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近年來,隨著我國鋼鐵業的快速發展,導致了我國鐵礦石進口價格連續升高,鋼鐵業發展遭遇了鐵礦石原料瓶頸的制約。這極大地影響了我國國民經濟的持續健康穩定發展。本文試從我國鐵礦石的國際貿易現狀出發,分析其發展趨勢,并提出當前應采取的對策。
[關鍵詞] 國際貿易 鋼鐵業 鐵礦石
我國正處于工業化全面發展時期,鐵礦石作為我國國民經濟發展的基礎原料之一;同時隨著我國鋼鐵業的快速發展,鐵礦石價格不斷上漲,日益成為制約鋼鐵行業發展的原料瓶頸。作為正處于鐵礦石高消耗時期的我國,深入了解鐵礦石國際貿易現狀,科學合理的預測未來的發展趨勢,并就當前情況采取相應的對策是十分必要的。
一、我國鐵礦石國際貿易的現狀
1.目前,我國進口鐵礦石的主要特點如下
(1)外貿進口總量相當大。自2003年,中國首次超過日本成為全球最大的鐵礦石進口國以來,中國鐵礦石進口量一直保持著世界第一的位置,進口量不斷攀高。見下圖
(2)外貿進口鐵礦石總量增長速度快。1990年我國外貿進口鐵礦石1419萬噸,2000年達到6997萬噸,年均增長速度為17.3%;自2003年中國以14812萬噸首次超過日本成為最大的進口國以來,增長速度不斷加速,2003年~2006年年均增速達到33.9%。據海關最新統計,2007年第1季度,我國鐵礦石進口快速增長,進口10019萬噸、價值70.8億美元,比去年同期(下同)分別增長23.4%和39.7%。
(3)進口國別集中度高。2005年~2006年我國鐵礦砂進口國別統計表
從以上圖表可以看出,我國進口的鐵礦石主要集中在三個國家:澳大利亞、巴西和印度。三國合計進口占總進口量85%
(4)進口均價快速上漲2007年第1季度,我國鐵礦石進口均價70.7美元/噸,比上年同期均價上漲13.3%,自2006年6月以來,我國鐵礦石均價就從60.9美元/噸再次上漲,進入2007年上漲速度明顯加快,其中3月份進口均價達到72.8美元/噸新高,同比上漲17.4%。
(5)進口主要品種為未燒結的鐵礦石及其精礦
2006年我國進口未燒結的鐵礦石及其精礦3億噸,增長20.4%,占鐵礦砂進口總量90.9%;進口已燒結的鐵礦砂2327萬噸;進口焙燒黃鐵礦6953萬噸。
二、我國外貿進口鐵礦石的趨勢
1.從國內供應的角度來看,國內目前的鐵礦石供應量根本無法滿足當前經濟發展的需要。盡管我國地質調查局的數據顯示,按照每年開采3億噸鐵礦的速度,可供開采120年。但我國鐵礦石的品位及鐵礦開采企業的技術力量制約了鐵礦業開采。一方面,我國鐵礦資源豐而不富,鐵礦資源貧礦多、富礦少,而且我國鐵礦資源分布十分不均衡,主要集中在華北和東北地區。全國鐵礦石平均品位33%,低于世界鐵礦石平均品位11個百分點,97.2%為貧礦,富鐵礦石僅占2.8%;另一方面,我國鐵礦開采企業大多是低層次開采,規模小,普遍缺乏先進的開采技術。2001年至2004年產量分別為2.17,2.31,2.61和3.1億噸,但是同期,國內快速發展的鋼鐵行業對鐵礦石的需求遠遠超過國內生產能力的增長,使得我國鐵礦石供應缺口不斷擴大。
