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飛越太陽極區

2007-12-31 00:00:00徐永煊
大自然探索 2007年7期

神奇的“宇宙吊車”

1990年10月6日,美國“發現號”航天飛機上的宇航員把外形獨特的“尤里西斯”推出艙外。從此,這個飛行器利用自身的二三級火箭加速,開始了漫長而艱難的“太陽之旅”。“尤里西斯”由美國宇航局和歐洲空間局合作發射,它的任務是飛到距離黃道面(地球繞太陽運行軌道所在的平面)很遠的太陽南極和北極去研究太陽,包括太陽磁場、太陽風和宇宙線等。

為什么要派“尤里西斯”到太陽的南北極去呢?這是因為在此之前人類對太陽的觀測,無論地面觀測還是空間觀測,都是在黃道面附近進行的,因此只能獲取太陽赤道附近的輻射資料,而太陽輻射來自整個太陽,光憑太陽赤道附近的輻射資料來認識太陽,有如“盲人摸象”。

按照計劃,“尤里西斯”將環繞太陽運行,其軌道與太陽赤道成80.2度夾角。也就是說,“尤里西斯”最南能飛到太陽南緯80.2度地區的上空,最北能飛到太陽北緯80.2度地區的上空,所飛行的軌道叫“太陽極區軌道”。在太陽極區軌道上飛行,“尤里西斯”能一覽無余地觀測整個太陽,包括它的南極和北極。可是,現有的發射技術只能將飛行器發射到黃道面附近,怎樣才能使“尤里西斯”從黃道面附近的軌道上飛到太陽極區軌道上去呢?科學家采取了一種特殊的方法——造一臺“宇宙吊車”,把“尤里西斯”從黃道面附近慢慢地“吊”到太陽極區軌道上。

何謂“宇宙吊車”?根據萬有引力定律,任何無題之間都有相互吸引力,吸引力的大小與物體的質量成正比,與物體之間的距離平方成反比。木星的質量是地球的318倍,如果讓“尤里西斯”飛到木星附近,木星就會對它產生巨大的吸引力,而這種吸引力就是一臺“宇宙吊車”。基于上述的想法,科學家讓“發現號”航天飛機上的宇航員在低地球軌道(即地球上空不高自的軌道)上將“尤里西斯”放進太空,讓它高速度地朝著木星飛行。

漫長的“太陽之旅”

1992年2月8日,“尤里西斯”到達木星附近,借用木星的吸引力慢慢地改變軌道,由在黃道面上運行變成向太陽南極飛行。在它從太陽低緯度向高緯度攀升時,在徑向(太陽半徑方向)上,從5.4個天文單位飛到2.3個天文單位(地球到太陽的距離為1個天文單位,約等于1.5億公里),飛行了兩年多。

1994年6月26日,“尤里西斯”第一次穿越太陽極區——太陽南極區,9月13日到達南緯80.2度,11月5日結束第一次太陽極區飛行,歷時132天。之后,“尤里西斯”沿太陽徑向從太陽南極返回太陽赤道,6個月后到達太陽赤道上空。1995年6月,“尤里西斯”第二次穿越太陽極區——太陽北極區,9月結束第二次太陽極區飛行,歷時102天。

“尤里西斯”兩次穿越太陽極區時,都處在太陽活動下降時期。為了全面了解太陽,“尤里西斯”于2000年11月27日再次到達太陽南緯80.2度,于2001年9~12月再次通過太陽北極區,這兩個時間段正好處在太陽活動極大時期,便于“尤里西斯”在接近太陽活動極大的條件下研究太陽。2001年12月10日,隨著太陽活動極大結束,“尤里西斯”也結束了它此次的太陽北極區飛行。

何謂太陽活動極大?即太陽活動最頻繁的時期。與太陽活動極大相對的,是太陽活動極小,即太陽活動最寧靜的時期。太陽活動極大與極小呈周期性變化,變化周期約為11年。“尤里西斯”前兩次穿過太陽極區時,對應于太陽活動下降期,接近于太陽活動極小,后兩次穿過太陽極區時,接近太陽活動極大。

