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貸、教育、醫療是如今老百姓三項最大的開銷,它們仿佛三個插在錢包上的管子,老百姓的錢嘩嘩地往外流。為了生計,一些頭腦靈活的人在網上開了一些店,有些人也似乎搞到了一點兒錢。
今年初,有人提議: 應該對網店征稅。最近,在一次關于C2C電子商務征稅問題的討論會上,有人對這種征稅的提議表示支持。
這些人士稱,2006年全國C2C交易金額達216億元,逃稅金額高達8億元,并且將以每年5億元的速度遞增。他們認為,國家利益因此受損,應該征稅。
8億元到底是多少錢呢?2006年全國稅收總額為3.76萬億元,8億元的電子商務逃稅只占稅收總額的萬分之二;2006年國家新增稅收為6770億元,5億元新增電子商務逃稅只占國家年度新增稅收的萬分之七。
我們都是上過學、學過算術的人。從小學到大學,老師總是教導我們,萬分之幾可以忽略為零。這些關注對網店征稅的人士為了可以忽略為零的國家稅收努力奮斗,其敬業精神、主人翁態度是非常值得肯定的。
這幾年,大學畢業生就業難度越來越大。大學生創業缺資金,也沒有商業經驗,于是一些人就嘗試在網上開店。上海大學的洪祺良平日里省吃儉用,積攢下一萬元錢,背著家人開了個網店,進些無線網卡、MP3、數碼相機在網店上賣,沒日沒夜地在網上泡著搞了兩年,月營業收入才達到一萬元。洪祺良說,扣除成本,在網上開店其實也就只能掙個零花錢。
在公司上班的白領其實收入并不算高,被房貸、醫療和教育的開銷一弄,日子過得也不寬裕。一些人為了補貼家用,開始嘗試在網上開店。他們往往白天在公司辛苦一天,下班就扎在網上張羅網店,相當于打兩份工。如此辛苦,網店月營業收入兩、三萬元也就到頭了。網上東西都便宜,利潤有多少,算算都知道。
據有關機構統計,在網上開店的人中,學生占到40%,其次是白領,還有相當一部分下崗和退休人員。至于到底有多少人在網上開店呢?2005年總人數為2245萬人,估計2006年總人數已突破3000萬。可以看出,這數千萬人都是普通老百姓,不是富人。
中國如今大約有1.3億網民,老百姓在網上買東西就圖個便宜。一征稅,網店的東西必然提價。真搞不懂,為了約等于零的一點兒錢,先開罪于3000萬人,再弄得一億多人不開心,有這個必要嗎?
當然了,有了商業和交易行為,繳稅就在所難免。但是,我國電子商務發展還處于初級階段,網絡交易還沒有上規模,需要的是扶持而不是“打擊”。從電子商務產業發展的角度看,現階段就急于對網店征稅,也不合電子商務發展時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