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結合教師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應該把學生放在第一位的思想以及信息化時代的特點,提出了一系列為達到教學過程最優化的指導教學、合理地組織教學過程的方法,以提高教學效率,優化語文課堂。
[關鍵詞]語文課堂教學 優化 信息技術
巴班斯基把辯證的系統論觀點作為教學研究方法論的基礎,以整體性觀點、相互聯系觀點、動態觀點、綜合觀點、最優化觀點等指導教學論研究,提出了教學過程最優化理論。他認為,教學過程最優化不是一種特殊的教學方法或教學手段,而是科學地指導教學、合理地組織教學過程的方法論原則;是在全面考慮教學規律、教學原則、教學任務、現代教學的形式和方法、教學系統的特征以及內外部條件的基礎上,教師對教學過程做出的一種目的性非常明確的安排,是教師有意識地、有科學根據地選擇一種最適合于某一具體條件的課堂教學的模式和整個教學過程的模式。在當今的語文課堂教學中,有些方法確實是可以讓我們的語文課堂教學達到優化目的的。
一、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把學生放在第一位
1.贊美在一個人的成長過程中有著不可低估的重要作用
情感是一種潛在的動機,對人的行為具有激勵、誘發和調節的重要功能,情感的激勵作用有時是金錢和物質不能取代和比擬的,對學生尤為明顯。所以在教學工作中,應該始終堅持以鼓勵表揚為主,注意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學生渴望從所接觸的人的評價中來判定自己的價值,尤其是老師給予的評價。所以教師對學生的成績和進步要及時肯定和充分鼓勵,對暫時后進的學生,要特別留心他們的長處和閃光點,只要他們有一分優點,就要熱情地給予肯定和表揚。這樣,語文課堂教學工作將會事半功倍。
我們班有一位學生,數學成績在年級里是數一數二的,可語文成績不理想,在一次次談心中,除了希望語文能引起他的重視之外,還注重對他平時默寫中偶爾的小進步給予表揚和贊美,并借此機會對他進行鼓勵。一段時間以后,他有了明顯的進步,由原來的嚴重偏科到現在各科基本均衡。可見我們要善于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并結合他們的特長進行鼓勵、表揚,對他們進行耐心長久的關心幫助,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導之以行。只要“精誠所至”,總會等到“金石為開”的一天。
其實學生在獲得滿足時會更加注意學習效率和學習方法,學習成績在原有基礎上會更加提高。這就要求教師要有敏銳的洞察力,善于從各種角度看問題,從細微之處看出學生的成績和優點,及時準確地給予表揚以達催之繼續奮進之目的。只要學生表現出良好的行為,教師就應該及時鼓勵強化,久而久之,學生就會養成自然而持久的良好行為習慣。你的贊美是讓語文課堂教學優化的一個好方法。
2.激發學習興趣,使學生愛學、樂學
興趣是人們力求認識某種事物或愛好某種活動的傾向,心理學研究表明,當學生對學習產生了興趣,便會引起大腦皮層的興奮,促進各種智力因素的發揮,積極主動地去學習,可見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而計算機多媒體技術具有聲情并茂、視聽交融、動靜交錯、感染力強的特點,集文字、聲音、圖像、圖形于一體,它在處理圖文、動畫、視音頻等方面的良好作用能在很大程度上滿足學生視聽感官的需要,更好地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產生強烈的學習欲望,從而形成良好的學習動機,產生良好的學習效果。
3.轉化師生角色,提高學生主體地位
現代技術教育手段,能為學生提供多樣化的教育形式,創造更好的學習情境。在這樣的交互式學習環境中,學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學習基礎、學習興趣來選擇自己所要學習的內容,可以選擇適合自己水平的練習,從而給學生更多的時間與空間去探索、發現、研究。作為教師,可以指導學生根據自身特點,采取不同的、適合自己的方法主動地去學習,可以指導學生利用網上豐富的資源進行相關問題的討論,可以為學生提供解決問題的一些線索,讓學生圍繞主題自己去查詢、獲取、處理資源。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使他們不僅能學會教師教給的基礎知識,而且懂得怎樣去獲取知識,具有在信息時代獲取、探求知識的能力。
突破課文重難點,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能否合理地處理教材,也是影響教學效果的重要因素。多媒體CAI課件具有文字、圖片、動畫、聲音、圖像等直觀媒體信息可同步進行的優點。在同一屏幕上同時顯示相關的文本、圖像或動畫,這是其它教學媒體無法達到的。教學中,若能充分利用這一優點,變抽象為直觀,變靜為動,通過向學生展示教學情境,有效地完成教學任務。在課堂教學中,恰當地使用現代教育技術是創設情境的最佳途徑。
二、信息技術的現代化,為語文課堂教學的優化提供了一個前所未有的機遇
隨著信息技術與語文教育互相交互、互相整合的“一體化”進程的逐步深入,展現在世人面前的將是一個浩瀚而又絢麗的前景。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語文教學要貫徹國家的教育方針,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作為一名語文教師,必須自覺地貫徹素質教育的要求,努力改革課堂教學,全面提高教學質量。
現代信息技術的運用,可以把圖片、聲音、動畫和視頻等信息有機結合,可以為學生呈現豐富多彩而又具有極強感染力的畫面和情境,為學生提供最大的可能性和最佳的視聽效果。為語文課堂教學增添了無窮魅力,為提高語文教學效率提供了極為廣闊的空間。
信息技術與語文教育的一體化,必然打破傳統語文課堂的封閉圍墻,把語文教育帶入到一個無限廣闊而又全新的領域,在時間上和空間上,語文課堂教學將無限延伸。網絡環境下的語文課堂教學,可以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習者的主動性、積極性,既可以進行個別化教學,又可以進行協作型教學,還可以將“個別化”與“協作型”結合起來,所以是一種全新的網絡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模式可以完全按照個人的需要進行,不論是教學內容、教學方式甚至指導教師都可以按照學習者自己的需要進行選擇。
現代信息技術步入語文課堂教學,具有傳統課堂教學模式所不能比擬的種種優勢。課堂教學手段的現代化,不僅有利于操作,幫助學生突破學習中的重難點,加深對學習內容的理解,做到讀寫結合,還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有效地激發學生的思維活動,把語言、文字、圖像、動畫融為一體,使學生在學習中眼看、耳聽、動手、動腦,全面調動學生的各種感官參與閱讀,使不同層次、不同能力的學生都能全力投入,從而極大地提高了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為因材施教提供了更為廣闊的空間,真正優化了語文課堂教學。
當然,優化語文課堂教學的方法還有很多,這需要我們廣大語文教師在教學改革的實踐中努力探索,敢于嘗試,為提高語文教學質量貢獻自己的才智。
參考文獻:
[1]蕭云瑞.外國教育史話[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余勝泉.基于Internet的學習模式[J].中國電化教育,1998,(4).
[3]劉雍潛.教育技術應用與整合研究[M].北京: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出版社,2005.
(作者單位:江蘇常熟市白茆職業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