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平面幾何 學習論證 習慣培養
在平面幾何入門階段,養成良好的論證習慣對以后的教學與學習都將帶來極大的方便,對學生素質的提高產生極大的影響。那么,如何培養學生平面幾何入門的良好論證習慣呢?我根據幾年來的教學經驗談幾點看法。
一、仔細審題的習慣
審題是解題的首要一環。由于幾何論題離不開原形,所以在審題上有獨特之處,大體可從這樣三步走進行:一是正確地理解題意。要弄清題目的平行、相等、垂直、平分等條件。理解題意務求全面、準確,不遺漏任一條件,也不隨意添加或改變某一條件。二是要建立“已知”“求證”和圖形的聯系,把“已知”“求證”在圖形上找出來,用一定的符號標注出來。三是注意圖形的結構分析,要仔細看圖,準確畫圖,把圖形上已知條件與求證聯系起來,要向學生強調指出,圖形是幾何題目不可分割的部分,“已知”也包括已知的圖形,審題一定要認真“審圖”。
二、分析探索的習慣
探索解題思路是幾何證題的關鍵。這一問題的解決,主要靠分析,所以分析能力是解題能力的核心,也是解題能力的關鍵。對幾何來說尤為突出。幾何教學必須把分析能力和習慣的培養擺在一個突出位置。在論證的準備階段,即在第一、第二章的教學中,不僅要讓學生知道“已知××,可有××”,還要讓學生知道“要得到××,還需要××”。第三章系統論證開始,更要著力培養先分析探索,理清思路,然后用綜合法書寫的習慣,防止出現解簡單問題時不分析,碰到較復雜問題便不知道怎樣分析,陷入“走投無路”的境地。
三、嚴密表達的習慣
幾何證題的嚴密表述,主要應做到“步步有據”,所以在表達中要準確用好題設。一般說來,所有的已知條件都應用上,不能忽視。如三角形的邊和角的定義,有的同學常把三角形有關線段和角作為三角形的邊和角,因此錯誤地判定兩個三角形全等。幾何證題的嚴密表達,還要求做到有條理,詳略得當。為此,應注意這樣的“四先四后”:一是先粗后精,通過分析探索,先粗略地明確書寫要領和步驟(相當于寫作提綱),然后,一步一步地精確表述;二是先因后果,每一步的書寫都要注意因果對應,不應過分省略,造成有果無因;三是先繁后簡,要證明某一結論,常先證出幾個先決條件,這些條件的得來,有的很簡單,有的要經過比較繁瑣的推理,表達時應先表達后者;四是先詳后略,入門階段書寫宜詳,學到后來,某些步驟便可適當省略,以便突出主要步驟,使論證簡潔。
四、小結回味習慣
解題的目的不僅在于把某題解出來,更主要的在于從解題過程中學會分析探索,掌握基本規律,提高解題能力,所以解題后小結回味便十分必要。小結回味的重點,一是本題的主要特征、解題步驟涉及到的主要定理;二是本題在解法上所反映出來的基本規律;三是本題所反映的基本思想方法;四是對本題適當變化、引申、提高,強化學生素質。教師要結合對解題的欣賞、玩味,在解題思想、學習方法上進行必要的指導,以便增進學生學習的信心,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學習習慣。
(作者單位:山東曹縣安才樓鎮火神臺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