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實驗課 課前準備 操作規范化
上好科學實驗課,儀器、設備是不可少的,當然這些是學校儀器室里自己配備的,無用多言,今就實驗課的課前準備及操作規范化簡述幾句。
一、課前準備
(一)材料的選擇??茖W實驗教學中,實驗材料有的是學校儀器室里配備的,有的不是。如:演示實驗鐵在氧氣中燃燒實驗中,所用鐵絲,儀器中就沒有,必須教師課前準備好,我在上此課前就做了幾次實驗,選用多種鐵絲進行實驗,我先選用了大笤帚山的細鐵絲,結果很難燃燒起來,原因可能是它比較粗,于是我到處找細的,后來發現電話線有較細的鋼絲,于是抽出一根進行實驗,結果效果很好。
(二)課前教師要試做每一個實驗。上實驗課前,實驗的成功與否是上好可的關鍵,記得有一次我去聽一位教師的實驗課,結果實驗失敗,其原因是他沒有進行課前精心準備,如果他在課前自己先做一次,發現問題及時找出原因,上課就不會出錯,也不會使課堂教學時實驗失敗。
二、課上實驗的規范化操作的必要性
新課改后,有的科學教師在實驗課中采取了牧羊式教學法,把實驗課程完全交給學生,讓學生隨意操作,自由發揮。問為何不要求學生規范化操作,答曰理由一是實行新課改了,科學新標要求鼓勵學生自由研究,這樣得到的感受最真實最深刻;二是小學科學課中的實驗都非常淺顯,操作無需太規范,能得出結果即可,況且有些實驗到了初中還要重新學,到時再要求規范操作也不遲。
我們說新課程改革后,科學代替了自然,新課標確立了“培養學生科學素養”的宗旨,在這一宗旨下,科學的教學目標和任務既定為以探究為核心,鼓勵學生向科學家那樣探究,通過探究既讓學生獲得準確的科學知識,又讓學生學習科學研究方法,發展他們科學探究的能力;既讓學生感受科學探究的過程,培養他們對科學的興趣,又培養他們科學的自然觀。
很顯然,實驗是完成科學教學任務非常有效的途徑,也是學生模仿科學家進行探究的重要方式。在實驗過程中,不但要提倡自主、民主、開放、創造性的探究,更重要的是要指導學生向科學家那樣進行規范化操作。
規范化操作有助于知識的掌握和能力的培養,實驗時通過規范化操作和準確的觀察能使學生獲得最典型、最真實的感性認識,再通過思維活動順利的形成概念,總結出規律,這樣不僅使學生在獲取知識和方法上少走彎路,而且使學生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實驗操作能力和創造能力得到最簡捷、最有效的鍛煉,使學生的各種能力都得到了培養和發展。
規范化操作有助于學生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培養,小學科學課中的實驗都是最基本、最簡單淺顯的實驗,如:使用天平稱量物體重量的實驗。使用天平時做到操作規范化,不僅能準確的稱量出物體的質量,而且能使學生學會正確使用天平的方法,為今后的學習打下基礎。
總之,實驗課課前準備和操作的規范化都是必不可少的,課前準備不足,就會冷手抓熱饅頭,出現一些不應該有的問題;操作不規范,就會影響實驗的效果影響學生對實驗現象的感性認識,從而影響課堂教學的效果。
(作者單位:河北唐山灤縣東安各莊鎮赤峰堡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