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著北京奧運會的臨近,有關奧運臨近期的需求變得越來越緊迫了,北京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的奧運經濟高級顧問黃為博士,在總結以往國際大型賽事的經驗尤其是奧運會舉辦的經驗,在奧運臨近期的需求有如下特點:
突發性:在奧運會臨近或者是奧運會比賽期間,雖然奧運會組委會和主辦城市的各個協作單位都為成功舉辦奧運會作了相當充分的準備,但是臨時的需求和突發性事件也是會經常出現的。這些突發事件往往是奧組委和主辦城市意想不到的事情。比如人流的激增,消費品供給鏈斷裂,突發的疾病,氣候的反常以及形形色色的突發事件。美國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的射擊場上,中國運動員許海峰奪得了男子手槍的射擊冠軍,這是中國運動員在奧運史上的第一塊金牌也是洛杉磯奧運會的第一塊金牌。但是當時射擊場上根本沒有準備中國的國旗,洛杉磯組委會也根本沒有想到中國運動員能夠奪得射擊比賽的金牌,特別是中國運動員奪得84年奧運會比賽的第一枚金牌,因此在射擊賽場上并沒有準備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在奧運會比賽的授獎儀式上沒有冠軍國家的國旗是不可想象的,洛杉磯組委會只好拖延對射擊冠軍的授獎時間,一方面緊急從其他比賽場館中將中國的國旗借過來,另一方面通知當時的奧委會主席薩馬蘭奇到現場給許海峰頒獎。這才解決了冠軍沒有國旗升的尷尬局面。
1996年美國亞特蘭大奧運會開幕后,當地的氣溫反常突然升高。一位來參賽的國家奧委會委員中暑身亡,兩天之內有數百人中暑住院。這是一個無法預料的事情。亞特蘭大奧組委立刻組織在各個比賽場館安裝大型風扇、在場館各地設置供水站防暑降溫并對各個代表團和游客進行防暑降溫教育。使高溫所帶來的損失減到最小。在奧運會這樣的大型國際賽事中,不論一個組委會的準備是多么的充分,突發事件總會發生。
緊迫性:在奧運臨近期間對出現的問題需要立即解決,沒有商量討論上會研究的時間,也沒有等待上級領導批復的時間。唯一的要求就是要最短的時間內解決問題。如果問題不能在最短時間內得到解決將會造成很不好的影響或者是嚴重的后果。在比賽場上的突發事件尤其需要立即解決。2006年意大利都靈冬奧會的高山滑雪比賽場地下面的廣場聚集了兩千余觀眾、運動員、教練員以及官員。但是只有兩個衛生間。這遠遠滿足不了需求。現場的工作人員沒有時間請示組委會和當地主管,緊急在廣場附近用帆布圍起來幾個廁所作為臨時應急措施這才解決了兩千多人的如廁問題。北京是一個將近2000萬人口的超級城市,在北京奧運會期間將有另外一千萬人涌入北京。作為主辦城市,各種應急方案尤其是物流行業的應急方案更要做好,北京2008年奧運會UPS是快遞服務行業的供應商,但是,UPS突出的是物流的管理,UPS作為一個在中國運作時間不長的公司。還沒有在中國建立完善的物流流通網絡,因此也沒有能力去做所有具體的快遞服務,因此,我們當地的快遞行業在這個時期就可以簽約UPS,在奧運會前和奧運會中與UPS合作,解決奧運會期間北京城市的終端物流問題。
