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思想政治 心理品質 創造性思維
21世紀激烈的競爭是人的素質的競爭,心理素質又是人的素質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心理健康是時代的召喚,也是現代社會文明的一個標志。可以說,沒有心理健康就沒有現代化社會和現代文明。中學思想政治課就是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使之成為一個健康的人。
一、貼近學生實際,重視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
中學生的心理品質教育,是以個體的成長發展需要為出發點,幫助他們解決成長中一系列與心理素質有關的問題,培養健全的人格,促進全面發展。在心理品質的教學過程中,學生是受教育者。他們從教師那里,受到教益,獲得指導,得到幫助、關心和愛護。因此,教師要真正地把學生當成接受教育的能動的主體,充分重視他們的學習主體地位。
1.啟發和引導學生以“主人”的身份進行學習。學生對接受心理品質教育是有著內在的需要和學習積極性的。不過,這并不意味著他們就會自動地以“主人”的身份,來學習為他們所安排的思想政治課,而需要教師的開導、引導和啟發,幫助他們了解和親身體驗接受心理品質教育的意義和作用,激發他們內在的心理需求,形成強烈的學習動機。青少年在學校和家庭中,往往要承受許多無形的心理壓力。針對學生中的這種實際情況,我著重給學生分析產生考試焦慮的原因。通過分析原因,使學生排除了不良情緒的干擾,減輕了壓力,這樣可以有效地減少“考試綜合癥”的發生。
2.幫助和促進學生的自覺參與。心理品質是一種強烈的自我意識,沒有學生以“主人”的姿態積極自覺地參與,任何心理品質教育都是不可能收到預期效果的。成功的心理品質教育,必定是學生自覺地參與的結果。所以,我在教學中,善于啟發和引導學生自己發現自己的問題,自己得出應有的認識,自己作出理智的選擇和決斷,自己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并都能應用于自己的思想和心理。
3.吸引和鼓勵學生積極地參與。心理品質教育是最忌諱說教的。對于中學生來說,這種教育必須能夠吸引而不是規定他們學習,才會有效果。因此,知識性、通俗性和趣味性就具有不可忽視的重要性,教學形式也要生動活潑,我在教學中充分利用學生熟悉的名人偉人的生動故事,讓學生從這些人身上學習優秀品質和承受挫折的能力。
4.變單向的“指示”為充滿愛心的誘導和幫助。心理品質教育不能用那種帶有指示性的口吻,居高臨下地去規定學生應該做什么和不該做什么。心理品質教育要求教師充滿愛心,滿腔熱情地去啟發學生敞開心扉,了解、發現其認識上的盲點、誤區和心理上的癥結,善于運用多種教學形式,尤其是對話、議論、評論以及必要的個別談心等易于進行師生間、同學間心靈交流的形式。
5.開展心理咨詢,解決學生心理問題。現在的中學生,由于種種原因,有很多同學都存在心理問題。我在教學中,積極開展心理咨詢,讓學生把自己的心理問題告訴我,我作為一名教師,既要為學生解決心理問題,又要為他們保密,要對他們講信譽,使學生有什么話都對我說。通過心理咨詢既解決了學生的許多心理問題,又增強了學生學習這門課的興趣。
二、在教學中創設情境,培養創造性思維能力
在教學中必須創設富有創造性的情境和氛圍。教師要有民主、平等的師生觀和教學觀,建立起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教師要因勢利導,鼓勵、引導學生多思、多問、各抒己見。如在講《一般違法和犯罪》一節時,我采用錄象教學的手段來創設情境。同學們展開討論,都爭先恐后地回答問題,并結合所學的內容,很快弄清了一般違法與犯罪的關系,即一般違法者如及時終止就可變成守法公民,否則任其發展下去就會導致犯罪。
三、通過學生看到、聽到、收集到的案例,來加深對課本知識的理解
有些法律條文和內容,學生理解起來比較困難,為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我在教學中發動學生收看、收集法律案例,讓學生自己講生活中、電視中看到的法律案例,讓他們較直觀地理解法律條文,使學生學習了法律知識后,能夠在生活中真正知法、懂法、守法,同時在自己的權益受到侵害之時,能用法律這個武器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作者單位:河北大名縣西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