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是生命之源,獲得安全飲用水是人類生存的基本需求。但是,目前全球有11億人不能持續獲得安全飲用水, 僅在亞洲地區就有約7億人。
我國是一個人口眾多的發展中國家,有9億多農村人口,受自然、經濟、社會等條件的制約,農村飲水不安全問題突出,目前仍有2億多農民不能獲得安全飲用水。近兩年,國家高度重視農村飲水安全問題,投資力度逐步加大,大量農村飲水安全保障工程相繼建成,解決了5000多萬農村人口飲水不安全問題,但仍存在水質嚴重不達標、供水保證率低、水質性地方病等問題,嚴重影響到人民群眾的生活,威脅到他們的生命健康。
實施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對于保障廣大農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提高農村生活質量,加快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具有重要意義。飲水安全問題事關重大,目前我國在保障安全飲水方面做了哪些工作,將采取何種措施讓農村人口喝上干凈的水?為此,我們采訪了水利部農村水利司司長李代鑫。
保障飲水安全之路
《經濟》:請您談談我國為保障飲水安全做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成績?
李代鑫:我國政府高度重視社會發展和改善民生,堅持以人為本,把社會和諧穩定,百姓安居樂業作為政府工作的重要任務。為解決群眾飲水問題,在過去的半個多世紀里,各級政府和廣大群眾進行了不懈努力,全國共建成各類農村供水工程300多萬處,累計解決了2.16億人的飲水困難。
聯合國千年宣言提出:在2015年年底前,使無法得到或負擔不起安全飲用水的人口比例降低一半。中國政府對此作出了積極響應,并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推動飲水安全保障工作取得了明顯進展。2001-2005年共解決了6700萬人的飲水困難,全國飲水不安全人口從2000年的3.79億降低到2005年底的3.12億,達到了實現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所需要的進程。
《經濟》:在長期的解決飲水困難與飲水安全問題的過程中,我們積累了哪些經驗,形成了哪些行之有效的做法?
李代鑫:首先是充分發揮政府的主導作用,搞好部門協調與配合。2005年8月,國務院專門下發了《關于加強飲用水安全保障工作的通知》,對全面做好飲水安全保障工作提出了明確要求。
水利部、衛生部、發改委、財政部、國家環保總局、教育部以及全國婦聯等各有關部門,加強協作,密切配合,加大工作力度,共同做好飲水安全保障工作。地方各級政府已經把飲水安全保障工作納入重要工作日程,建立領導責任制,切實抓好各項措施的落實。
其次,制定科學合理的規劃。《國家“八七”扶貧攻堅計劃》、《全國解決農村飲水困難“十五”(2001-2005年)規劃》等,發揮了很好的作用。為了進一步解決好飲水安全問題,水利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衛生部編制了《全國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十一五”規劃》。
再次,建立政府投資農民投勞的投入機制。近年來,政府大幅度增加了飲水安全工程的投資。2001-2005年,共投入223億元(約合27.9億美元),其中中央政府安排資金117億元(約合14.6億美元),地方配套和群眾自籌106億元(約合13.3億美元),解決了6700萬人的飲水問題。
農民積極地投入到飲水安全工程當中。各地在實施飲水安全保障工程中,政府投資主要用于工程材料設備的購置,工程建設用工及管道入戶部分的投入主要通過引導農民投工投勞,由農民自己來完成。
第四,全社會廣泛參與。全國婦聯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設立了“母親水窖”專項基金幫助西部地區群眾解決飲用水困難,到2006年底,“母親水窖”行動共募集資金1.7億元(約合0.21億美元),加上地方配套和受益群眾自籌,母親水窖工程總投資約3.3億元(約合0.41億美元),修建水窖10萬多口,小型集中供水工程1200多處,幫助西部130多萬人擺脫了嚴重缺水的局面。
國家有關部委和各省(區、市)政府及有關部門采取對口支援的方式,幫助貧困地區修建飲水安全保障工程。同時,全面推行用水戶全過程參與的模式,切實賦予用水戶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增強用水戶的責任感。
最后,因地制宜進行工程建設。在進行飲水安全工程建設時,我們根據各地水源、用水需求、地形、居民點分布等條件,因地制宜、合理選擇飲水工程的類型、規模及標準。
積極開展國際合作
《經濟》:目前我國向非洲國家派出了許多技術專家,指導他們修建供水工程,還為這些國家培訓了一批技術和管理人才,請您談談在保障安全飲水方面,我國與國際間的合作情況。
李代鑫:我國在飲水安全保障工程建設方面的進展很快,成效顯著,除了中國政府、社會各界和廣大群眾付出了巨大努力外,還得益于國際社會的大力支持。
我國在保障飲水安全方面得到了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聯合國開發計劃署、世界衛生組織、世界銀行、亞洲開發銀行等國際機構以及英國、日本等國政府的關心與支持。自上個世紀80年代開始,中國使用世界銀行的信貸和貸款開展了四期農村供水與環境衛生項目,上千萬人從中受益。從上個世紀90年代開始,中國和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合作,對低造價、可持續發展的供水、環境衛生和健康教育“三位一體”模式進行了探索并在一些地區成功運用。
最近幾年,中國和英國合作,探索了農村供水項目用水戶全過程參與式方法,目前正在全國推廣。在此,我們對支持中國的國際機構和有關國家表示衷心地感謝!
中國在爭取國際援助的同時,隨著自己的經濟發展,也承擔著越來越多的國際義務。中國愿意與其他發展中國家分享中國在水與衛生領域所開發的實用技術和成功做法。近年來,中國在發展中國家承擔了一批水與衛生領域的項目。
實現飲水安全的契機
《經濟》:“十一五”期間,我國政府在保障農村安全飲水方面的目標是什么?
李代鑫:“十一五”期間,我國政府將進一步加快解決飲水安全問題,計劃每年解決3200萬人、5年共解決1.6億人的飲水安全問題,并力爭用十年時間解決全國農村飲水安全問題。這樣,中國在2001-2009年可以解決1.95億人的飲水安全問題,占2000年3.79億飲水不安全人數的51%,也就是說,聯合國千年宣言提出的在2015年年底前使飲水不安全人口比例降低一半的目標,中國將在2009年提前6年實現。
“十一五”期間國家加大對安全飲水的投入,共需投資656億元,其中中央投資320億元,確保每年中央投資64億元,絕大部分中央投資將用于中西部地區。東部經濟發達地區,將主要依靠地方力量率先實現農村飲水安全目標。
2006年有2945萬人的農民朋友實現了安全飲水,希望有一天,所有的人都能喝上干凈的水,都能呼吸到清新的空氣,希望這一天來得快些再快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