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邊城》是一部充滿理想主義的小說,它所描寫的故事是現實的,更是理想的,是現實與“夢”的結合。沈從文是想通過田園牧歌的情調,表現人們道德的完美和人性的完美。
[關鍵詞]人性美 民情 親情 愛情 手足情
《邊城》是沈從文的一部優秀中篇小說,它以撐渡老人的外孫女翠翠與船總的兒子天保、儺送的愛情為線索,表達了作者內心的追求以及與這追求相響應的田園牧歌情調。這種情調和當時動蕩社會相比,簡直就是一塊脫離塵寰的“世外桃源”。在這塊世外桃源中生活的人們充滿了原始的內在的“愛”。正因為這“愛”才使得湘西小城,酉水岸邊茶峒里的“幾個愚夫俗子,被一件普通人事牽連在一處時,各應得的一分哀樂,為人類'愛'字作一度恰如其分的說明”。作品中那種“優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純樸無私的民情
邊城明凈的風光,教化著樸實的人們。在小說中,每個人都熱情誠實,人人均有古君子的遺風?!耙磺心粯O有秩序,人民也莫不安分樂生”。所以,邊城的人們在端午節必吃魚吃肉,婦女孩子穿上新衣,到沙街看龍舟競渡,每當兩船競賽到熱烈時,鼓聲如雷,加上兩岸人吶喊助威,便使人想到梁紅玉老鸛河時水戰擂鼓,牛皋水擒楊么時也是水戰擂鼓。可見這是十分熱鬧的場景。好事的軍人,在某一船只勝利時,必在水邊放五百響的鞭炮,祝賀勝利。翠翠的爺爺,一個老船夫,年近七十,住在離山城“茶峒”不遠的小溪邊的白塔下。他風雨無阻,擺渡50年,哪怕是一個人喊他渡河,他也及時滿足這個人。他從不接受過渡者贈給的一文錢,只滿足于自己應得的“三斗米,七百錢”。如果實在推托不了,就用這錢買成煙草和茶葉,來報答過路的人。從這件事可以看出,老船夫是個重義輕利重友情遠錢財的人,他寬容、善良、慈愛,體現了邊城人的淳厚品德,也可以說,是《邊城》人性美的初步體現?!哆叧恰分械捻橅?,沈從文說他是個“大方灑脫的人,事業雖十分順手,卻因喜歡交朋結友,慷慨而又能濟人之急,便不能同販油商人一樣大發起來”。順順同情那些受苦受難的人,凡是聞名而來求他的,都盡力幫助??梢钥闯?,他是個重義輕利的俠義性格,在父親的教育下,兩個孩子結實如虎,和氣親人。與城里那些地主、資本家相比,《邊城》中的富人,不存在“為富不仁”的說法。這再次體現了邊城人的質樸,淳厚的人性美。邊城里的人們之間沒有矛盾之爭,充滿著友愛和真情,充滿著人性美的動人畫面,人們都仗義疏財,扶弱濟貧。邊城人凡事以他人為中心,以關心他人為樂趣。
二、美好純潔的愛情
翠翠性格天真、活潑,心靈純美、潔凈、聰明乖巧,善解人意;她對愛情渴望而又含蓄,在曲折多變的情形下,頂著風暴,執著不移;在深深的思念與期盼中,永不背叛自己,充分展示了翠翠這一純真、完美的動人形象。
翠翠在端午節賽龍舟的活動中認識了順順的兩個兒子大老天保,二老儺送,儺送是提鴨的好手,長相英俊,并有著和氣、幽默、善良的性格。這次相遇,埋下了儺送和翠翠之間的愛情的種子。然而天保和儺送同時愛上了翠翠,而且天保還把從河中弄來的綠頭大雄鴨送給了翠翠,“且知道祖孫二人所過的日子,十分拮據,節日里自己不能包粽子,又送了許多尖角粽子”。祖父說:“順順是個好人,大方得很。大老也很好,這一家人都好!”翠翠說:“你認識他們一家人嗎?”其實她指的是二老,只是不好說出口。當祖父提到大老若要翠翠做媳婦,她很不高興地說:“爺爺,你瘋了,再說我就生你的氣!”由此看出,翠翠已深深愛上儺送了。
