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問家長:“你的孩子請家教了嗎?”對于這個問題,家長們都很關心,也很困惑。那么,到底該不該請家教?請了家教后家長應該作些什么?我是一名學生,曾以家庭教師的身份教過幾個學生,一直很關心這個話題,現在結合我家教的案例,談一下我對家教的看法,以期給關心這個話題的家長一些啟迪。
一、家長請家教的動機
人的任何活動一般由一定的動機所激發,并指向一定的目的。家長請家教的動機有以下幾種。
1.培養按時完成家庭作業的習慣。我輔導過的5位學生中,有3位學生的家長請家教的動機是幫助孩子完成家庭作業,培養孩子按時完成家庭作業的習慣,進而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例如,蒙蒙是上海市預備年級的一名學生,讀的是重點班,老師的教學進度比較快,布置的家庭作業也很多。家長告訴我:蒙蒙自從上了預備年級,家庭作業要在晚上十一點以后完成,她怕孩子打瞌睡或者拖拉作業,每天晚上都陪著蒙蒙,她不敢打開電視,怕影響了孩子的注意力,每天晚上手工織毛衣打發時間,一個學期織了兩三件毛衣,第二天上班很累。更生氣的是有時候老師打電話告狀,說蒙蒙的家庭作業“偷工減料”,家長實在忍受不了這么大的壓力,決定請個家庭教師彌補一下。
2.單科補差。我輔導過的學生中有2位學生家長請家教的目的是單科補差。晶晶和瑩瑩也是預備年級的學生,晶晶上的中學重視英語口語學習,這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她的基礎知識很差。家長考慮到中考的時候英語基礎知識很重要,決定聘請一位家庭教師每個周末專門輔導孩子的英語,時間是每次兩個小時。瑩瑩的學習成績總體很好,只是在數學學習上有些吃力,請家教的目的是解決一周以來在數學學習上碰到的困惑。
3.應付學校老師的告狀電話。這是一種奇特的現象,隨著通訊技術的進步,人與人之間的聯系更加便捷,老師和家長的聯系也日益頻繁。現在的中小學老師一般都持有學生家長的手機電話,因此,學生在學校表現的稍微不好,老師就理直氣壯的給家長打電話,學生的一切不良行為似乎來源于家長。迫于壓力,很多家長也以家教為幌子,其潛臺詞是:“我都請了家教來教育孩子,你還能讓我怎么樣?”
二、家長在請了家教之后的誤區
為了讓孩子的學習成績提高,家長不惜金錢的代價為孩子找家教,挑選好的家教。但是,家教不是萬能的,很多家長在請家教后陷入了誤區。
1.家長把教育孩子的責任推給家教。蒙蒙的父母面臨眾多壓力請了家教,可是我去了之后,他們好像完全“解脫”了對孩子的教育。客觀上說,蒙蒙的媽媽白天上班,晚上讀“夜大”;爸爸白天睡覺,上夜班,他們幾乎沒有時間來照看孩子的學習。主觀上說,蒙蒙的媽媽每個晚上都會打電話過來問問作業的情況及回家的時間,可自從我去家教后,蒙蒙的媽媽很少按時放學,蒙蒙每次聽到媽媽在電話里說“今晚要回來很晚”時,他的情緒都有些低落,要很長時間才能轉移他的注意力,做作業的質量也要受影響。有一次,蒙蒙的學校開家長會,我為了深入了解蒙蒙的學習情況想借此機會見一見蒙蒙的老師,沒有想到,蒙蒙的爸爸見了班主任說:“蒙蒙在學校里的事情就交給班主任了,在家的教育就交給家庭老師了,我上班走了……”我代替家長開了家長會,可是蒙蒙對這樣的做法有什么樣的感受呢?他們可能真的很忙,但教育孩子是他們的責任。
