
創業投資不僅需要基礎設施等硬環境而且需要諸如法律、政策、信用等軟環境。2002年提出打造信用浙江以來,取得了巨大的成果。但是,整體狀況不容樂觀。2004年12月,浙江省工商局宣布262家企業“信用破產”。幾天后,杭州市也公布了8000余家“信用破產”的企業名單。一個欠完善的信用環境客觀上阻礙了創投事業的發展,容易引發了很多問題。如投資方承諾投資多少,但是實際最后的資金卻不足,甚至抽走資金;技術方把技術許諾好幾個“婆家”等等。因此,改善信用環境已成了當前刻不容緩任務。
三、提升浙江省創業投資的對策建議
由于目前浙江省創業投資發展存在政策、行業、市場、企業等諸多方面的不利條件,阻礙了創業投資事業的正常發展。為此,提出以下幾點對策建議。
1.加大政府政策支持力度
一國的創投發達與否很大的程度上取決于是否有完善的法律政策體系。針對目前我國財稅體制尚不健全,一個稅收法律的出臺要考慮諸多因素,難以短時間內對創業投資機構起到促進的作用。浙江省可以采用財政補貼的方式。可以為投資機構的每項投資配上一定比例的政府出資,但盈利歸投資機構所有。也可以用財政補貼企業部分納稅支出。通過這一財政措施可以部分解決雙重征稅問題,有效地調動其積極性。此外,也可以有意識的把采購政策向創投企業投資的科技企業傾斜,側面支持創投事業。
2.優化資金來源聚道
目前,浙江省創業資本中,國內企業及社會資金占42.59%,外資占23.86%,金融機構的資金占12.92%,政府資金占9.3%。因此,一方面可以考慮讓一些社會基金如養老金、保險金等進入創投市場。另一方面應該拓寬個人出資渠道。浙江省是民間資本高度發達的省份,有很多富有的個人。這從全國富豪排行榜可以看出,前500名有105名是浙江人,占富豪榜總數的20.71%。如此多的個人資產。可以按照市場化運作原則,以適當的方式募集富余資金,設立風險投資基金。
3.營造良好信用環境
營造良好的創投信用環境,建立起創投專業誠信檔案,對創業投資機構,參與投資的負責人和申請創投資金的公司建立檔案數據庫。對于新加入檔案的成員多渠道調查;對于已經加入檔案的成員則過一段時間復查一次,建議半年一次。并把資料整理加工,為每一成員評出一個信用額度,并予以多渠道公布,如政府網站、報紙等。讓社會一起協同創業信用環境的改善。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圖表、注解、公式等內容請以PDF格式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