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小學教學 開放式教學 教育價值
數學“開放題”教學對于培養小學生良好的心理,豐富的個性以及和諧的順應與應變能力,富有很高的教育價值。
一、“開放”——符合好奇心理
心理學表明:好奇是兒童的天性,人人生而有之。常常表現為“這是什么”,當“這是什么”發展成為“為什么”時,便形成認知興趣,這是學習中最活躍、最現實的成分,是創新的萌芽。例如“圖釘釘畫”的問題,“把4張畫用圖釘釘在墻上,要使每張畫的四個角都釘上圖釘,一共需幾顆釘?”把4張畫分開釘,共需4×4=16(個),當一位同學提出可用兩個角重疊在一起釘,只需4×4-1=15(個)時,同學們的思維就活躍起來了,想出了用(14個、13個、12個、11個、10個、9個)圖釘,把幾個角重疊在一起釘的不同方案。由于這些不同方案都符合題意,學生躍躍欲試,想出一種方案后,總想再換一種,并得出最多用16個圖釘,最少用9個圖釘,少于9個就不符合題意。這不僅滿足了小學生好奇、好表現的心理需求,也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知識源于生活,而又應用于生活的樂趣,使每個學生在愉悅的心情中求認識。
二、“開放”——有利調控“差異”
開放式教學使每個學生都參與應用多種策略解決有關數學問題,并且因為解決問題的多元性決定了每個學生的設想和策略均是有效的,創設了讓學生自尊心形成的氛圍,是面對差異因材施教的良好教學模式。例如“到超市購買學習用品”的課堂設計,有用同樣的錢數購買不同用品的設計方案,有購買同一數量學習用品設計最省錢的方案。每個學生具有自由選擇權與多次有效設想的可能性,當他們的設想與策略一旦被老師和同學認可,便產生滿足的學習情感。正如,美國心理學家利珀所說的那樣,“情感本身”就是動機,當每個學生都參與了應用數學問題的加、減、乘、除運算解決實際生活問題時,這就有效調控了學生的興趣差異,氣質差異、個性差異與智能差異,使每個學生都在主動參與中求發展。
三、“開放”——滿足成功欲望
蓋茨說過:“沒有什么東西比成功更能增加滿足的感覺,也沒有什么東西比成功更能鼓起進一步成功的努力。”對于具有好勝心理特點的小學生來說,點滴的成功都將促使他們樹立起持續探索,不斷創新的自信心。開放式教學提供的多元策略,讓更多學生有成功的機會。每個學生在和諧平等的情境中,探索的樂趣、知識的獲得、方法的掌握、能力的提高、師生的認同等等,都使他們體驗著成功的愉悅,刺激他們產生再次創新思維的濃厚興趣。如低年級“拼組美麗圖案”的課堂設計,用“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邊形、拼組生活中看過的實物圖”,學生拼了帆船、汽車、飛機,還拼了機器人,又拼了各種小動物,拼完一種就想著再拼另一種。又如高年級“剪軸對稱圖形”學生剪了蝴蝶、衣服模型,數字、五角星、楓葉、蜻蜓等,剪完一種又想剪另一種,一個個沉浸于創造的歡樂之中,他們既陶醉于欣賞自己與同伴剪拼出的美麗圖案,又進一步認識了這幾種簡單平面圖形。為再創造思維墊定了基礎,使每個學生在體驗成功中求創新。
(作者單位:山東曹縣梁堤頭鎮第九完全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