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當今競爭的環境下,中小企業應跟上時代潮流,積極參與到供應鏈管理中,提升自身的核心競爭力,在供應鏈管理中進行準確的定位,從而提高中小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和生存發展能力。
[關鍵詞] 供應鏈管理 核心競爭力 伙伴關系
隨著我國加入WTO,各行各業都受到國際跨國公司的沖擊,企業管理模式開始由“縱向一體化”向“橫向一體化”轉變,注重企業流程績效、信息共享、長期合作、全球資源整合與協調的供應鏈管理對企業的生存與發展就顯得尤其重要。因此,在當今的供應鏈競爭環境下,作為相對弱勢群體的中小企業必須實施有效的供應鏈管理,積極參與供應鏈的動態聯盟,使企業得到更好更大的發展。
一、中小企業供應鏈管理存在的問題
1.缺乏社會經營誠信
供應鏈是一種合作運行模式,既需要有良好的宏觀經濟運行秩序,健全的法律制度,公正、嚴格的執行體系,還需要企業有正確的合作觀念和良好的誠信表現。而中小企業的社會經營誠信度普遍較低,其他企業拒絕與之合作,并且中小企業在抵御合作失敗和誠信危機方面能力低,缺乏建立長期穩定的合作意愿和機制的實力。
2.思想認識不足,沒有形成核心競爭力
目前,多數中小企業對供應鏈運作這一管理模式認識不清,認為只是大型企業的事情,只能給大企業帶來利益,意識不到其重要性和緊迫性,態度冷漠。因此。中小企業沒有對自身核心競爭力進行重點培育和發展。而供應鏈能高效的運作,需要各節點企業以自己擅長的核心競爭力為基礎,否則,供應鏈不能高效地運行。
3.無力承受信息化建設方案
供應鏈管理需要尖端的信息技術支撐,投入大量資金進行信息系統改造。對于中小企業來說,雖然意識到了競爭壓力,想進行投入,但由于其自身資源有限,全面否定現有機構,花費巨大資金添置硬件設備和應用系統時,便感到力不從心。
4.信息共享困難
有效的供應鏈需要節點企業間相互溝通相關資源,且要求節點企業的各個業務接口密切地結合。對于中小企業來說,由于標準化技術缺乏,不能很好地實現信息共享。因此,供應鏈運作時,中小企業不能及時分享商務實踐的知識和信息。而供應鏈管理要求各節點企業的商業秘密的信息能共享,對于中小企業來說,實施起來就困難了。
5.嚴重缺乏專業人員
供應鏈管理是一個跨組織、跨行業的新型管理模式,涉及諸多領域的高新技術,不但需要專門的技術人員,而且需要既精通供應鏈管理理論,又熟悉與供應鏈有關的電子商務技術的復合人才。多數中小企業采用傳統生產、經營模式多,電子商務人才奇缺,嚴重制約了供應鏈管理理論和方法在中小企業的傳播和實施。
二、中小企業實施供應鏈管理的對策
1.轉變觀念,誠信經營,樹立良好的企業形象
中小企業要打破原來的傳統觀念,走出“小而全”的誤區,參與到供應鏈管理當中,與供應商、中間商乃至顧客建立密切的關系,樹立合作共贏的價值觀。因此,要與供應鏈其他節點企業建立相互信任、相互依存的觀念,將有限資源集中于自己的主業中,積極尋求與核心企業的戰略合作,成為核心企業長期、穩定的戰略伙伴。因此,中小企業就必須為此注意樹立企業良好形象、講究誠信、提高經營誠信度,才能吸引供應鏈核心企業吸收中小企業參與自己的供應鏈動態聯盟。
2.培育和提升中小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供應鏈管理要求供應鏈各節點企業必須具有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核心競爭力是企業吸引供應鏈聯盟伙伴的源泉,是企業參與供應鏈管理的基礎。因此,在供應鏈管理日益被產業界所采納作為一種新的發展模式時,中小企業必須認真分析,明確自身的核心優勢所在,調整自身的業務活動,重點培育,努力提升自身核心能力,并且在形成核心競爭力的基礎上,還要注意對核心能力的鞏固、強化、管理和發展。
3.加強企業的信息化建設
實施供應鏈管理的實質是通過企業間的互補實現快速開發和制造產品,滿足市場多樣化、個性化需求。要達到這個目的,離不開現代信息通訊技術的支持。由于中小企業資金短缺、人力資源稀少、技術落后等原因,因此可以通過與高校及相關研究所聯合,聯系企業實際,進行信息化建設,或者參與企業、政府合作計劃,進行供應鏈管理,充分利用供應鏈中資源來提升自身實力。
4.建立節點企業間新型伙伴關系
這種新型的伙伴關系是基于參與供應鏈的各企業的整體利益,實現供應鏈成員企業雙贏乃至多贏的一種伙伴關系。中小企業要清醒地認識到,依靠自身力量在競爭中獲得優勢已越來越困難,只有不斷改善組織結構,充分利用合作伙伴企業的資源,同時將自己的資源為其他企業所用的企業,才能更大范圍地發揮資源效用,降低企業運作成本,提高企業市場競爭力。因此,中小企業應與供應鏈上的其他成員企業建立良好的新型伙伴關系。
5.加快人才隊伍的建設
我國在供應鏈管理方面研究明顯滯后,經濟發展與人才短缺矛盾長期存在。對于中小企業來說,尤其缺乏既熟悉企業的生產工藝技術和企業管理知識、又懂得計算機知識和實務操作的人才。這就要求中小企業必須加快人才隊伍的建設。一是通過對外引進,通過引進在供應鏈管理方面的有特長的專門人才;二是通過自身隊伍素質的提高,盡快
學習供應鏈管理的有關理論及實踐知識,以達到供應鏈管理的要求。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圖表、注解、公式等內容請以PDF格式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