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非常歡迎大家進入我們開立的投資課堂。本課程有多門學科:語文、數學、物理、英語、心理學等,課程簡短易懂,不同學科之間緊密聯系。相輔相成。如果大家跟著我們一起來學習,相信會有不錯的收獲。第一節是語文課。
大家都知道我們一開始學習語文時最先是學習拼音、生字、詞組、近義詞、反義詞等。今天我們的投資學習也從詞開始,首先來分辨一對近義詞。
有人說投資與投機是一對孿生兄弟,長得非常相似,很難分辨。這確實讓大家困惑了很久,直到1934年格雷厄姆在《有價證券分析》一書中明確了投資的定義,并教我們區分投資與投機。他提出,投資是指根據詳盡的分析,進行本金安全和滿意回報有保證的操作。不符合這一標準的操作就是投機。格雷厄姆認為,動機比外在表現更能確定購買證券是投資還是投機。投資者與投機者最實際的區別在于他們參與股市的態度上。投機者的興趣主要在參與市場波動并從中謀取利益,而投資者的興趣主要在以適當的價格取得和持有適當的股票。
乍一看上面的這些定義和分析還是略顯復雜,但其實平常我們耳熟能詳的故事也告訴了我們什么是投資和投機。比如守株待兔的故事,那個宋國的農夫見一只兔子撞死在他地頭上的大樹上,不費吹灰之力便吃到了一頓野味,便從此不干活,守在樹下等著兔子撞樹,結果卻連兔子影子也沒有再見到。
從格雷厄姆對投資的定義,我們來對照這個故事:農夫沒有分析過兔子自動送上門來撞死是否經常發生,靠撞死的兔子能否解決自己的溫飽問題,而心懷僥幸心理,期望通過小概率事件的發生來獲利。再者,他放棄了自己賴以生存的土地耕作,以致田地長滿野草,以此為代價來苦苦追求純屬偶然的“兔子自殺”,與“本金安全和滿意回報有保證”背道而馳,是純粹的投機行為。
而《古文觀止》里有篇名文叫《馮諼客孟嘗君》,講述的是孟嘗君善待門下眾多食客,最終食客馮諼輔佐孟嘗君成為齊國一代名相的故事。從故事中我們可以看出,孟嘗君為了尋找和培養有才之士,投入大量錢財,供養食客上千,并且盡量滿足他們的要求,最終他的食客中出現了馮諼這樣的人才,幫助他收債市義,游說諸侯,鞏固了孟嘗君的地位。
在古代,一個人要成功,必須獲得許多有才能的人來輔佐。在符合社會大環境的背景下,孟嘗君清楚自身的發展需要,投入大量的財力供養食客。這些花費對于他來說是在可承受范圍內的,并且有一定的回報預期。即使他供養的“雞鳴狗盜”之士,最終也為他成功逃離秦國立下汗馬功勞。如果從經濟學的角度來看待孟嘗君養上千名食客的行為,不僅僅是慷慨大方、樂善好施,而更是一種有回報預期的投資行為,只不過投資的對象不是貨物而是人才。
第一期的語文課,我們首先弄明白了投資的定義,了解了投資與投機的區別,這為我們進一步學習打好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