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基金設立于2004年5月21日。2007年2季度末,其規模為30.15億元。截至2007年9月27日,該基金今年以來總回報率為115.14%。歷史上,該基金兩年晨星評級均徘徊在三星和四星。風險方面,該基金的波動風險處在同類基金的中等水平,晨星風險系數(即下跌風險)處在同類基金的偏低水平。
基金經理
該基金歷經多次基金經理調整,前期業績欠佳在所難免。近期,長盛基金公司投研團隊逐步充實加強,詹凌蔚先生曾擔任融通基金公司投資總監和總經理助理,并長期擔任基金經理,如今加入該公司擔任投資總監,并正在逐步完善和改進該公司的投資研究流程和理念;宋炳山先生也曾長期擔任研究員、基金經理,如今加入該公司擔任副總經理。同時該公司也開始嘗試雙基金經理制,增聘宋炳山先生為該基金的基金經理,和王寧先生共同管理該基金,并逐步介入該基金的投資操作。
該公司近期的一系列人員調整和加強,也給該公司的投資和研究帶來轉機。其前期投資理念比較保守,調整后該公司的投資理念逐步靈活和果斷堅決。
基金業績
收益方面,該基金2004年度、2006年度和2007年以來收益均戰勝同期的晨星配置型基金指數,僅2005年度略低于后者。截至2007年9月13日,該基金今年以來回報為129.18%,列45只同類基金的第5名。該基金最差季度收益為-11.22%(2004年2季度),最好季度收益為40.64%(2007年2季度),歷史上14個季度中有3個季度獲得負收益。
投資策略
該基金注重展現其“動態精選”的風格,策略上側重選股能力的發揮,時機選擇則放在次要。該基金根據行業景氣度的顯著差異,著重關注各行業中已經或將要取得領袖地位的50家上市公司。招募說明書中規定,該基金的股票倉位控制在20%~95%之間。
具體操作中,該基金的歷史平均倉位在75%,但不同年度調整幅度較大。2004~2007年度的平均倉位分別為60.30%、68.89%、84.09%和76.58%。個股集中度處在同類基金中上游,前十大重倉股通常占到股票資產的5成以上。
行業配置方面,目前該基金重點配置機械設備、采掘業、交通運輸和金屬非金屬行業,其中采掘業是2007年2季度大比例買入的行業。該季度部分行業的權重變化較大,如機械設備行業配置比重由2007年l季度的29.21%調整為現在的12.85%;同期食品飲料行業的配置比重,也由14.54%調整為3.84%。這些顯著的變化,可能是2007年2季度基金規模快速膨脹(由8億元左右增加到30億元左右),該基金還未對新近資金進行大規模建倉所致。從歷史行業配置看,該基金通常持有機械設備、食品飲料、交通運輸、金融保險和金屬非金屬等行業。對于房地產行業,該基金2007年以來幾乎未有配置,對其業績有些影響。近期部分行業調整之時,該基金可能會逢機買入,如機械設備和房地產等行業,以提高該基金的倉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