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根據高中英語新課標規定,應著重培養學生在人際交往、英語獲取、英語分析等方面的運用能力。因此,我們必須重新審視傳統英語閱讀教學中的不足,并力求構建新型的閱讀教學模式。本文通過分析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現狀,對教學設計、教學過程中應注意的問題進行探討,并從閱讀材料和語法詞匯方面對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應避免的誤區進行分析。
[關鍵詞]高中英語 英語閱讀 教學設計 教學過程
一、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的現狀
多年來受傳統教法的束縛,我國的英語教學重語法和詞匯知識的講解與傳授。輕語用能力的培養,過分拘泥于字、詞、句等知識的教學,而忽略了語篇層次上的教學,使得學生“只見樹木不見森林”。我國學生在花費了十幾年的不懈努力之后,發現功夫全白費了,依然是原文書報看不懂。這都是因為我們生活在一個不利于英語學習的環境中,由于缺乏實踐,即使是學會了的詞也會被逐漸遺忘。為了創造一個運用英語進行思維的環境,避免遺忘或少忘。應該通過閱讀使枯燥無味的詞匯生動起來,從而實現反復運用并鞏固的目的。
目前,我們面臨的主要問題是:
1.詞匯量不足。
豐富的詞匯量是提高閱讀能力的前提條件。從某種意義上講,詞匯量的大小代表著英語水平的高低。經驗證明,許多學生在學習上落后,或干脆放棄英語學習,就是由于他們從一開始就懶于記憶生詞,沒有大量使用過詞匯。
2.背景知識貧乏。
學生都有這樣的體會:有些英語句子中沒有一個生詞,可就是看不懂。這是缺乏文化背景知識的緣故。
3.閱讀技巧欠缺。
很多學生在閱讀時一個詞、一個詞地讀,碰到生詞就查詞典,一個句子不太懂,也要停下來思考半天,造成閱讀行為的中斷,把泛讀變成了精讀,閱讀速度太慢,閱讀量太小,極大地影響了閱讀效果。
二、教學設計中應注意的問題
1.要側重培養快速閱讀理解能力
閱讀速度的培養是閱讀教學中一個重要的任務。目前,中學生閱讀能力在速度上與可能達到的指標相比普遍要低幾倍,甚至十幾倍。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人們急需盡快獲取各種信息資料,成倍提高工作效率與學習效果,培養學生的快速閱讀理解能力是實施英語素質教育的必然要求。我們可采用以下方法進行教學設計:
(1)引入題材。可采用設疑懸念、直觀導入、故事導入等引入方式。
(2)進行速讀。可向學生介紹組讀法、察讀法、瀏讀法、略讀法、跳讀法等火速閱讀方法。
(3)檢測理解。可采用問答題,判斷題、選擇題、做筆記、填圖表等檢測形式。
2.要側重培養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
閱讀課教學既是一門閱讀課,也是一門語言課。隨著學生對課文理解的深化,教師必須提高學生對語言知識的掌握程度。閱讀理解的問題,說到底就是語言方而的問題。所以,通過閱讀,可以學習語言知識,通過學習語言知識。有助于提高閱讀能力。閱讀能力與語言學習。兩者相輔相成、密切關系。可采用以下方法進行教學沒計:
(l)歸納知識。可引導學生按語言單位來分類歸納;也可按段落順序或情節內容來歸納排列。
(2)深化知識。可介紹一詞多義、詞與詞區別、長句分析和邏輯紐帶等拓展性知識。
(3)運用知識。口頭上可采用命題發言、口述大意、復述課文、話題討論等準交際或交際練習形式;筆頭上可采用改寫、縮寫、書面表達等準交際或交際練習形式。
三、教學過程中應注意的問題
1.精選閱讀材料。
閱讀材料可以是名人軼事,歷史傳說,民間故事,寓言、幽默故事,新聞報道,史地常識,科普文章等,要求靈活多樣,生動有趣,篇幅適當,內涵豐富,難度適中,生詞較少。在閱讀教學的較高階段,可以增加閱讀量和加大閱讀材料的難度,讓學生閱讀一定數量的科普文章和富有哲理的文章,以及有關異國文化、風情及動向文章,加深拓寬內容,使學生向“英語化程度”和諧平衡地發展。
在閱讀過程中,教師有意識地指導分析文章的篇章結構,找出主題思想。通過廣泛的閱讀,不僅有利于擴大詞匯量、豐富知識、開闊視野、開拓思路,還有利于學生了解英美國家的文化、生活、習慣及英語特有的表達方式,從而提高閱讀理解能力和英語應用能力。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讓學生自己在閱讀中摸索閱讀技巧,積累閱讀經驗,要做到課內的訓練與課外閱讀指導相結合,課內精讀和課外泛讀相結合,這樣才能讓學生在不斷地閱讀中開闊眼界,增長知識,且能鞏固學生所學語言知識。
2.運用科學的閱讀方法和應試技巧。
現代教育更重視培養學生的自我發展能力。這就要求教師不僅要教學生“學會”,而且還要教學生“會學”,注重培養學生具備學習和活用英語知識的能力。在閱讀過程中,根據不同的目的要求,采用不同的閱讀方法和策略,遵循由淺入深、由表及里、由部分到整體的順序要求閱讀。常見的閱讀方法有:略讀、細讀、跳讀、推讀等。
在實際閱讀過程中,可以采取以下技巧:①抓住文章的關鍵句;②具體文章具體分析:對于大多數文章來說,應先閱讀文章后作題,但是對于說明文、應用文,如果先閱讀,不僅繁瑣,而且費時,不如先閱讀題干,然后到文章中去找答案。③靈活運用語感:實踐證明,在閱讀過程中,準確理解全文意思是前提,依靠語感是竅門;④慎防文中的“陷阱”,在平時的閱讀過程中,同學們往往會在一些貌似“平坦”的地方“翻車”。
四、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應避免的兩個誤區
1.閱讀材料難度太大。
有些教師認為選擇難度大的閱讀材料給學生練習,考試時學生就會覺得閱讀題容易。事實上這是不妥的,因為如果教師所選的閱讀材料中存在著太多的生詞或技術性術語以及結構復雜的句子,學生閱讀的自信就會大大降低,畏難情緒增加,對閱讀失去興趣。
2.忽視語法詞匯。
有些教師沒有理解新課程標準的理念,以為新課程標準強調語言運用能力,語法和詞匯教學不重要。在此觀念下,不少教師在閱讀教學中忽視語法和詞匯教學,未能引導學生借助語法正確理解句子,缺乏對長句、難句的分析,對于那些將會造成理解障礙的詞匯沒有給予適當的釋疑,影響了學生對閱讀材料全面、正確的理解,也阻礙了學生獲取文章的內含信息。
閱讀是一個比較復雜的心理過程。英語閱讀能力的形成是一個漸進的復雜過程。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只有通過老師課內長期的富有成效的閱讀教學,學生課外大量的閱讀實踐,培養閱讀技巧,提高閱讀能力和速度,才能大面積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從而完成《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實驗)》所提出的閱讀目標和要求。
參考文獻:
[1]陳堅.高中英語閱讀理解課三段式課堂教學模式研究[J].現代中小學教育,2004,(6):39.
[2]何安平.外語教學大綱#8226;教材#8226;課堂教學設計與評估[M].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2001.
(作者單位:河北華北石油第三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