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新課程對教師提出了全方位的要求,其中教師發展性評價的目標就是通過評價提高教師職業素養和教育教學能力以及促進教師自我價值的實現。本文就粗淺的探討一下運用新課程理念下的教師發展性評價促進教師專業成長的問題。
[關鍵詞]新課改 發展性評價 專業成長
早在20世紀80年代,林達#8226;達林漢姆德等人就已經提出了教師評價發展的四個基本目標,即個人職業發展、個人人事判斷、學校發展、學校地位判斷。如今新課程的改革改變了以終結性評價為主要形式的評價方式,新課程需要建立多元化、新的評價體系,對教師實施發展性評價。 發展性評價的評價者可以是教師本人,也可以是同事,校長、家長和學生;隨著新課程的改革,教師的工作也因此變得更加富有創造性,教師的個性和個人價值、倫理價值和專業發展得到了高度的重視。因此,促進教師不斷提高的評價體系,不再以學生的學業成績作為評價教師的唯一標準,而是從新課程對教師自身素質和專業水平發展的要求,提出符合素質教育要求的、多元的、促進教師不斷提高,尤其是創新能力發展的評價方法尤為重要。筆者所在學校的教師發展性評價關注教師的背景和基礎,重視教師當前的水平和表現,但著眼于教師的未來。這在一定程度上給教師的發展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平臺。基于此筆者認為可以通過以下幾個方面的評價來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
一、自我評價
在強調教育主體性的今天,教師的自我評價很重要。
教師要評價自己,就要建立起自己評價自己的標準,這些標準可能不同于別人,但這是教師自我管理自我發展的重要環節。筆者所在的學校領導制定了五年規劃,要求每位教師能根據自身現有的實際情況制定相應的目標和采取相應的對策。這一五年規劃在很大程度上使得教師特別是年輕教師對自己的未來制定了具體的目標,并朝著自己的目標一步一步的前進。
教師在自我評價過程中要學會不斷的進取。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對教師角色的期望也在不斷提高。如今根據新課程和素質教育的要求,教師應該是一種“人師”,即教師不僅教書,還要育人。要以高尚的人格來塑造學生的人格。教師在進行自我評價時,應將自我的角色定位在“潛在的學習者角色”。因為 “真正的學習,涉及人之所以為人此一意義的核心。透過學習,我們重新創造自我。透過學習,我們能夠做到從未能做到的事情,重新認知這個世界及我們跟它的關系,以及擴展創造未來的能量。”
教師在自我評價過程中要學會不斷的反省。新課程改革中要求教師做一個反思者。一個有思想的教師,如果教了幾年書,都有同樣的感覺,教同樣的內容每一次都會有不同的感覺,自己會覺得比以前更把握教材,而且更深刻更全面了,那么這位教師其實就是一個反思著的教學者,他在不斷的讓自己的課增值,反之,要讓自己的課增值就要務必時時反思自己的教學,找出自己每一堂課的優缺點。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教師的自我評價就基于理性的反思能力從而提高自身的教學能力。
二、學生評價
現在,許多學校通過學生來測評教師,筆者認為高中生已經具備評價教師的能力。通過學生評教,老師們還可以知道學生有哪些要求,哪些地方自己做的不夠好。所以筆者認為,學生參與評價教師在高中階段是一個比較可取的辦法。但是有一種新情況,學生給年輕教師的打分比老教師普遍要高些。雖然在大多數人看來,那些老教師教學經驗更豐富,教學效果更好。但是不難發現,這種現象的出現是有原因的,現在的學生對老師的要求不僅僅局限于教學技能和專業知識,還要求老師和學生之間建立一種更加平等親近朋友式的關系,他們喜歡老師跟自己打成一片,情感方面顯得很重要。同時也要求教師能同時代合拍。所以根據學生評價,教學能力強的老師得低分的現象,不是因為缺乏判斷能力,而是表明學生對老師提出了時代性的要求。新課程也對教師提出了全方位的要求,教師的工作也因此變得更加富有創造性。因此,無論是從學生評價的角度還是新課程的要求以及教師自身的發展來看,教師必須要多帶些東西進課堂。學生的評價從一個側面促使教師要現代化,如果教師不現代化,怎么幫助我們的學生創造屬于他們的未來!
三、同事評價
同事評價也是非常重要的,由于在教育教學目標、方法和過程以及教學對象、教學環境等方面的相似性,同事對于教師的工作有著更深刻的共鳴和更準確的理解。所以同事評價是重要的學習和交流的機會,教師可以從同事的評價中獲取大量有價值的信息和經驗,對于改進教育教學和自身發展都是非常有益的。現在公開課有一個評課階段效果并不好,因為評課也搞形式主義,大家說一些好話,沒有好好的進行研究,因此就必須改變這種局面,讓同事之間的評課能切實的提高教師教學能力。筆者所在學校所采取的小團隊合作教研就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評課中互相說好話的局面。
因為在小團隊合作的成員相對比較少,且團隊的主要目標一致,在向同一個目標前進的同時分工明確,責任任務落實到人。同事們需要在聽課的基礎上對課堂教學做出一個比較客觀的公正的評價從而達到一起提高教學效果和效率的目的。
當然在教師的發展性評價中,同事評價不應直接與教師的各種利益或名譽掛鉤,這樣有可能增加教師之間的摩擦或矛盾,使得同事之間相互提防,阻礙他們敞開心扉,影響對評價對象做出客觀、合理、有價值的判斷并提出改進建議,從而削弱了同事評價對教師的促進功能。
四、家長社會評價
家庭是學生生活的重要場所,教師往往無法直接了解學生在家里的表現,家長評價從一個重要的側面為教師提供了有關學生發展狀況的信息。而且,學生對學校、老師、同學的看法常常會告訴父母,因此,家長在對教師評價的過程中所反映出來的想法、意見和建議對教師的改進與提高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值得注意的是,一定要對學生和家長評價加強引導,要讓學生和家長明確評價的內容和標準,要分清楚哪些內容適合學生評價,哪些內容適合家長評價,哪些內容可以作為教師改進的依據,哪些內容僅供參考。由于家長在教育教學的目標、過程和方法等方面與教師有不同的理解,其中有些方面可能帶有較大的主觀性和局限性,所做出的評價可能是不合理的。因此,教師一方面要以積極的心態正確對待家長評價,另一方面還要堅持正確的教育理想和教育方法,不能簡單地屈就家長不合理的要求。同時,教師也要認識到消除認知差異的重要性,加強與學生和家長的溝通,將此作為自己應做工作的一部分,而不要糾纏在家長的評價是否正確、是否公平的問題上。 家長有權利以對教師進行評價的方式對學生的發展予以關注。
由以上分析述評中不難發現,發展性教師評價的意義就在于,在沒有獎懲的條件下,對教師的現有的發展特點和水平、對工作的情感和態度、現在的工作狀況以及未來的發展需求與可能,做出較為完整的、綜合的評定。這樣的評價,有助于教師在期望與現實之間找到自我,滿足獲得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實現的需要;有助于學校根據他的潛力,幫助他成長起來,并得以駕馭教師個人的獨特才干,協調他們的活動,從而實現學校的需求。
(作者單位:浙江嵊州市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