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用Windows辦公的時候,會偶爾想起Bill.Gates(比爾#8226;蓋茨),那么在你登錄Internet瀏覽八卦新聞和下載MP3的時候,就應該感謝一下Vinton G.Cerf(溫頓#8226;瑟夫)。正是他30多年前發明了TCP/IP協議,使我們今天能在“互聯網世界”暢通無阻。
2007年春節剛過,64歲的“互聯網之父”Cerf博士從印度直奔中國北京,參加“Internet+互聯網世紀論壇”,并考察了清華大學CERNET2(即第二代中國教育和科研計算機網)的建設情況。
此時的Cerf博士代表的是Google。兩年前,這位互聯網的最重要締造者,以62歲的“高齡”加入了平均年齡只有26歲的Google公司。為什么早已名利雙收的Cerf博士會突然加入Google?為什么白須一把的Cerf博士會長途跋涉來中國傳播下一代Internet?
“我要Google封我‘大公爵’”
“如果我想通過訪華來擴大Google(谷歌)在中國市場的品牌影響力,那我首先得擁有極度膨脹的自我。你可以這樣理解,我是Google(谷歌)首席互聯網福音傳播使者,這是我的工作!” Cerf博士半開玩笑地否定了記者的猜想,并且強調這個來自圣經新約的“Evangelist(福音傳播使者)”頭銜。
Cerf博士的這個故事發生在進入Google第一天,CEO埃里克#8226;施密特詢問說: “你希望干什么職務,要什么樣的頭銜呢?”
此前的Cerf博士曾經是美國斯坦福大學的名教授,美國國防部的要員,CNRI和MCI公司的副總裁,也是美國IEEE和多個學會及學院的院士和名譽主席,戴著“互聯網之父”的光環,似乎絕大部分頭銜對他已沒有什么吸引力。
“我要做大公爵。”Cerf博士的古怪想法頓時讓以創新著稱的Google感到手足無措。一方面Google沒有“大公爵”這個職位,另一方面1914年斐迪南大公被刺后,大家都避諱“大公爵”這個稱謂。“最后他們叫我Google首席互聯網專家,還封了個Evangelist的頭銜。”
Cerf博士在談到花甲之年為何還加入Google時說: “主要原因是我想要重回應用領域。” Cerf博士和他的伙伴Robert Kahn曾花了8年時間做互聯網應用,后來又去幫助電信行業建立互聯網的基礎設施,現在決定再回到互聯網應用領域。“為什么不回來?我和Google的CEO埃里克#8226;施密特相識了25年,而目前的Google是全球最具創新性的公司。” Cerf博士強調。
頂著“Evangelist(福音傳播使者)”的頭銜,Cerf博士在Google的工作主要有5個方面: 一是在技術方向上做出自己的貢獻; 二是對外界展示Google公眾形象,即宣傳Google; 三是與Google公司以外的人和公司接觸,探討是否可以把他們的公司賣給Google或請他們到Google工作; 四是與美國國會等機構接觸,影響他們制訂有利于互聯網發展的外部政策; 五是拜訪知名大學以及互聯網研究機構的相關人士,鼓勵他們加入Google工作。
“這5部分工作將占據我70%的時間。” Cerf博士向記者坦言,雖然他是Google公司的副總裁,但他并不參與公司的運營管理。”在空閑時,Cerf博士喜歡自己烹飪美食,收集并品嘗各種美酒。
“我很喜歡中國的各色菜肴,在這里住上三個月,我恐怕會胖得穿不上西裝了。至于紅酒、白酒等佳釀,我可不會讓它們在地窖里住太久!”Cerf博士一邊笑著和記者聊天,一邊悠閑地通過“黑莓”手機的WAP搜索功能查找酒店周邊的餐館信息。
“科幻作品給我靈感和想像”
雖然眼前這位白須謝頂的高鼻子藍眼睛“老外”就是Internet的架構者,但當你聽說他在62歲時自愿加入到一家平均年齡是26歲的互聯網公司工作時,多少還是會感覺到有些不可思議。
在互聯網同質化的今天,估計國內的網民都想問他一個問題: 是什么讓一個60多歲的“老者”仍能保持不斷創新、敢于創新的激情呢?
“我認為科幻作品可以給我靈感,激發我的想像力,讓我知道未來有什么可能性。”Cerf博士解釋說,他一直對科幻小說和電影非常著迷,《X戰警》、《指環王》、《哈利波特》的DVD和原著他都喜歡收藏,他甚至在電影院連續包場《星際迷航》的放映,邀請微軟的朋友和Google的同事一起反復觀看。“不僅如此,我和《星際迷航》的演員私底下都是好朋友,我和斯皮爾伯格還經常寫信交流電影構思。”
“其實在這幾年,我一直思考如何在地球與火星之間架設Internet,并把它稱為‘星際互聯網(IPN)’。”Cerf博士告訴記者說,“我們做了全新的編程,能夠把探測器當中的信息發送到飛行器上,然后再發回地球上的實驗室。我和同事希望在星際實現類似互聯網協議的東西,希望把互聯網送到整個太陽系當中去。”
Cerf博士認為,興趣是創新的前提。他給記者講了一個故事,設計Google Earth(地球)的那個小伙子有一天來辦公室找Cerf,想看看噴氣式發動機是什么樣,Cerf就開車幾百公里帶他去了美國宇航局,通過各種關系讓他參觀了噴氣推進實驗室,并且讓他對造價高達4億美金的火星探測器做了一次模擬駕駛。
回來幾個月之后,這個小伙子居然又發明了Google Mars(火星),使大家都可以看到火星表面的結構和分布情況。“如果他對航天火箭沒有濃厚的興趣,又怎么能編寫出這么創新的應用軟件呢?” Cerf博士反問記者。
在三天的跟蹤采訪中,記者發現,Cerf博士總是神清氣爽,思維敏捷,并時刻給人一種與眾不同的風格。“我是故意的!上中學時別人都穿T恤和夾克,我總是穿西裝打領帶。記得第一天去Google上班,我為了穿著與眾不同特意借了一套學士服。”
“與眾不同沒什么不好,特別是當你面對一份需要創新的工作時。在傳統理論證明這可以做之前,我們應該提出質疑: 為什么我不能先去嘗試著做呢?” Cerf博士若有所思地說。
人物簡歷
溫頓#8226;瑟夫(Vinton G.Cerf)
現任谷歌公司副總裁兼首席互聯網專家,曾在MCI公司擔任技術戰略高級副總裁、CNRI公司的副總裁。他是TCP/IP協議和互聯網架構的聯合設計者之一,曾經獲得全球計算機領域最高獎項圖靈獎、克林頓總統頒發的美國國家技術獎章、喬治#8226;布什總統的總統自由勛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