太陽之謎

溫度之謎:1869年,日冕高溫首次被發現。這一年發生了日全食,天文學家在觀測日食時,無意間發現日冕光譜里多了一個“新成員”,被稱為“冕綠線”。這是一個“怪人”,除了在那次日食中偶露“真容”后,任憑人們在地面上怎么尋找,它都不再露面。這個“怪人”究竟是誰?人們一無所知。

直到1933年,蛇夫座里出現了一顆爆發星,天文學家在觀測它時,無意中又見到了那個“怪人”。經過深入研究才知道。它原來是丟失了13個電子的鐵原子。要讓鐵原子丟失13個電子。日冕溫度必須高達百萬攝氏度。這個數字令人咋舌!我們知道,從太陽內部到色球中部,溫度是逐漸降低的,色球中部的溫度最低處只有4500℃左右。而日冕位于色球外面。日冕溫度怎么會高達百萬攝氏度呢?射電天文望遠鏡誕生后,美國射電天文學家索思沃思用射電天文望遠鏡觀測太陽并證實。太陽邊緣的溫度高達百萬攝氏度。得到射電觀測的印證之后,人們才相信日冕確實具有100萬℃的高溫。(從現在的觀測結果來看,日冕溫度甚至高達200萬℃!)

是什么將日冕加熱到了如此高溫呢?50多年來,這個問題一直困擾著天文學家。時至今日仍然是個謎。現在,“尤里西斯”又提出一個新的溫度之謎:太陽兩極溫度為何不對稱?科學家猜想太陽溫度是一種磁現象。至于太陽磁場究竟是怎樣加熱日冕的,目前還沒有答案。

太陽風速與日冕溫度成反比之謎:“尤里西斯”的觀測結果顯示,不管是在太陽活動極大(2001年)時。還是在太陽活動極小(1995年)時。太陽風速與日冕溫度都呈相反的變化。換句話說。日冕溫度高的時候。太陽風速低:日冕溫度低的時候。太陽風速高。這個觀測結果與上世紀50年代美國芝加哥大學的帕克教授提出的理論截然相反。

帕克認為,太陽磁場由太陽表面徑向“射”出,呈螺旋形向外延伸。旋轉是由太陽自轉造成的。在日冕的百萬攝氏度高溫下,日冕物質全部變成等離子體并向外膨脹,還不斷地向外拋射“粒子流”。形成所謂的“太陽風”。因此,太陽風是高溫日冕氣體膨脹的結果。按照這個理論。溫度越高,太陽風速應當越大。

帕克理論是一個經典理論。是目前太陽風預報的理論基礎。那么,“尤里西斯”的觀測結果又意味著什么呢?這個問題現在還無法回答。

磁場結構之謎:位于太陽南極上空的“尤里西斯”觀測到。2006年12月5日、6日和13日,在太陽赤道附近爆發了一組太陽風暴。其中12月6日那次特別強烈。按照帕克磁場模型,爆發產生的高能粒子由磁力線引導,沿磁場傳播,應該被束縛在太陽赤道附近,怎么會跑到太陽南極以至于被“尤里西斯”探測到呢?顯然,帕克磁場模型并不完全符合真實情況。真實情況或許是:太陽磁場含有復雜的扭曲和卷繞。為高能粒子提供了一條從赤道通向兩極的通道。這種猜測不無道理。在2000~2001年最近一個太陽極大期間,“尤里西斯”一共測量到了6個太陽風暴,其磁場全部被卷繞。完全不是帕克結構。

未解“太陽之謎”

2007年2月,美國宇航局宣布:太陽南北兩極的溫度不一樣。這個消息令科學家們驚訝不已。眾所周知,在地球上,由于南北兩極的陸地面積不同,大氣環流不同,所以在南北極之間存在溫度差異。但是,太陽是一個氣體星球,外面包圍著厚厚的大氣層,并不存在陸地面積差異,太陽兩極為什么會有溫度差呢?

