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格里銀行集團董事總經理謝岷認為:目前中國的資本市場不缺資金,但是中國缺少“聰明的資金”。國外投資基金講的是“聰明的錢”。對于中小企業來說,他們缺少的是“聰明的錢”,而聰明的錢一定要有聰明的人去管,大家都想成為一個成就聰明錢的成功的人。

身為中小企業主的田青,盡管也有擴大的想法和創新中醫保健的市場,但是因為缺乏資金,還只是不大不小地活著。
最近,還是有一件事情著實刺激了他,讓他感慨得一個月都沒睡好覺:同樣是做連鎖服務業的企業,他的一些朋友憑借融到的風險投資和私募股權投資獲得了超常的發展與回報。
不僅是田青,一些中小企業獲得私募股權融資后得以飛躍發展的事實使很多如田青一樣“資金饑渴”的企業受到刺激和啟發,他們一再問自己:到哪里找到這些私募股權投資呢?與此同時,全世界的私募投資商們也瞪大了眼睛,蜂擁而來中國尋找前景看好,可以“聯姻”的親家。
像田青這樣的中小企業家真應該感嘆“生逢其時”。尤其是今年以來,全世界的私募股權投資和風險投資爭相進入中國,楓谷投資公司董事彭紀剛先生介紹說,“現在很多國際的私募投資都在尋找中國的投資項目”,而他們公司也在幫助客戶尋找一些好的企業和項目投資。在提到前段時間炒得沸沸揚揚的巨人集團獲得啟明創投2000萬美元的私募一事時,彭先生還感慨地說,他們公司也曾經看好巨人的商業模式,遺憾的是幾次與巨人的聯系都失之交臂。
田青感慨,很多如他一樣的中小企業先天不足,創辦企業時已經竭盡所能,成立后如果要進行科技創新或者擴張,就要想方設法地借錢。田青的公司是靠從朋告友借來的50萬起家的,創業時雖然手里握有專利和技術,可是因為沒有抵押,無法向銀行貸款,只能四處湊錢。在以后的發展過程中,田青也曾和銀行打過交道,至今提起仍然覺得“苦不堪言”:不到一千萬的銀行貸款使田青抵押上了他所有的固定資產:賓館、地產以及汽車,偏高的利息使他覺得像背了一個沉重的包袱,直到順利還完最后一分錢,他總算是松了一口氣。至今為止,田青的企業已經滾動投入了3000多萬,絕大部分資金都是依靠自身滾動發展的。
“可是這樣的發展速度太慢了,自有資金總是無法適應企業的發展速度?!碑斕锴嗟囊恍┡笥岩揽克侥既谫Y獲得火箭發展速度時,這位從未涉足資本市場的民營企業家再也無法安然入睡了,“我的企業目前發展形勢很好,我們打算三年之內在北京再發展30個連鎖店,大致需要5000萬的資金。除了我們自己能夠拿出的3000萬,現在還有2000萬的缺口?!?/p>
田青理想中的融資模式是出讓公司的一部分股權以獲得2000萬的資金置換??墒墙酉聛砼c一些PE的接觸卻讓他大費周折。主要原因是過去一直不太關注資本市場,只是埋頭做企業,使他對于私募股權投資非常生疏;另外通過接觸,他發現,很多風險投資公司更加青睞的是那些具有一定品牌知名度的中大型公司,對于他這樣只需要幾百萬美金的小企業來說,融資規模太小,鮮有人問津。
當迪信通成功獲得英國3i投資公司2200萬美元融資后,其掌門人劉東海曾感慨道:“3i不僅為我們提供業務擴大的資本支持,還協助我們與許多海外的高科技企業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倍鴵?i方面介紹,投資數千萬美元后,他們曾為迪信通成功引入歐洲最大的手機零售商創始人及總裁成為其顧問;2007年,他們還邀請迪信通執行層參加了歐洲最大的移動通信活動,不但開闊了國際視野,并為他們引見了多名業界內資深客戶和供應商。
其實對于田青和許多中小企業來說,他們渴望的正是這種“聰明的錢”。在采訪中,所有的中小企業家都一致認為:私募雖然給中國民間資本帶來了真實的機會,也為中小企業解決資金問題找到了一條便捷的通道??墒窃趯嶋H中,很少有中小企業能夠獲得私募資本的幫助?!捌鋵崒τ谥行∑髽I來說,資金的需求是一方面,當企業發展到一定以后,我們更需要資本方來自管理等方面的幫助。中小企業更加需要聰明的資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