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科技的獲得不一定需要高成本的投入,而高成本的投入也不一定就能帶來高科技。
在一些中小公司的管理者眼中,高科技的獲得是與高成本的投入劃等號的,其實不然,只要掌握要領,低成本的投入也可使公司享受高科技帶來的益處。
請教“老師”
如果你置產,一位好的咨詢師可能會幫你節省大筆資金,正如注冊會計師可以幫助你少交稅收一樣。如果你欲為公司購置IT資產,一位值得信賴的IT咨詢師同樣可以幫你降低IT成本。關鍵在于,找到一位值得信任,且技術過硬的人,如一位熟悉IT的朋友或者家人,當然也可以是專業的IT人士。
問他一些具體的問題,為你釋疑解惑。如這種IT產品的特點,產品與公司真正需求間的契合點表現在哪些地方,這種IT產品能為公司帶來的短期及長期的收益是什么等。
當然,如果可以,那些了解你公司運作的專業人士的建議更能有助于你做出正確的判斷,以減少浪費。
什么時候需要IT咨詢師呢?當你身邊沒有這樣的人才時,你最好找人幫你。此外,也可以進入相關生產商的網站,因為一些生產商在網上設置了專欄向顧客解答相關問題;或者向二手銷售商和其它貨源提供商咨詢。
總之,在你做出購買決策之前,最好向專家咨詢一下。
通盤考慮
購買決策的依據應該來自產品價值,而不僅僅是價格。因為價值才代表了產品的總體質量,而價格不能。
例如,一款售價僅為99美元的網關是非常有誘惑力的,但是這款網關能滿足公司未來發展對網絡提出的持續需求嗎?當公司發展到一定階段,你可能就不得不重新購買一款新的網關,從長期來看,這是一種浪費行為。
我們應該通盤考慮產品在生命周期內的總成本,這包括系統的設計費用(例如設計小公司的網絡)、安裝費用、后續管理費用、使用培訓費、產品維持費用以及相關的設備成本等,購買價格只占產品總成本的一小部分。
當然,對外行來說,確定產品在生命周期內的總成本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所以購買前咨詢 IT 專家就顯得極為重要。
合適的就是最好的
現實中,一些小公司在購買技術產品時,僅考慮價格因素,而結果卻導致低價格帶來低生產率,有違了當初的美好愿望。
一些復雜的科技產品雖然價格不蜚,但長期來看,他們確實能夠幫助小公司節省成本,譬如說網絡協議交流系統,該系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節省公司的通信成本。
對中小公司來說,在資金與需求矛盾間如何找到一個平衡呢?租賃就是一個可行選擇,因為通常在租賃交易中,以月支付的方式對中小公司而言是挺合適的。
還有一種選擇就是借用外部資源,如網絡協議交流系統和網絡保險系統這樣的技術工作,公司可以將其外包給專業的管理服務供應商,包括系統設計、實施和維護等。通過這種方式,中小公司以較小的投入,同樣可以實現自己的高科技夢。
(譯者:趙思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