科學家是根據“尤里西斯”最近傳回的探測資料得出這個結論的。1994~1995年,當“尤里西斯”第一次飛近太陽南北極時,它發現在太陽兩極之間存在7%~8%的溫度差。由于當時一些科學家不能接受這個結論,所以一直沒有對外公布。2007年,“尤里西斯”再次飛近太陽南極,它探測到的情況與12年前相符,證明太陽兩極的確存在溫度差異。

“尤里西斯”是第一艘、也是迄今唯一飛越太陽極區的飛船,這使它成為科學家不可多得的研究太陽的絕佳工具。“尤里西斯”一個接一個的驚人發現大大開闊了科學家的眼界,但同時也帶來了新的謎題,使人們不得不重新認識太陽。

神秘的“高溫世界”

傳說,古時候確有一個貪婪的人看著金光閃閃的陽光,心想太陽說那個—定有很多黃金。他對一只好吃的大鳥說:“太陽上有很多好吃的東西,還有很多金子。你把我馱到太陽上去,吃的全歸你,我只要金子。你去不去?”大鳥同意了,于是這個人騎著大鳥向太陽飛去。他們飛出地球,穿過金星軌道,飛過水星,到達太陽附近。可是,沒等他們最后抵達太陽,強烈的太陽輻射就把他們燒死了,留下“人為財死,鳥為食亡”的故事警示后人。

太陽是一個氣體星球,也是一個高溫世界。在太陽內部,溫度高達1500萬℃,在那里一刻不停地發生著熱核反應,產生能量,并通過對流(物理學上傳遞能量的一種方式)變成光和熱向外輻射,為地球及太陽系其他天體提供能源。太陽外部是大氣,分為光球、色球和日冕三層,其中日冕的溫度高達百萬攝氏度。在這樣的高溫下,任何飛行器都接近不了太陽,更不可能把溫度計放到太陽上去進行測量。那么,“尤里西斯”是怎樣測量出太陽極區溫度的呢?

原來,“尤里西斯”上有一臺頻譜儀,專門用于測量太陽風的離子成分(原子丟失核外電子就成了離子),它能在距離太陽3億公里處獲取太陽風樣品。太陽風中有兩種氧離子,一種是丟失了6個電子的O6+,一種是丟失了7個電子的O7+。利用頻譜儀測量出O6+和O7+之比,就能知道太陽風的溫度。頻譜儀觀測表明,極區太陽風的溫度約為100萬℃,一個太陽極區的太陽風的溫度大約比另一個極區低8萬℃。

作為一個天體,太陽兩極存在溫差并不奇怪,奇怪的是太陽兩極形成溫差的原因頗為蹊蹺。地球南北極溫差是由兩極地區的陸地面積不同和復雜的大氣環流造成的,太陽是一個氣體星球,外面包圍著厚厚的大氣層,并不存在陸地面積的差異,是什么原因使得太陽兩極溫度出現差異呢?

答案或許隱藏在“尤里西斯”的兩個觀測結果中。第一個觀測結果是:太陽的磁場有正極和負極之分,正極又叫s極,負極又叫N極。值得注意的是,太陽磁場的正負極會發生反轉,即s極可轉變成N極,N極可轉變成s極。“尤里西斯”發現,當太陽兩極的磁場發生反轉時,太陽“較冷區域”會隨N極的極性轉變而轉變。第二個觀測結果是:自1994年以來,受太陽活動的影響,太陽磁場的極性出現了反轉,而太陽極區的溫度差異也出現了反轉。

綜合這兩種情況,科學家認為,太陽極區的溫度差異應該是一種磁現象。

太陽是太陽系唯一的恒星,用它的光和熱為地球帶來光明和溫暖。但是,太陽在對地球廣施恩惠的同時,也給地球帶來了許多煩惱。太陽的是非功過科學家自有評說。隨著“尤里西斯”對太陽觀測的繼續進行,人類對于太陽的認識無疑會更加深刻。

太陽結構

太陽的外層大氣,分為光球、色球和日冕三層。光球是我們看到的圓圓的紅日,它是太陽大氣的最里層,溫度為6000℃,太陽光就是從這里發射的,太陽黑子也出現在這里。色球是中間層,溫度為4800~8000℃,這里是太陽活動的“中央舞臺”,許多太陽活動都發生在這里。日冕是最外層,擁有上百萬攝氏度的高溫。日冕的溫度為什么這么高?至今還是一個謎。

