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安標準壽險指數調查是一項大手筆的社會活動——10個城市,4870份有效問卷、歷時6個月、學者專家云集。與那些單純為企業經營和管理提供信息的調研不同,恒安標準壽險指數第一次把消費者對壽險的認知作為研究對象,并通過無償發布調研成果來引起社會對壽險的關注、思考和討論。
匯集全社會的合力
恒安標準壽險指數的研究過程中匯集了學界及業界的精英力量,而其研究成果最終折射的,是行業監管層、企業及消費者的綜合信息。正如南開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李秀芳教授所言,“我們不能奢望壽險指數能夠解決保險行業所有問題,但至少可以幫助行業、幫助監管者、特別是幫助消費者更清醒地認識到我們目前的狀況以及未來發展的目標。”一枝獨秀不是春,惟有監管者、企業、消費者三管齊下,才能形成推動保險市場健康發展的合力。
壽險企業要找到發力點
針對行業印象指數不高的現狀,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江蘇監管局副局長王治超先生認為,首當其沖要改善的就是保險公司。公司要樹立客戶需求導向,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因為中國的保險市場供給結構并不合理,產品同質化現象普遍,說白了還是賣方市場。保險公司應當樹立客戶導向意識,像恒安標準人壽一樣,主動去測量客戶的需求。南開大學商學院博士生導師白長虹教授說:“平常我們很多企業都講’顧客至上、客戶導向’,但在具體運行當中如何落實這樣的理念,實際上是需要相當的工具支持。恒安標準壽險指數的開發,就給我們提供了這樣一個工具。”
監管者與協會的努力方向
王治超副局長提到,即便是有一些公司先知先覺,正在向更高的、更規范的方面發展,但是由于“囚徒困境”,可能誰先改革,誰先滅亡。在這種情況下,就需要依靠監管者、協會的力量。尤其是保監會作為引領行業和防范風險的主體,應該優化各項指標,通過宣傳保險來提高保險認知、提高關愛指數、提升行業形象,不斷釋放潛在的市場,使得保險業不斷健康發展。
消費者健康壽險觀的培育
雖然壽險指數不能對消費者產生任何苛求,但可以讓消費者了解自身對壽險功能與壽險服務提供者認識上的差距,可幫助消費者正確認識到個人和家庭抵御和降低風險損害的需要,激發選擇壽險的欲望。在此基礎上,改變消費者對壽險和壽險從業人員的抵觸心理,并更加主動地去了解壽險產品和壽險服務提供者。“在這個意義上,恒安標準壽險指數具有培育消費者健康壽險觀的重要意義。”恒安標準人壽市場部總經理袁通君說。
創新壽險業的動力
指數的發布,于國于企于民都是一件大好事,但最大的受惠者當屬壽險企業。恒安標準人壽董事長胡麗云女士說:“我們通過指數發布,目的之一便是為管理部門和壽險業提供更多的信息,使壽險公司更好地調整產品結構,加強服務,以滿足客戶的需求,為經濟發展和保險市場的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
深入了解客戶信息
恒安標準人壽總經理Bob Gibson表達了他的希望:“通過壽險指數的研究,可使我們更好地了解客戶,了解需求,包括他們希望購買的壽險產品、購買目的、所需的理財建議及風險偏好等。據此,我們可以更好地為客戶開發產品、提供服務。”而指數無償向全社會發布,對于更多的壽險公司來說,相當于在這個領域走了一次捷徑。
識別行業焦點問題
指數的調研全部以消費者為樣本,但并不僅僅反映消費者的主觀認知,其折射的行業問題,同樣值得關注。白長虹教授提到,壽險指數作為一種公共發現,是非常重要的商業數據,它有助于壽險企業有效地去管理、識別、掌握來自消費者的主觀判斷和感受,也有助于企業能夠識別哪些是企業發展的焦點問題。
揭示企業努力方向
項目主持人、南開大學商學院市場營銷系李桂華教授對壽險公司的努力方向提出了建議。他說:“在問卷當中,就意外保險、健康保險、養老保險3個方面來看,提及率分別為37%、32.7%、19.4%:從對壽險公司的品質評價來看,提及率為40.6%,其中公司的信譽是第一位的,其次是公司的實力,然后是公司的服務。所以說壽險公司應該著重壽險產品在保證意外、健康和養老方面的公共宣傳,同時在公司的信譽和服務方面應該不斷提升和改進。
可持續發展的耐力
每年發布一次壽險指數,是恒安標準人壽發展計劃之中的一項內容。如何讓指數更實用,這也是恒安標準壽險指數可持續發展下去的源動力。
調查范圍更全面
2007年壽險指數的調查包括北京、天津、濟南、青島等10個城市,對此,中央財經大學保險學院院長郝演蘇教授評論說,6個一級指標基本上可以從一個截面上反映保險市場的狀態,但如果從整個市場的平均狀態上看,有些數字略顯不足,首先這個指標只選擇了10個試點城市,不涉及農村。如果作為中國的壽險指數,農村市場必須要考慮進去。另外在收入結構上如果能向低端和高端兩極有所擴大,會使標準更具有說服力。
調研方法的改進
李桂華教授認為,未來的壽險指數會有3個方面的改進,一是測量表或問卷還需要進一步完善;另一個就是現場的調查方法與過程管理等還需要進一步改進:第三是要加大樣本量。
希望指數能夠恒久地保持下去,來記錄中國壽險業的整個變遷,借用王治超副局長的一句話來說,“希望這個數據越來越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