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全球化”背景下的廣告產業變革以及國內廣告市場環境的日益復雜對廣告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參與式教學法,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方法,有助于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獨立思考能力。本研究正是在這種背景下,將參與式教學方法引入廣告專業課堂的一次嘗試。
[關鍵詞]全球化 參與式理論 參與式教學
隨著中國廣告業向外資全面開放,跨國廣告公司大規模進入,中國廣告業正在經歷一場國際性競爭的變革。“全球化”背景下的廣告產業變革以及國內廣告市場環境的日益復雜對廣告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為一個以智慧為營生手段的行業,廣告人才專業素質的整體提高才是行業可持續發展的根本動力”。
目前國內高等院校培養廣告人才所采用的教學方法主要是傳統教學方法,以教師課堂講授為主,學生被動地接受,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得不得到發揮。單一的教學模式束縛了學生的思維和創新精神,尤其是獨立思考能力。改進傳統的課堂教學方法,在傳統教學方式的基礎上進行創新和探索,探索多元化的教學方式,是實現廣告教育目標以及人才市場現實需要的要求。
參與式教學法,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方法,有助于充分發揮學生積極性、主動性,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獨立思考的能力。本研究正是在這種背景下,將參與式教學方法引入廣告專業課堂的一次嘗試。
參與式教學的理論基礎
參與式理論起源于上個世紀40年代發達國家的扶貧戰略——文化移植;80年代中期傳入中國,得到空前發展,如參與式培訓、參與演出、參與式營銷等;80年代末廣泛應用于國際經濟、政治、教育、文化等領域。參與式理論的核心理念是:權力分擔、責任共擔、成果共享。
參與式教學是參與式理論在教育領域的具體應用,是一種師生以平等的身份參與的教學活動,教師讓學生直接參與課堂教學,包括學習計劃的制定,課堂討論題目的設計,發言提綱的編寫等。參與式教學法強調在教學中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其核心是充分調動教師和學生在教學過程中兩個方面的積極性,創造師生平等、和諧的學習氛圍,提高學習自主學習和獨立思考的自覺意識,激發學生自身的潛能和創造力,在教學過程中突出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體現以人為本的原則。
研究設計及實施過程
本次研究采用的方法是,在筆者所承擔的《廣告史》課程中,根據參與式教學理念,重新設計教學任務和組織教學活動,觀察教學過程并分析教學效果,探討參與式教學法在廣告專業課程中的實踐效果。
根據參與式教學理念重新設計教學任務,將《廣告史》課程的教學內容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階段先由教師集中講授中外廣告史的基本發展軌跡,目的是使學生了解中外廣告業發展的基本脈絡,為學生分組參與教學活動提供全局性的視角;第二階段全面應用參與式教學法,讓學生直接參與課堂教學,包括教學內容的設計、組織和講授。教學過程分為以下幾個步驟:
1.教學設計及任務下達。擬定學生參與部分的基本教學任務和教學目標,下達教學任務,動員學生積極參與。
2.組織學生分組及選題。組織學生分組,確定每組要參與的教學內容。
3.配合學生準備及跟進準備過程。
4.學生課堂講述,老師點評補充。
5.意見收集。教師除了在教學過程中注意收集課堂效果和學生反饋外,還在教學結束后集中收集學生對該教學方式的意見和態度。
6.效果評估及改進。統計和整理學生反饋意見,確定評估標準,對該教學方式的效果進行評估,探討該方式的實踐效果和進一步推廣的價值。
效果分析
實際教學過程基本按照預先設計的步驟進行,由于在下達教學任務環節與學生溝通充分,目標清晰,引起了他們的很大興趣和熱情、激起了他們參與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保證了教學過程的順利進行。
根據筆者事中觀察和課堂效果來看,學生的參與程度總體較高:課前準備充分,講課形式新穎,課后評價積極性高。事實證明這一形式完全激發了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教學活動的積極性、主動性和競爭意識,培養了學生分工合作的團隊合作精神,也證明了在特定情況下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可行性。
根據事后組織學生進行的不記名意見反饋,對此種“全新”教學方式持完全支持態度的占30%,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介于支持與反對之間)的占55%,持反對態度的占15%。可以說,大多數學生對這種教學方式持支持態度,但也不能排除調查時由教師進行而出現的一些偏差。
匯總學生持支持態度的原因,探討此種方式獲得的積極效果主要有以下方面:
提高了上課的積極性、主動性;
課堂的互動性較高;
鍛煉了口頭表達能力、獨立思考能力和團隊合作精神;
提升了對廣告史課程的興趣;
提供了同學展示自我的機會和平臺;
其他效果和收獲還包括:開闊了思維、拉近了同學之間師生之間的距離等;
匯總學生反應存在的一些問題和建議,主要有以下方面:
小組成員偏多,分工不均,部分同學得到的鍛煉較大;建議讓更多的同學直接參與講課過程。
學生講課缺乏系統性和側重點,并且過于注重形式。
作業量大,增加了課業負擔。
綜合考慮學生反饋的態度意見,結合課堂實際效果和氛圍,筆者認為這種方式所取得的積極效果獲得了大部分學生的肯定和認可,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預期的教學目標,學生的平等意識和積極性大大提高,但同時也存在一些問題,比如分組人數過多、分工不均、負擔過重等。
思考
此次實踐筆者體會最深的是讓學生參與的重要性。從此次教學實踐的實際效果來看,學生對參與教學的反應是非常積極的。由于角色位置的變化,學生由接受者變為教學進程的參與者,這充分激發了他們的主動性和創造性,提高了自主學習和獨立思考的自覺意識。甚至有同學在意見反饋中提出要求提供更多的機會、讓更多的同學直接參與教學活動。
這次實踐也促使筆者重新審視教師的角色定位。教師的角色不僅僅是講授者,還可以是組織者、主持者、總結者、鼓勵者。
相比傳統教學方式,這次嘗試中老師與學生投入的時間和精力更多,收獲也更多。總之,經過這次嘗試,可以肯定的是“參與”的理念是獲得學生支持和認可的,值得大力提倡。至于如何參與、參與程度如何等具體問題可以結合具體課程在實踐過程中不斷摸索和完善。類似的參與式教學值得進一步推廣和應用,并結合不同課程進行一定修改,使之更符合中國廣告教育的現實。
參考文獻:
[1]劉蒙之.《試論全球化背景下中國廣告教育的模型架構》,2006.
(作者單位:天津工業大學藝術與服裝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