2.家長急功近利的心態影響雙方關系。我去教晶晶希望能夠提高她的英語筆試成績。我試圖從簡單的語法、單詞記憶等方面幫助晶晶打下基礎。英語的學習也非一日之功,可是家長特別心急。我去的第二個周,家長就不高興的和我說,晶晶上周的英語筆試考的不是很理想,我說英語需要慢慢提高,但是家長有些不耐煩的說:“她馬上要考升學試了,難道等到考完試再提高?”我理解家長的心情,但學習成績的提高真的需要一個過程,她這樣的抱怨讓我感覺不舒服:晶晶是一個怕吃苦,在學習上不太用心的孩子,兩個小時的家教輔導給她的英語學習帶來立竿見影的效果很難。我做了三次就辭職了,我忍受不了家長的抱怨。
三、家長如何協助家庭教師發揮家教作用
請家教有助于補充家長對孩子的教育,但不能代替家長對孩子的教育。作為家長,要想使每周幾小時的家教輔導對孩子產生深遠的影響,應該配合家庭教師,使之更好的發揮家庭教師的作用。
1.傾聽孩子的想法:真的需要家庭教師嗎?家庭教師是孩子的家庭教師,應該基于孩子的學習、發展需要,而不是基于家長的期望。蒙蒙在我開始家教的一個月里表現良好,家庭作業的質量明顯提高,可是我發現他對我漸漸的依賴,有時在學校不好好聽課,因為回家了我可以給他輔導,做作業的時候也依賴我的講述。下面是我和他的對話:
師:你認為家庭教師對你的作用大嗎?
蒙蒙:沒感覺。
師:那為什么花錢請家教老師啊,每周四次,對你來說不是浪費金錢嗎?
蒙蒙:我媽媽說你來了我進步很大。她堅持你來。
師:那我和你的媽媽聊聊,告訴她沒有家教你一樣會進步的。
蒙蒙:那不行,媽媽又要嘮叨我拖拉作業了。
師:你可以自己按時完成作業讓她相信你的自制力啊。既然家教對你沒有什么影響,你自己應該一樣可以完成作業啊。
蒙蒙:我不敢保證。
后來我和蒙蒙的媽媽談起此事,我就故意以“忙”為借口沒有按時去輔導蒙蒙的家庭作業,一周后蒙蒙的媽媽給我電話說蒙蒙上周作業拖的很晚,學校老師打電話反映蒙蒙的家庭作業做的不好……我希望他們母子好好談談,家庭教師到底對蒙蒙有什么用?如果蒙蒙需要家教,可以自己打電話約老師。這樣,我接到蒙蒙的請求去家教,他在家教的過程中變得有些積極,因為他知道自己的需要,家庭教師不再是媽媽強加給他的一個負擔。
2.共同尋找教育孩子的方法。家庭教師大多數來自師范教育的學生,學過一定的心理學、教育學知識。由于家庭教師大多數是在校學生,與孩子有更多的共同語言,可以站在孩子的角度上看問題,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也有時更加可行,因此,家長要傾聽家庭教師的看法,提供自己孩子有關的脾氣、性格、特點等信息,尋找適合孩子的教育方法。
3.家長和家庭教師都要以身作則。家庭環境對人的發展有很大的影響,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這是眾所周知的道理。可是,有些家長卻忽略了這一點,他們意識到的行為在影響著孩子,他們意識不到的行為也在影響著孩子。我的一位好朋友,每次家教回來都很郁悶的說:“每次去家教,孩子都會心不在焉的聽課。孩子口頭掛著這么一句話:'我爸爸這么有錢,我為什么要讀書?我爸爸也只讀到初中呢,現在很多大學生都找不到工作,學習知識有什么用啊?'家長也持有'讀書無用輪',請家教只是應付學校老師的告狀電話……”家長忙于賺錢無可厚非,但要給孩子良好的行為導向。有一些家庭教師,在家教的過程中衣冠不整,或者滿口臟話,讓學生認為這是“時尚”,對孩子有不利的影響。家長與家庭教師應該互相提醒,為孩子提供更多有關真善美的行為導向。
教育孩子是一門藝術,但愿所有的家長與家庭教師相互配合,引導孩子更加健康的發展。
(作者系華東師范大學課程與教學系碩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