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圓珠筆 批評教育 藝術
一支普通的圓珠筆,論它的價值,實在微不足道,但如果把一支筆放到某件特殊的事件中,賦予它特定的意義,它的價值就無法用金錢來衡量了。
這是我親身經歷而又永生難忘的一次關于批評教育的故事。
那是一堂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課,也是一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圓珠筆。和以往一樣,我津津有味地講著自己的數學課,忽聽不遠處傳來細微的、有規律的聲響,循聲望去,發現班上有位叫徐駿的同學,正在不停地掐著他的自動圓珠筆,根本不在聽講,更可恨的是那“吧嗒吧嗒”的聲音還影響著其它的同學,我不由怒火中燒,走過去把圓珠筆狠狠地摔在地上,“啪”的一聲,圓珠筆碎了,并嚴肅的批評說: 這里是課堂,不是茶座。教室里頓時靜得連一根針掉下來也聽得清清楚楚,我此時沾沾自喜。數學課繼續著,偶爾幾次我用余光觀察了幾下徐駿,后來的課中,他始終沒有抬頭,一直沒有用目光和我交流,我的心顫了一下,課后我越想越不對勁,不斷地為自己的粗魯行為懺悔著,一個成長中的孩子,難免有過失,有了過失,我們做老師的就需要進行批評教育,但簡單生硬地對待,以勢壓人,我想這樣做不但刺痛了學生的心靈,使他產生敵對情緒,而且使我今后的教育工作步履維艱。 晚上,我輾轉反側,怎么也睡不著,思考著如何彌補自己的過失。第二天,我買了一支同樣的筆,當著全班同學的面,把它送給了這位同學,并公開道了歉,此時,我看到徐駿眼角似乎掛著淚珠,我理解他此時的心情:幾許后悔,幾許感動,為自己的錯誤后悔,為老師的真誠感動。在摔筆的當晚,在這位同學的日記中,他這樣寫道:“當老師把我的圓珠筆摔碎后,我的心也碎了。”
日子就這樣平淡的過著,可我一直在思索,不知我的一支筆、一次道歉能否換回一顆心。暑假悄悄地來臨了,一天清晨,我忽然發現,我們辦公室桌上多了一封信,里面好象裝著什么,打開一看,一支圓珠筆,和我送給徐駿的一模一樣,一張紙條,幾行小字映入我的眼簾,“敬愛的老師:那節課的當天,我又買了一支同樣的圓珠筆,我怎么也沒想到您會買另一支同樣的圓珠筆送給我,那是你用您真誠的心換我破碎的心,兩支筆我都珍藏著,今天將我買的送給老師,請老師收下,我們每人永久珍藏一支,那是您教育的永恒見證。”我的眼淚不禁奪眶而出,多好的一位學生,多懂事的一個孩子啊!
這件事讓我反思著我們的批評教育,在以人為本的今天,教師如何發揮教育的效能,幫助學生塑造良好的個性,促進學生健康和諧的成長,是時代賦予教師光榮而神圣的使命。沒有批評不成教育,但我們必須思索如何教育,那不應該是電閃雷鳴,暴風驟雨,過激的行為只能引來叛逆,而應用心去和學生交流,用真誠去感化學生,應該是春風化雨,雨潤心田,而且要做到潤物細而無聲。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我們要像對待荷葉上的露珠一樣,小心翼翼地保護學生的心靈,只有當學生的心靈得到溫暖的依靠,心靈完全得到保障時,我們的教育才能達到最佳效果。
“親其師者,信其道。”請記住,批評要講究藝術,讓我們把心交給學生,這樣才能做到在批評學生時,會在里面加點糖。
(作者單位:江蘇靖江市城東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