日星物質極其稀薄,不僅肉眼看不見,就是用望遠鏡也觀測不到。只有在日全食期間,當日面上的光輝被月球全部擋住時。才能在月影周圍見到它的淡淡輝光。觀測日冕的方法有兩種,一是在日全食期間觀測。二是用特殊的儀器——日冕儀觀測。在日全食期間拍攝的日冕照片上,很容易看到日冕形狀同太陽活動水平有關:在太陽極大(即太陽活動水平最高)時,日冕呈圓形;在太陽極小(即太陽活動水平最低)時,日冕呈橢圓形,赤道附近被拉長,兩極地區較短,并有羽毛狀光芒。這表明太陽兩極地區有點特殊。

日冕由于具有極高溫,所以里面的物質全部被氣體化了,變成一種叫“等離子體”的特殊物質。通常,物質只有固態、液態和氣態三種變化狀態,等離子體則被稱為物質的第四態。等離子體主要由帶正電荷的質子和帶負電荷的電子組成,正負電荷數基本相等。

日冕分為內冕和外冕。內冕是色球外面的太陽大氣。外冕在內冕外邊,是太陽大氣向外延伸的部分,在行星際空間形成“日球層”。日球層是被太陽風“拖”到空間的廣大“磁瓶”,定義為太陽影響的范圍。根據兩艘“旅行者”飛船的探測。日球層從太陽延伸到地球,延伸到土星軌道以外,甚至達到翼王星附近。

狂暴的太陽

太陽黑子

從望遠鏡里看,黑子是璀璨日面上的暗黑斑點卻沒有發現“水內行星”的蹤影但是。他在分析這些資料時驚異地發現,每年在太陽上出現黑子的數目和面積都不相同。而且呈周期性變化也就是說,在某一年份,黑子數目很少。面積也很小:然后,黑子的數目和面積逐年增加,4~5年后雙雙達到最大:之后,它們又開始逐年減少,在4~5年后變到最少和品小,完成一個變化周期如此周而復始1843年,施瓦貝把自己的發現寫成論文,寄給當時德國頗有名氣的“天文通報”,但德國天文界對這項發現不以為然。并未將它發表直到9年后,德國著名學者洪堡德主編的巨著《宇宙》問世,里面介紹了太陽黑子及其周期性變化,施瓦貝的發現才與世人見面現在人們所說的太陽活動的11年周期,就是由這個發現得來的。

在施瓦貝的發現公布后,英國天文學家卡林頓也開始研究太陽黑子他以黑子出現的時間為橫坐標,黑子所在的太陽緯度為縱坐標,制作了太陽黑子的時間緯度分布圖,因為圖上的黑子猶如一群蝴蝶在花叢中飛舞,又被叫做“蝴蝶圖” 卡林頓的“蝴蝶圖”告訴我們,太陽黑子的平均緯度分布也有11年的變化周期:在一個周期開始的時候,黑子的平均緯度在35度附近。這時黑子數目很少;隨著時間推移,黑子位置越來越接近赤道,黑子數目越來越多:在太陽活動極大年份,黑子的平均緯度為15度;在一個周期結束的時候,黑子的平均緯度在8度附近、太陽黑子的緯度分布規律告訴我們。太陽活動與太陽緯度有著密切關系。因此,應當詳細了解各個太陽緯度的情況,這也正是“尤里西斯”被派往太陽極區的原因之一。

太陽磁場與冕洞

磁場是一種奇怪的物質,無色,無味,雖然看不見也摸不著,但卻真實存在磁場的存在可以由磁鐵吸引鐵屑來證明:在盤子里放一塊馬蹄形磁鐵,把一些鐵屑撒在磁鐵周圍,輕輕敲擊盤子,鐵屑很快就會在磁鐵周圍形成一個個同心圓,這些同心圓描繪了磁力線的方向。圓形磁力線表明馬蹄形磁鐵的磁場是封閉的,這種磁場叫“封閉磁場”、如果將馬蹄形磁鐵換成長條形磁鐵,鐵屑描述的磁力線將從磁鐵兩端向外無限延伸。并不閉合。形成開放的磁力線,這種磁場叫“開放磁場”。太陽極區磁場屬于開放磁場,它的磁力線首尾不相接,一端“鉚”在極區的冕洞里,另一端沿著日球層伸展到行星際空間冕洞是指日冕上輻射比較弱的區域,這里的亮度比周圍區域弱得多。1957年,蘇黎世天文臺的瓦爾德邁爾把“(日冕上)那些輻射總比別的區域弱的地方”叫做“洞”。因為這些“洞”位于日冕上,所以稱為冕洞。冕洞是“神秘”的區域,它像燈塔一樣,每當它轉向地球時。地球上就發生磁暴。因為英文單詞“神秘”的第一個字母是M,所以冕洞又稱為M區。現已知道,冕洞之所以“神秘”,是因為它那里的磁場是開放磁場,引起地球磁暴的太陽風就是從它那里“歡”出來的。

