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學生主體性 學習興趣 綜合運用能力
隨著基礎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英語教學也打破了傳統模式,改變過去沉悶教條的學習方式,從思想上、行動上解放學生,讓學生在一種寬松、自由、活躍的氣氛下進行學習,摒棄以往的老師表演為中心,進行滿堂灌,使學生被動接受學習的局面,開創了以學生發展為本,采用新的學習方式、師教鮮明的新氣象。
教與學的目的是統一的,就是把人的創造力誘導出來,這就要求教師首先要有精湛的專業素質,必須吃透教材,靈活運用教材,訓練有度,難易結合,教中有趣,學中有樂。新課標強調“關注每個學生的情感,激發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幫助他們建立學習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使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發展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培養創新精神,這就要求英語教師角色發生前所未有的變化:如今的英語教師已不是“傳道、授業、解惑者也”,而必須是學生自主學習的促進者、培養者、和組織者。
一、發揮學生主體作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營造寬松和諧的學習氣氛
所謂學生的主體作用,簡單地講,是指在教學過程中作為學習的主體體現,他們能夠能動地發揮自己的潛能,并作為教學活動的中心,教師、教材、教學手段應為學生的“學”服務。
英語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工具課,要使學生掌握語音、詞匯和語法的基礎知識,具有初步運用英語的能力,必須指導他們的語言實踐,培養他們實際運用語言的能力,這就需要“主體參與”的學習活動。
筆者的主要做法是:讓學生主動參與教學安排和教學過程。首先在每節新課之前,根據本單元的語法結構、重點、難點,指導學生自學教材。根據教學內容自制一些有趣的教具,如水彩畫、賀卡等等。課上再根據具體的實際情況做必要的調整,適時點撥,給學生以充分展示的機會,這樣既培養了學生自學的能力,同時也是學生創新興趣、創新思維、創新能力的培養過程。其次課堂教學過程中,盡量多創造條件,使全體學生都能自始至終主動積極地參與教學全過程。
二、注重學生應用能力的培養,努力開展學生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所有的知識只有通過他們自己的再創造活動,才能轉化為自己的知識。當今的世界是知識經濟和科技競爭的時代,時代給英語教學提出了新的嚴峻挑戰。英語學科具有其獨立的知識體系,其教學內容涉及了古今中外的社會、經濟、科學、歷史、文化等領域,對于介紹國外文化的中學英語課堂教學來說,不僅要注意英語詞匯和語法知識的講授,還要注重應用意識和應用能力的培養,并將其放在英語知識的實際訓練中,使他們在解決問題的過程當中逐漸形成英語應用意識和應用能力。
三、精心設計主體活動
英語教學的實質是交際,是通過活動表現的。活動是更新教學觀念,開創教學新局面的重要支撐點,是轉變教學方式的關鍵,因此精心設計主體活動,給學生來自實踐、動手寫作的機會,就達到“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
總之,在教學中,雖無定法,但教師要因時、因地,因人創設多種發揮學生主體性的教學情境,以增強英語課堂教學效果,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
(作者單位:河北遵化市平安城鎮中學;河北遵化市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