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家庭 素質教育 書信 真情
自從兒子開始寫作文,我就成了他的忠實讀者。從他稚嫩的言語中,我可以讀出他的所思、所想和所求,并了解他的心理發展動向,這樣我們母子間的交流常常輕松而愉快;讀兒子的作文,有時還有意想不到的收獲。一次,我發現一篇題目為《我最高興的一天》,作文是這樣寫的:
“我高興的日子有很多,可我最高興的一天是我收到媽媽來信的那一天。我的媽媽近來不在我身邊,雖然她也常常給我打電話,可是一放下電話我還是想她,就連做夢也夢見她在和我說話。突然有一天,我班的一位同學大聲對我說:‘孔X X,你的信,是從首都師范大學來的。’‘肯定是我媽媽寫給我的!’我一溜煙兒竄出教室,迫不及待地打開信,周圍的同學都圍了上來。媽媽的信內容很豐富,她既寫了對我的想念和關愛,也描寫了美麗著名的大學和她在北京的所見所聞。這時,我真想飛到北京,飛到媽媽身邊,再去看看北京天安門,人民英雄紀念碑……我的老師和同學看到我那高興又激動的樣子,他們一致要求我把信讀給他們聽,我心里感到很幸福,也很自豪!我的同學聽后也備受鼓舞,他們發誓一定好好學習,將來到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去讀書!……今天我感到最高興,而且感到我是最幸福的孩子。我班同學也有爸媽不在身邊的,他們好羨慕我能收到媽媽的來信!我想他們也一定非常希望能收到自己爸媽的來信。我一直珍藏著媽媽的來信,每當想媽媽時,讀讀它就好像是在和媽媽說話。現在我比以前更努力了,像我媽媽說的‘一定超過媽媽,考個博士’!”
讀了兒子這篇作文,我感到由衷的欣慰。說實話,當初我寫信時,并沒有想到這封信能受到孩子們的如此歡迎,也沒想到能影響到其他孩子;只想讓我那不滿十歲的兒子能感受到母愛,讓他讀懂媽媽的思兒之情,同時也鼓勵他:要想實現自己的理想,即使媽媽不在身邊,也要加倍努力!現在想來,在我離開兒子的日子里,他的身心都能健康發展,學習在班里一直名列前茅,除了老師的教育之外,我們的書信往來也起了積極的作用。
欣慰之余,我不禁想到當今父母與孩子的交流方式。在大街小巷中或者是在家長會上,我經常聽到家長抱怨孩子不聽話,或者是孩子抱怨家長整天沒完沒了的嘮叨。這種抱怨正體現了父母與孩子在交流方式上存在著問題。父母與孩子的交流方式是否正確與恰當直接影響父母與孩子的感情交流和教育的影響力。如今父母與孩子大多是面對面或打電話交流,這兩種方式表面上看既省時又省力,然而實際上它們卻有很多弊端。當處理棘手問題時,如果雙方控制不住情感,面對面交談或電話交談很容易引起沖突,使矛盾激化,既解決不了問題,又傷了感情。
因此,我想建議家長們:當您和您的孩子通過面對面交談或電話交談不能解決問題時,您不妨坐下來,靜下心,把您的所思所想,把您對孩子的要求和期望婉轉地、真誠地以書信的形式寫出來,用真情去感動孩子。無論您身在異地還是在家里,都可以寄給孩子,給孩子留下思考問題的時間和空間,相信您的孩子會以平靜的心態去領會您的教誨,您和您的孩子都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你們的關系也會從此變得融洽而和睦!
(作者單位:山東菏澤市東明縣實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