太陽風

太陽風是從日冕拋向行星際空間的帶電粒子流,粒子的成分主要是帶正電荷的質子和帶負電荷的電子,其他的粒子很少,、有趣的是,太陽風中粒子的正負電荷基本相等,所以稱為等離子體除了等離子體以外,在太陽風中還有磁場由于這里的等離子體經磁場“處理”過,所以是磁化等離子體這些磁化等離子體被拋離太陽后。像云一樣被“畋”進行星際空間,所以被稱為磁化等離子體云現已知道。太陽風有寧靜太陽風和擾動太陽風兩種前者來源于冕洞,是高溫日冕物質不斷膨脹的結果,它們在地球附近的速度是每秒350~450公里:后者來源于太陽風暴,是太陽爆發活動的產物,在地球附近的速度是每秒1000-2000公里連接太陽磁極正極和負極(S極和N極)的軸。叫“磁偶極軸”磁偶極軸的方向與太陽活動水平有密切關系:太陽活動極小時,磁偶極軸與太陽自轉軸方向一致,與太陽赤道面垂直:太陽活動極大時,磁偶極軸和太陽自轉軸垂直,與太陽赤道面平行當太陽活動從極大走向極小時。磁偶極軸由垂直于太陽自轉軸逐漸變成平行于太陽自轉軸。

磁偶極軸的方向直接關系到太陽活動對地球的影響太陽風沿太陽磁偶極軸方向往外“吹”當太陽磁偶極軸與太陽自轉軸方向一致時,也就是太陽活動極小時。太陽風“吹”出的方向垂直于太陽赤道面,由于地球位于太陽赤道面附近,所以它“吹”不到地球上來,這時地球上比較平靜;當太陽磁偶極軸與太陽自轉軸相互垂直時,也就是太陽活動極大時,太陽風“吹”出的方向與太陽赤道面平行,這時地球經常受到太陽的騷擾,從冕洞里出來的太陽風沿著開放磁力線“吹”到地球附近,“吹”到土星以外,甚至“吹”到翼王星附近,影響地球、土星甚至整個太陽系的“氣候”由于這種影響是太陽自轉造成的,而太陽每27天自轉一圈,所以這種影響也有27天的周期性在太陽自轉過程中,當極區冕洞轉向地球或太陽系其他天體時,從冕洞里“吹”出來的高速太陽風就掃過地球或其他天體因此,太陽風就像一座燈塔,照耀著地球及太陽系其他天體,準時“點亮”,按時“熄滅”每當這個“燈塔”被“點亮”時,地球上就“怪市”連連。

1859年9月1日上午。英國天文學家卡林頓走進觀測室。打開天窗觀測太陽黑子,忽然他眼前一亮:黑子周圍閃出兩個耀眼的光點,急速地向著一個方向移動當他仔細看時,亮點卻悄然消失,前后時間大約5分鐘令人奇怪的是,就在這個時候,歐洲許多地磁觀測站都記錄到地球磁場發生了劇烈變化,用來指示南北方向的羅盤和指南針的指針跳個不停當天夜幕降臨時,在歐洲北部和北美大部分地區的天空中,出現了色彩繽紛的極光,或紅或綠,或紫或黃,像天鵝絨一樣不停地飄飛,美麗極了!

