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 點
中移動日進兩億不要緊,只要它能多多考慮怎么樣去造福于民就行,哪怕它做出一點點的努力,善良的老百姓就心滿意足了。可是,在中移動自己的腰包越來越鼓的同時,老百姓得到的實惠卻不是越來越多。
自從電視劇《胡雪巖》火爆熒屏以后,人們形容賺錢厲害常常用到“日進斗金”這個詞。這個說法估計日后要因中國移動(以下簡稱“中移動”)而改寫了,人家是日進兩億。
中移動近日公布了截至6月底的上半年業績,凈利潤達379億元,同比增長25.7%,超過了多家投行此前360億至374.08億元的預期,增幅也高于市場預期的19%~24%,平均每天凈賺逾2億元。
荀子曾經說過:“法無古今,惟其時之所宜,與民之所安耳。時宜之,民安之,雖庸眾所建,不可廢也;戾于時,拂于民,雖圣哲之所創造,無可從也。”這句話雖然說的是政治,但也同樣適用于經濟領域。稅務行業有句經典的口號,叫做“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說的也是同樣的道理。
說中移動日進斗金是小瞧它了,說中移動導致了廣大用戶怨聲載道卻是事實。中移動一家獨大、社會資源過度集中,使得市場的不平衡現象愈加嚴重。產生的后果,甚至要再用一次新的重組才能彌補。需要指出的是,現在中移動不僅是上市公司、是企業,而且也是行業的掌控者。這種既是運動員又是裁判的現象,使得中移動可以根據自己的利益對行業進行壟斷。
任何市場,只要是壟斷就會出問題。多年來,因為缺乏競爭,中移動“一股獨大”,什么月租費、雙向收費、漫游費等等霸王條款都是自己制定自己執行,根本不容商量。后來多了個中國聯通,總算有了競爭對手,但“哥倆好”,好商量,而且聯通畢竟過于弱小,說話也沒什么份量。結果呢?“用戶很生氣,后果很嚴重”。多種調查、統計都顯示了同樣一個結果,絕大多數老百姓對兩大電信運營商怨聲載道。
但用戶再生氣,輿論導致的后果再嚴重,到了中移動那里就都不是什么后果了。是的,中移動近年來可能也感受到了那么一點點的壓力,做出了號稱單向收費等一些示好姿態,但總是雷聲大、雨點小。不管是從“服務”角度來看,還是從資費角度衡量,它都根本無法與歐美發達國家的低收費、好服務相比。
中移動日進兩億不要緊,但只要它能夠“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多多考慮怎么樣去造福于民就行。哪怕它做出一點點的努力,善良的老百姓就心滿意足了。不用說全部取消漫游費,就是降下來一半也好;不用說全部取消漫游費,就是少收個幾分也好;不用說資費完全透明,就是透明一部分也好。可是,中移動沒有,連做個姿態也沒有。在中移動自己的腰包越來越鼓的同時,老百姓得到的實惠卻不是越來越多,結局只能是“過街老鼠,人人喊打”。
西方人,尤其是北美人,推崇企業要有回饋社會的精神,最終實現雙贏。而企業和企業家如果沒有回饋社會,那就是一種犯罪。
日進兩億的中移動是真的沒有回饋社會的能力嗎?人家柯達公司在我國每年都提供很多的資金,幫助咱們的教育、醫療以及社會福利事業。這些錢不是來自于柯達中國,而是來自于柯達全球的一個基金會。而中移動作為一個中國的企業,難道就不能對社會多負點責任?
回饋社會的話題可能有點大了,但回饋自己的用戶總是最起碼的吧,因為你的用戶對你有這樣的期待。中移動作為一個成功的企業,就應該肩負起這樣的社會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