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語文教學 想象能力培養 培養方式
長期以來,我們的教育模式主要是老師教,學生聽;老師怎么教,學生怎么學。這種教學模式嚴重束縛了學生的思維,扼殺了學生創造性的想象能力,長期在這樣的環境中學習就會失去想象意識。長此以往孩子就變得像教師手下操作的一個機器人,失去了主動性。因此,在實施素質教育,培養新時期創造性人才過程中,作為一切學科的基礎——語文教學,對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顯得尤為重要。
一、從培養學生創造性的語言閱讀訓練,培養想象能力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利用閱讀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非常重要,小學生想象能力的培養主要靠生動如詩如畫的語言。口頭語言由聲導義,傳入聽覺;書面語言由文字導義,傳入視覺。由視覺、聽覺接受信息,對語言所體現的景物、事物、人物,要能實現其具體效果,是要通過學生是想象才能實現的。因此在閱讀訓練中的一般做法:
1.充分利用小學教材優美、生動、如畫的語言誘發學生的想象,培養學習的想象能力。
2.揭示小學教材中的關鍵詞句內涵,喚起學生的想象,培養想象力。有的詞句不是一看就明白,必須將其內涵揭示出來,使學生理解詞句的比喻義、含義、引申義、以喚起學生的想象和聯想。
3.教師語言生動、形象、鮮明,才能喚起學生的想象,培養想象能力。教師的語言具有一定的育人功能,要善于把學生積累的知識再現出來,要善于給學生一些聯想條件,描繪設計一些情境,使學生創造出豐富多彩的想象,使學生聽教師的引導語,如身臨其境,產生想象的欲望,產生豐富的聯想。想象和教師語言激情分不開,只有情感充沛,想象才會豐富。因此,教師的語言充滿生動、形象、鮮明、準確的感情,才能喚起學生的想象,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
二、從習作引導與訓練,培養和提高學生的想象能力
展開想象就在于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豐富學生的習作內容。我們要從實際事物出發,通過聯想,適當展開合理的想象,使習作內容更豐富、充實、活潑,更富有兒童情趣。教師指導學生進行習作時,要注意指導學生以所給的題目和材料為依據,聯系頭腦中所儲存的知識,通過聯想、擴散、引申把與習作;有關的形象、材料集中起來,并把具體生動的想象用文字表達出來。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的想像力不斷豐富和提高。可采用下面的方法:
1.充分利用擴寫與續寫訓練,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擴寫是按其內容,通過聯想與想象,加以擴展和充實。續寫則是根據原文,寫延續故事或插入故事情節的敘述。擴寫時可將原文的主要情節和已有的情節展開想象,使情節更具體、更詳細。續寫時,教師要指導學生根據故事的結尾所提供的線索進行聯想和想象。二者都需要鼓勵學生積極思考,大膽聯想,合理想象,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
2.充分利用想象寫,培養和提高學生的想象能力。想象寫,也叫做想象作文。要求學生以現實生活為依據,憑借自己的想象能力,進行假設,以描述出一幅具體生動、真實可信的生活畫面,是提高和培養學生想像力的重要手段。
只有教師指導得法,學生就會產生濃厚興趣,寫出的作文想象豐富,感情真摯、生動,富于童趣,才能培養和提高學生的想象能力。
(作者單位:河北大名縣金灘鎮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