2000年6月8日,加拿大北極地磁觀測站突然與外界失去聯系,連手機都打不出去經查,是電離層出了問題,次日凌晨3—4時,我國滿洲里、長春和蘭州上空的電離層也出現了“異常”;9時,我國南方地區的電離層出現“功能下降”。

1956年2月23日,一艘在格陵蘭海域游弋的英國軍艦突然與岸上失去聯系,任憑岸上電臺怎么呼叫都無回音。人們以為軍艦出事沉沒了,家屬們哭得死去活來。可是,在人們為“死難者”;佳備葬禮時,軍艦突然平安地回到了軍港,驚得岸上的人目瞪口呆

這樁樁“怪事”發生在地球周圍,根源卻在太陽,“怪事”的始作俑者除了太陽風中的高能帶電粒子外,太陽風暴帶來的輻射和寧靜太陽風中的粒子也脫不了干系。

太陽風暴

太陽風暴是一種激烈的太陽活動,常與激烈的黑子活動、太陽耀斑和日冕物質拋射相伴而生 出現太陽風暴時。地球周圍會發生許多地球物理現象,如磁暴、極光、電離層擾亂等 太陽風暴是一種破壞力很大的空間天氣現象,對國民經濟建設、科學研究和國防都有重要影響,因此天文學家和空間科學家十分關注它。

2006年12月,太陽上發生了3個太陽風暴12月5日,太陽東部邊緣突然出現一個劇烈運動的巨大黑子,產生了一次很強的x射線爆發在×射線閃耀時刻,位于黃道上的空間觀測儀器記錄到了沖擊波。1分鐘后。從爆炸區噴出一股帶電粒子云,猛烈地射到位于太陽南極上空的“尤里西斯”飛船上。12月6日和13日,同樣的情形又出現了兩次,而且每次爆炸都產生了高能粒子云、這3次爆發都非常強烈,如果地球當時位于“尤里西斯”所在的地方,太陽風暴產生的帶電粒子將穿越地球大氣,眼中騷擾地球。

事實上,太陽風暴既發射大量帶電粒子流,又發射多種電磁波。電磁波經過8分19秒來到地球,帶電粒子流則由于速度不同,到達地球的時間不一樣,最遲的要1-2天才能到達。

這些由“阿波羅神”(太陽的別稱)派來的“天兵天將”在到達地球附近后“舞槍耍棍”。攪得地球不得安寧幸好地球是一個大磁體,其周圍由磁場形成了一個巨大的磁層,成為抵御太陽輻射和宇宙線的天然屏障。一般的太陽輻射和宇宙線統統都被它擋在“門”外因此。在大多數時間內我們都可以高枕無憂,不受太陽輻射和宇宙線的襲擾但是,當發生巨大太陽風暴時。高能太陽輻射就可能突破這層“防線”,來到地球附近前面列舉的種種“怪事”,就是太陽輻射騷擾的結果。

太陽輻射騷擾過程,首先是擾亂電離層,電離層是短波無線電波的反射器,電離層被擾亂了,短波無線電波自然就傳播不出去,短波通信就會遭到破壞其次,太陽輻射騷擾產生地球物理效應一些帶電粒子進入地球磁層后,沿著地磁場向南北極跑因為移動的電荷會產生磁場,所以沿地磁場移動的帶電粒子會產生一個附加磁場,加到地球固有的磁場上。干擾地球磁場,以至于發生磁暴帶電粒子到達地球兩極地區后,向地面沉降,在沉降過程中與大氣分子和原子碰撞,產生五彩繽紛的極光,而對輸電線路、輸油和輸氣管道等的破壞。主要是由帶電粒子的電場產生的上述“怪事”的物理過程被稱為“日地效應”。產生這種效應的太陽風被稱為“擾動太陽風”,是在太陽活躍時期噴射出的粒子流,它在地球附近的風速是每秒1000~2000公里。還有一種太陽風稱為“寧靜太陽風”或“持續太陽風”,對地球的影響不是很大,它在地球附近的風速為每秒350~450公里。

太陽輻射有電磁輻射和粒子輻射兩種,所謂太陽粒子指的是太陽發射的帶電粒子,其成分主要有質子和電子,也有a粒子(氦核)等少量其他原子核,太陽粒子平時很少出現。一般出現在太陽活動時間。太陽活動激烈時,輻射出大量太陽粒子,這些粒子都帶有一定的電荷和能量攜帶較大能量的粒子被稱為“高能帶電粒子”。

