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 朱泉峰)3月5日,香港聯交所發布公告,由于TOM集團擬對旗下TOM在線私有化,TOM集團及TOM在線雙雙停牌,同樣的申請也已向美國納斯達克提交。TOM在線在接受本報記者詢問時認為,這是集團方面的決策安排,暫時不予置評。
一位資深產業人士說,TOM在線此舉意味著退市,其目的是把公眾公司變為私有公司。如果TOM在線從兩地圓滿退市,在國內互聯網領域尚屬首例。
另一分析師認為,上市后又私有化的例子在國際上并不少見,一般出于如下原因:第一、上市公司股價太低并長期不振;第二、迫于股東盈利壓力無法對新興業務展開手腳;第三、集團對旗下業務重新整合,或方便新的大股東入局。
從股價上看,第一種可能性較小。TOM在線股價確實走低,但近兩年財報業績良好,盈利率一直高于新浪和搜狐。況且摩根斯坦利最新研究報告稱,維持TOM在線的投資評級為“表現優于大市”。
股市壓力是否影響TOM在線開拓新業務呢?有人士認為,很有可能。互聯網概念股都面臨這個問題,加上去年下半年信息產業部和中移動的政策對無線SP明顯不利,TOM在線盈利模式單一,開拓新的潛力業務是CEO王雷雷的心病。而國內電子商務正逢“戰國亂世”,不輕裝上陣打不贏持久戰。
分析人士認為,第三種可能性似乎更大。2006年底eBay和TOM的聯姻注定了今年會有新動作。eBay集團想通過TOM在線賺中國市場的錢,TOM集團想借助eBay的互聯網資源,這兩點毋庸置疑。既然易趣都能TOM和eBay共享,TOM在線為什么不可以?
新聞點評: TOM集團目前控股Tom在線近66%,eBay如果入局肯定利大于弊。TOM在線“退市還錢”怕什么?不就是20個億嘛,TOM的大老板李嘉誠、周凱旋,eBay老板惠特曼三個人哪個沒有?電子商務市場是一座金山,王雷雷肯定不吃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