即時性:在奧運臨近期間出現的問題要現場解決。只求最快而沒有時間要求最好,只求解決問題,現場問題往往沒有時間比較哪個技術最先進,哪個解決方案最合理或者哪個解決方法最經濟,只要解決了問題就是成功。這就給我們中國的許許多多高科技企業提供了機會。中國的聯想,韓國的三星和日本的松下是奧運會的合作伙伴,但是,他們不是萬能的,在奧運臨近的日子里,所有場館的管理系統,計算機系統,互聯網系統,通訊系統,電力系統,照明系統,供水系統,空調系統以及所有系統都需要24小時的服務。而僅僅依靠奧運會的合作伙伴來解決問題是不現實的。我們中國企業有許多機會在這個即時性的需求中發揮作用。例如2004年希臘雅典奧運會開幕前夕,雅典的許多場館以及城市建筑都還沒有完工而奧運會還要如期舉行。為了完成工期,希臘奧組委不能全部依靠當地的施工隊伍來完成奧運會所需要的工程,只好臨時從臨近國家阿爾巴尼亞雇用建筑工人和園藝工人代替希臘當地建筑工人和園藝工人來完成舉辦奧運會所必須的工作。這些工人很多人都沒有工作許可證也沒有職能認證甚至很少有工作經驗。但是為了在短時間完成任務只有選擇完成任務而顧及不上誰來完成了。這種即時性完成任務的情況在每一屆奧運會中都會發生。
隨即選擇性:根據以往奧運會和其它世界級大賽的經驗,在奧運臨近期選擇誰來解決問題具有隨即選擇的特性,比如出現了現場需求,不一定非要選擇贊助商或者合作伙伴,也不一定是合同單位或者是簽約伙伴。任何可以解決問題的公司都能派的上用場。只要你能夠解決問題,只要你能夠幫助主辦者讀過難關,因此,有準備的企業就有機會。2002年美國鹽湖城冬奧會期間,猶他州投入了一半的警力負責安全工作,而2001年9·11之后,美國臨時決定在鹽湖城冬奧會期間由聯邦調查局也將派出3000名探員。還有1000名消防與處理緊急情況的人員隨時待命。為了防范像9·11這樣的空中襲擊,奧運期間還將設立臨時的“禁飛區”,有美國的軍方的黑鷹直升機負責保護。2002年鹽湖城冬奧會前夕也發生過電腦系統癱瘓現象。組委會沒有時間去電腦供應商那里求助也沒有選擇著名的微軟公司,只是選擇了當地幾個可以提供立即服務的計算機維修公司來解決了這個必須立即解決的問題。這種為了奧運會順利舉辦所隨即選擇的方案在每一屆奧運會中都有。
現場解決:所有出現的問題都要求現場解決,不僅僅是北京組委會,任何一個國家代表團、任何一個奧運會的合作伙伴和贊助商,任何一個簽約酒店甚至是政府機構在奧運會期間的需要現場服務,所面臨的問題都需要現場解決。機會將會出現在每一分鐘,將會出現在每一個角落。2002年美國鹽湖城奧運會在舉辦過程中急需多語言的志愿者,而當地原先的志愿者大多數只講英語。為了滿足奧運會現場的翻譯需要,鹽湖城緊急動員一切力量包括周邊200英里范圍內的學校,研究所,宗教組織,社會團體,緊急聘請多語言人才來解決奧運會中的語言溝通問題。所有被聘請的多語言人才都立即趕赴現場擔負溝通任務。這個時候沒有時間培訓也沒有時間教育更沒有時間去講解任務的程序。這個時候所需要的就是要現場解決問題。北京奧運會面臨不同的潛在風險:火災、犯罪、交通安全、自然災害、其他災害以及恐怖活動等。但真正令人覺得恐怖是我們所不知道的。2001年12月7日的一場大雪,使北京全城交通癱瘓;2003年非典在全國的肆虐,給人們帶來了無盡的傷痛;2005年蔓延的禽流感……事實一再告誡北京,“危機”是不分時間、地點的,“突發事件”會永遠存在。今年十月,北京有許多在建樓房發生了火災,這種突發時間也是給我們敲的一個警鐘,是對北京市政府和奧組委的危機管理意識和能力提出重大挑戰,同時,也給與現場的工作人員以更多的責任也需要更強的現場解決問題能力。
奧運臨近,希望我們 BE ALERT, 每一個人,每一個組織,每一個管理層面都要負擔一定的責任。在特殊時期的特殊情況需要用特殊辦法來解決,解決問題辦好奧運是唯一的目標。
(作者:北京市發改委高級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