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黨和政府高度重視貧困家庭學生的問題,制定了一系列的資助政策。文章作者站在關愛貧困家庭學生的立場上,就當前的資助政策、貧困大學生綜合素質培養面臨的任務進行分析探討,為更好地解決這些學生的生活、學習乃至工作問題提出了自己的建議。
[關鍵詞]資助方式 貧困生 提高素質
根據官方公布的數字,2004年8月,在校貧困生達240萬左右;截止2005年8月全國貧困大學生405萬人, 約占學生總數的26%,但截至2005年年底,大學生中獲得助學貸款的學生僅占在校生的14.6%。貧困家庭大學生問題已成為一個帶有普遍性的社會問題,它不僅嚴重影響著貧困家庭大學生個人及其家庭的正常生活和發展,也影響著我國教育的整體質量,更關系到我國國民素質的全面提高,進而影響著社會的穩定與和諧發展。
一、目前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主要資助措施
黨和政府高度重視貧困家庭學生的問題,制定了一系列的資助政策,努力實現“不讓一名貧困家庭學生因為經濟困難而輟學”。《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意見》中提出:要加強對經濟困難大學生的資助工作,以政府投入為主,多方籌措資金,不斷完善資助政策和措施,形成以國家助學貸款為主體,包括助學獎學金、勤工助學基金、特殊困難補助和學費減免在內的助學體系,幫助經濟困難大學生完成學業。最近,教育部又發出通知,要求任何公辦全日制高等學校不得因新生家庭貧困而拒絕其入學。各高校也通過專項獎學金、伙食補助以及勤工助學等具體形式減輕貧困家庭大學生的經濟負擔,并使扶貧助學工作向制度化、規范化、系統化軌道發展。
目前我國已經基本建立起以獎學金、學生貸款、勤工助學、特殊困難補助和學費減免為主體的、多元化的資助貧困家庭學生的政策體系,較好地解決了高校貧困家庭學生的問題,基本保證了每一個勇于面對困難、勤學上進的貧困學子順利完成學業。但是,相對于對貧困大學生的素質需求及培養目標來看,僅僅憑借資助是遠遠不夠滿足這些貧困大學生的生存發展需要的,我們不僅要“授之以魚”,更要“授之以漁”,在這種情況下構建經濟困難學生素質拓展體系,全面提高其學習能力、競爭能力和發展能力是非常必要的。
二、提高貧困大學生綜合素質面臨的艱巨任務
目前貧困大學生綜合素質培養面臨的任務艱巨,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調研表明,貧困生絕大多數基本生活難以保障,其生活狀況遠遠低于學校所在地的最低生活水平,由于貧困,不少貧困大學生只好選擇在外打工(一般為體力工作)甚至身兼數職來“拯救”自己,既對身體不利又影響正常學業。貧困大學生經濟上“捉襟見肘”也往往導致心理上承受巨大壓力,由此他們容易產生自卑、抑郁、焦慮、孤僻等心理問題,成為經濟、身心的“雙困生”。
第二,相當一部分貧困生在缺乏基本的學習、生活條件和身心嚴重受損的情況下,學業上感到困難和吃力,他們或者因四處奔波打工學習時間不能保障,或者因身心壓力和生活困頓而學習時精神不能集中,由此學業受損而影響其長遠發展,一些貧困生自立程度較低,技能較差,盡管有些貧困生高考成績并不低,但自立程度、各方面實踐能力卻較差 。
第三,沒有經濟實力和精力進行更多的人際交往和參與校園文化活動,使他們喪失了十分寶貴的人脈資源,為其自信心的提高和將來就業改善生活設置了障礙。寧夏大學對在校貧困大學生的心理狀況進行了一次調查。調查結果令人表明:73.27%的貧困生對生活狀況不滿意,64.51%的貧困生體會不到生活的幸福,52.53%的貧困生存在抑郁狀態或抑郁傾向。如何建立經濟困難學生素質拓展體系,更好地解決這些學生的生活、學習乃至工作問題,是關系到從個人發展到社會大局的大事 。
三、建立經濟困難學生素質拓展體系的嘗試
鑒于當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面臨的困境,為了順應學生素質拓展的迫切要求,我們嘗試從以下幾個方面建立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素質拓展體系。
(1)加強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公關,禮儀等交際能力的訓練,探索提高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社交能力的方法。
(2)加強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人文關懷,心理指導,探索解決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健康問題的途徑。
(3)加強對經濟困難學生的就業指導,職業規劃甚至人生規劃的教育,探索解決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就業方面困難的新舉措。
(4)加強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社團建設及團隊意識的培養,探索提升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協調,溝通,自我管理能力的方法。通過社團的建設,加強貧困生之間橫向同學縱向同校之間的交流,探索拓展其人際關系網的途徑。
(5)加強對家庭貧困大學生的實用技能培訓,探索提升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自身競爭力的方式。
(6)加強思想道德教育,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職業觀,正確對待權力和義務,具有一定的社會責任感。
(7)加強針對性,不走一刀切的路線,根據不同專業貧困生的不同需求和情況探索如何采取有別有效的培育方法。
參考文獻:
[1]李天華.《淺談市場經濟對大學生素質提出的挑戰對策》[J]. 邯鄲師專學報,1994,(12).
[2]巨通勛.《淺談新形勢下大學生素質的培養問題》[J] .山西大學師范學院學報,1995,(5).
(作者單位:山東大學學生工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