所謂“宇宙線”指的是來自宇宙空間的帶電粒子。其成分與太陽粒子相同。即主要有質子、電子,其次是a粒子等少量原子核,一般把太陽系以外來的帶電粒子統稱為宇宙線,銀河宇宙線是指來自銀河系的宇宙線,

并非只有洶涌的太陽風和磁化等離子體云才會影響太陽系的“氣候”,在太陽系周圍呼嘯的銀河宇宙線和太陽高能粒子都可能帶來麻煩,這兩種粒子都具有異常強的穿透力,能破壞衛星微電子線路,并對人體細胞中的DNA造成傷害。

銀河宇宙線是由星際空間進入太陽系的。“尤里西斯”檢測表明,太陽極大時,太陽磁場攔截的宇宙線比太陽極小時多30%,而且在所有日球層緯度上,宇宙線的減少都類似、這是一個出人意料的結果,

在太陽高能粒子研究上,“尤里西斯”有一個重要發現:太陽高能粒子主要起源于太陽黑子或黑子群,太陽活動周期開始時,太陽活動主要位于太陽中、高緯度(平均在35度左右),而后慢慢往赤道遷移:在太陽極大時,太陽活動主要集中在赤道附近。

在“尤里西斯”之前,科學家不可能看到太陽活動周期開始時在高緯度區域產生的粒子,他們一般假設這些區域發射的危險粒子到達地球的時間要滯后一點。但“尤里西斯”卻在太陽極大(即太陽黑子位于赤道附近)時,在赤道上出現太陽活動后很短時間內,在高緯度上測量到這些粒子也就是說,粒子穿過緯度的運動快到了不可思議的程度,如果它們可以從赤道運動到兩極,那么同樣也可以從兩極運動到赤道據此不難想象,幾乎一切區域產生的太陽粒子都可以影響地球。

(本文圖片由美國宇航局、歐洲空間局提供)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黑丝一区| 国内毛片视频| 99精品久久精品| 丁香综合在线| 高清国产在线| 中文成人在线视频| 4虎影视国产在线观看精品| 欧美亚洲欧美| a天堂视频| 国产真实乱子伦视频播放| 国产精品制服| 国产日本视频91| 亚洲国产91人成在线| 永久免费av网站可以直接看的 | 国产在线视频欧美亚综合| 国产精品一线天| 国产视频入口| 免费中文字幕在在线不卡| 在线观看国产精美视频| 免费毛片网站在线观看| 成人精品在线观看| 制服丝袜一区| 久久中文电影| 久久这里只有精品23|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麻豆| 91口爆吞精国产对白第三集| 99久久人妻精品免费二区| 日韩精品久久无码中文字幕色欲| 欧美日韩在线亚洲国产人| 亚洲国模精品一区| 69av免费视频| 98精品全国免费观看视频| 国产精品人人做人人爽人人添| 毛片免费视频| 人妻丰满熟妇αv无码| 亚卅精品无码久久毛片乌克兰| 日本午夜在线视频| 国产在线麻豆波多野结衣| 国产女人18水真多毛片18精品| 国产精品性| 激情成人综合网| 国产成人综合亚洲欧美在| 在线亚洲小视频| 99999久久久久久亚洲| 午夜视频日本| 嫩草国产在线| 午夜激情婷婷| 国产人人射| 亚洲成aⅴ人片在线影院八| 尤物午夜福利视频| 高清无码不卡视频| 中文字幕1区2区| 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 伊人婷婷色香五月综合缴缴情| 国产成人精品视频一区二区电影| 久精品色妇丰满人妻| 久久福利片| 中文无码日韩精品|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一线| 不卡无码网| 国产一级α片| 88av在线播放| 亚洲中文精品久久久久久不卡| 永久免费AⅤ无码网站在线观看| 天堂av综合网| 免费看久久精品99| 亚洲国产亚综合在线区| 欧美亚洲国产精品久久蜜芽| av天堂最新版在线| 在线看片中文字幕| 欧美伦理一区| 72种姿势欧美久久久大黄蕉|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久久国产毛片| 中文纯内无码H| 91精品免费高清在线| 日韩天堂在线观看| 多人乱p欧美在线观看| 国产青榴视频在线观看网站| 丁香婷婷在线视频| 无码不卡的中文字幕视频| 一级爆乳无码a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