2.從國際供應的角度來看,鐵礦石也面臨著供應吃緊的局面。在世界鐵礦石的主要出口國中,巴西、澳大利亞、印度三國主宰著全球鐵礦石的絕大部分的出口貿易。以2005為例,澳大利亞和巴西兩國總出口約占全球海運貿易的70%以。相應地世界主要鐵礦石進口國主要是亞洲的四國(地區)(即中國、日本、韓國和臺灣地區)和歐洲四國(德國、英國、法國和意大利),其進口國家相對集中且進口量相當大,合計約占總量的70%。另外,日本、韓國、歐洲四國國內對鋼材消費量需求基本穩定,并且又與供應國簽訂了穩定的長期合同,故在國際市場上對鐵礦石的需求沖擊主要來自于中國。在國際市場現有的技術和供應量下,必然會導致國際市場鐵礦石價格的上漲。
3.從國內需求的角度來分析,我國正處于工業化中期,隨著國民經濟的加速發展,對鋼鐵的需求量會不斷增加。多年來,我國國定資產投資一直保持著年均20%以上的增長速度,其中建筑業、機械、汽車、造船業等行業對鋼材消費保持著旺盛的需求,且增長速度快。這極大地刺激了鋼鐵業不斷擴大產能以滿足市場需求。作為鋼鐵主要原料的鐵礦石需求也必然會大幅度提高。而同時,鋼鐵行業市場集中度低和合同的短期性等弊端造成了我國在國際市場上喪失了鐵礦石的定價權;而鐵礦石價格的上漲,首先會引起鋼鐵行業成本的增加,從而鋼鐵產品價格也會上漲,并通過傳導機制,進一步影響到下游行業,并最終影響整個國民經濟的發展和居民的生活。
綜上所述,根據鐵礦石的供求關系,從長期來看,我國鐵礦石的進口量還會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保持較高的增長速度,然后進入相對穩定期;與之相應的鐵礦石進口價格,盡管上升幅度會有所緩和,但會繼續緩慢上升直至平穩發展趨勢。
三、我國鐵礦石進口的對策
鐵礦石是影響我國經濟持續穩定發展的關鍵因素之一。為了使我國經濟能夠持續健康穩定發展,必須綜合運用國際貿易、宏觀經濟調控,多元化戰略等手段,積極采取相應的對策。
1.建立互惠互利、長期穩定的鐵礦石貿易新秩序
(1)我國鋼鐵企業在進口鐵礦石貿易中應遵循的原則:遵守WTO貿易規則和國際鐵礦石貿易慣例;建立維護全球鐵礦石公平、公正、公開的貿易秩序;供需雙方互惠、互信、對話、尊重;建立穩定的供需關系,長期合作,共同抵御市場風險,實現雙贏;在平等、互利的前提下,降低采購成本。我國鋼鐵企業應立足于同貿易伙伴建立長期、穩定的鐵礦石供應關系和渠道。
(2)要注重發揮進出口商會、行業協會等中介組織的重要作用,組建國內鋼鐵企業統一的資源采購聯合體,增強中國企業的談判能力,規避進口的價格風險。日本、歐洲在國際鐵礦石市場中擁有的定價權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其鋼鐵行業的集中度高。由于我國鋼鐵企業生產集中度低,各鋼廠規模大小不一,在激烈競爭的市場環境下,企業多采取無序競爭,哄抬價格爭奪鐵礦石以維持生產,使得國內企業難以在與國際鐵礦石供應商的定價談判中采取一致行動。因此,我國鋼鐵業必須應充分發揮進出口商會、行業協會等中介組織的協調能力,在采購方式上鼓勵和推動中國企業聯合采購,成立中國的“集中采購方式”,以整體的力量加重我國在國際鐵礦石市場的談判籌碼,逐步爭得訪資源采購主導權。
(3)各鋼鐵企業應與海外鐵礦石供應商簽訂長期貿易合同。長期合同有助于穩定市場,防止鐵礦石價格大起大落。目前,國內大型鋼鐵企業已紛紛與國外鐵礦石供應商簽訂長期穩定的供應協議。而一些中小企業在2004年鋼鐵業豐厚利潤的吸引下,開始涉足鐵礦石進出口貿易,簽訂的都是短期合同,不但價格高于3年及3年以上的中長期貿易合同,而且由于競價搶購,進口產品質量良蕎不齊,嚴重影響我國鋼鐵行業和國民經濟的穩步發展,應盡快杜絕這類短期行為。