再說二老儺送,他勇敢、英俊、豪爽、熱情、勤勞,他不愛錢財,家勢,也不愛閨房秀女。他只愛風里來雨里闖,能勞動又美麗的撐船女。他對愛情專一、忠誠、堅貞?!岸希暨@件事派給我,我要那座碾坊?!笨梢娫谑浪兹丝磥?,碾坊多么具有誘惑力!團總的女兒,所相中的對象正好是儺送,而且是以碾坊作嫁妝,面對這樣貴重的嫁妝,二老卻說:“這不必看,第一件事我就不想作那個碾坊的主人!”這表現了二老對愛情的專一、忠貞。
三、淳厚古樸的親情
《邊城》中的親情美,主要體現在老船夫和孫女的相互關系上。翠翠和祖父相依為命,他們在極儉樸的生活中,互相得到對方的體貼和關照。老船夫有時在大石頭上睡著了,人在對岸招手喊過渡,翠翠不讓祖父起身,就跳下船去,很敏捷地替祖父把路人渡過溪,從不誤事。在日常生活中,更體現了祖孫倆濃厚的親情。端午節到了,老船夫到城里買過節的東西,因他俠義大度,買酒給人喝,船總順順把酒葫蘆扣下了,回來得晚,東西沒有買多少,錢卻花光了,翠翠沒有埋怨祖父,要是常人,必發火生氣,她連一句過分的言詞都沒有,多么溫柔、善良、善解人意呀!小說描寫祖孫倆親情的最感人的地方,還是他們的相互依存不舍的情感深處的牽連。這種親密無間、溫馨和諧的親情。仿佛把人帶進了遠古的童話世界,實在感人至深。爺爺因孫女的婚事急得“發了痧”,真是骨肉相連。雷雨交加的夜晚,這位質樸淳厚的老人,因受了巨大的挫折和打擊,靜靜地離開了他最疼愛的翠翠,這是多么感動天地的悲哀。除了描寫老船夫祖孫的親情外,《邊城》也描寫了船總順順的父子親情。
四、彌足珍貴的手足情
翠翠是可愛的女孩,大老和二老兄弟兩人同時愛上了翠翠,大老天保提親的事,已經被二老知道了,弟弟也讓哥哥知道了自己的心事,邊地俗話說:“火是各處可燒的,水是各處可流的,日月是各處可照的,愛情是各處可到的?!闭f明這對本地人來說并不稀奇。同時也說明儺送完全可以合理地去追求翠翠的愛情。但是按照茶峒人的規矩,誰要是取得這個女人作媳婦時,得來一次流血的掙扎。然而,天保、儺送二的性格品質,決定他們倆決不能這樣做,也決不會這樣做。很顯然如果走馬路,大老知道唱歌不如弟弟,儺送看到哥哥煩惱的樣子十分同情,也不好拱手相讓,于是他想出了一個兩全其美的辦法:“兩兄弟月夜里同過碧溪岨去唱歌,莫讓人知道是弟兄兩個,兩人輪流唱下去,誰得到回答,誰便繼續用那張唱歌勝利嘴唇,服侍那劃船的外孫女。大老不善于唱歌,輪到大老時也仍然由二老代替。兩人憑命運來決定自己的幸福,這么辦可說是極公平的了”,這種辦法又公平又不傷害手足之情。自尊的大老對弟弟的想法作了一個苦笑,仍堅持各人輪唱,不要弟弟幫忙。更令人感動的是,哥哥為了成全弟弟的愛情遠走他鄉而付出了生命的代價。弟弟覺得愧對哥哥而放棄了自己的愛情。所以說,情場不忘手足情,也是沈從文《邊城》中人性美的一種表現。
《邊城》是一部充滿理想主義的小說,它所描寫的故事是現實的,更是理想的,是現實與“夢”的結合。沈從文是想通過田園牧歌的情調,表現人們道德的完美和人性的完美。因此,《邊城》超越了時代的局限。然而這種真善美的人性理想,應當是人們永恒的追求。
(作者單位:貴州遵義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