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是簡單主義時代,消費市場亦如此。
有一個古老的故事,名叫“周末晚上的傳說”,故事主角是一家餐館。這家餐館只招待三明治、炸土豆片和百事可樂,其口號就是“三明治,三明治!百事!”,但出人意外的是,這句口號竟然代表了21世紀日漸盛行的消費觀:請少給我們一些選擇吧。
雪球效應
時下,為爭奪客戶,各大公司爭相設計出了更多產品、為顧客提供了更多選擇和更多服務,在如此眾多的選擇面前,消費者真是有點不知所措。現在的餐館,各種名目的飯菜應有盡有,早已不是故事里寥寥無幾的選擇了。
美國馬里蘭大學營銷學教授羅蘭德·納士特指出,隨著科技的發展,廠家產品更新能力提高了,消費者也面臨著越來越多的消費選擇。
羅蘭德·納士特用“產品功能疲勞癥”一詞來形容當今消費者對多功能產品的感受。以奔馳的iDrive來說,這個儀表板內的信息和娛樂系統至少擁有700種功能,納士特說,“產品設計人員將100、200甚至700種功能融入一種產品,我們不禁問道,公司內部的人到底在想些什么。”
在納士特的調查中,他要求大學生使用很多視頻和音樂播放設備,所有設備都身兼多種功能。他發現,哪怕是對科技最敏感的大學生,選擇使用的也都是最簡單的產品。對此,納士特評論說,“產品功能疲勞癥對于廠家是有力的一擊。”調查還發現,剛拿到多功能產品時,消費者一般都很興奮,但是當他們慢慢意識到產品的使用非常麻煩時,這種興奮勁兒就消失殆盡了。納士特說:“商家的第一筆生意很容易做,但是再想繼續做下去就很難了。顧客會說,‘我再也不會買那家公司的東西了。他們生產的東西太復雜了。’”
回歸簡單
貝恩(Bain Co.)全球業績提升部門負責人、復雜管理調查負責人馬克·戈特弗雷德遜說,復雜對于企業來說是一個微妙的問題,隨著企業收入和成本的增加,企業會不斷調整各種決策,復雜正是這無數個決策綜合造成的結果。不斷上升的成本表現為固定成本的上升,因此也就很難追蹤。他說:“如果必須購買一個日程安排程序,購買價格比應用價格高出兩倍,那么,如何才能找出這成本上升的根源?不能。因為你沒有意識到,成本上升的根本原因在于生產線太過復雜。”
日益激烈的競爭迫使各家公司爭相延長自己的產品生產線。美國加州的關系(Relationals)公司,是一家擁有20名員工的客戶關系管理軟件公司,競爭對手包括Salesforce和Siebel等大公司。公司36歲的創始人帕卡基·馬爾維亞說,“我們總是面臨著挑戰和競爭。”對于關系公司這樣的企業來說,有一個現實的轉換點。馬爾維亞說:“你可以不斷增加產品的功能。但是產品就有可能變得越來越復雜,銷售人員可能都得停下來,搞清楚產品到底能干什么。”
企業家必須要找到“創新平衡點”的那一點:什么時候產品的功能數量能夠在客戶滿意和運營復雜之間達到平衡。首先要明白成本的運轉。隨著公司的發展,我們假設成本只隨著一種產品在運轉,然后再尋找逐漸累積起來的增長成本。為此,戈特弗雷德遜建議,將復雜性增加到顧客需要的程度。
下一步,圍繞產品生產線設立一些規定。找出核心市場,設定新創意的審核程序。將工作核心轉移到真正吸引市場的事情上去。如在新產品上市的時候,讓研發部門不斷跟進,找出哪些產品功能是消費者真正使用的。
此外,還要控制住銷售團隊。馬爾維亞希望公司的銷售人員著重向顧客介紹產品的簡單易操作性,確保每位客戶懂得產品各項功能的使用方法。
馬里蘭大學營銷學教授羅蘭德·納士特預言,各大公司還會繼續給自己的產品增加各種復雜的功能,但是最終都會引起消費者的強烈反對。他說,“消費者只能應對簡單易操作的東西。真正聰明、成功的公司終將著手生產簡單的產品,也只有這樣的產品才是顧客真正想要的產品。”
三明治,有人要吃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