2.運用宏觀調控手段,合理有效地配置鐵礦石資源。
(1)通過優化組合、聯合兼并,逐步組建大型鋼鐵聯合集團,進一步提高鋼鐵工業集中度。目前我國鋼鐵行業集中度仍然很低,生產布局相當分散,2004年全國鋼鐵企業的數量已超過870家,總產能為3.1億噸/年,但前三強占全國鋼鐵總產量的比例還不到20%。集中度不高帶來的直接后果就是重點企業行業控制能力不強,整個行業被過多中小企業的無序發展和惡性競爭攪亂,這也是在鐵礦石定價權上我國處于不利地位的根本原因。國家有關部門應制定鋼鐵產業發展政策,原則上不再新批鋼鐵項目。這將從根本上抑制鐵礦石需求的過度增長。
(2)根據《國務院關于推進資本市場改革開放和穩定發展的若干意見》,大力發展鋼材期貨市場和鐵礦石期貨市場。改革現有的“政府宏觀調控、跟蹤國際市場價格”鐵礦石定價體系,克服該種定價方式下由于滯后國際市場價格而形成的價格投機和波動加劇,恢復鋼材期貨市場交易,建立健全國內鐵礦石的現貨和遠期交易市場,通過資本市場來規避鐵礦石價格風險,并形成資源合理配置,保障國民經濟穩步發展。
(3)要控制鋼鐵廠合理布局,最大限度地縮短礦石運輸距離,降低礦石運費。通過縮短運輸距離和減少運費可以大大降低鐵礦石到廠價。這就要求鋼鐵廠布局要合理,凡是進口鐵礦石的鋼鐵廠應該在沿海或沿江建廠,以減少國內運費;凡是以國內礦為廠的鋼鐵廠盡量靠近礦山,就近建廠就地采購鐵礦石。這有利于減少鐵礦石運輸費用和降低鋼材產品出口成本,提高我國鋼鐵產品的國際競爭力。
(4)適當控制國內鋼鐵生產規模,大力開發以廢鋼為原料的電弧爐煉鋼技術,大幅降低能耗、節約資源;加強國家淘汰鋼鐵產業落后產能的監督實施,加快我國鋼鐵行業的結構調整,繼續加大對出口鋼材的調控力度,減少對進口鐵礦石的需求。
3.實施鐵礦石來源多元化戰略,確保我國鐵礦石的供給
(1)實施進口市場多元化戰略,實現穩定和可靠的進口資源保障,緩和國內鐵礦石供給不足引發的矛盾。積極發展與近鄰俄羅斯、哈薩克斯坦、伊朗、越南等鐵礦石資源豐富國家的外交和經貿關系,因這些國家與我國毗鄰,可以利用現有的地緣政治優勢,在鐵礦石等領域加強戰略合作,確保在各種政治形勢變幻的情況下能從不同國家獲得鐵礦石,在戰略上既能確保鐵礦石供應的長期安全,同時在經濟上,可以大大減少海洋運輸的時間和節約海洋運輸的成本。
(2)鼓勵國內有實力的投資公司和鋼鐵企業“走出去”,到鐵礦石出口國建立生產基地或合作參與鐵礦開采。在鞏固現有合作成果的基礎上,進一步鼓勵大型鋼鐵企業到鐵礦石資源豐富而沒有足夠能力開采的國家,如秘魯、哈薩克斯坦等國,去投資辦廠,建立海外鋼鐵生產基地,并可直接控股、參股海外高品位高儲量的礦山。
參考文獻:
[1]張宗成王駿:(2005) “世界鐵礦石的生產與貿易和我國鐵礦石供需的經濟學分析,”《國際貿易問題》第9期,第28~33頁
[2]鄭仁城:(1993)“我國鐵礦石長期進口的戰略和對策研究,”《中國礦業》第6期,第20~25頁
[3]李宜軍:(2005)“我國進口鐵礦石現狀及發展趨勢,”《運輸市場》第1期,第64~66頁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圖表、注解、公式等內容請以PDF格式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