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就案例教學法在會計專業教學中的必要性、教學內容的選擇原則、如何實施以及在教學中應注意的幾個問題等方面展開闡述。
[關鍵詞]會計教學 改革 案例教學 會計模擬試驗
一、引言
毛澤東同志說過:“你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親口嘗一嘗?!边@句話同樣適用于我們的現實教學,財會案例教學是會計學專業教學過程中相當重要的一環。這種教學方法既適應市場經濟進一步深化對人才培養模式的需要,又對傳統的教學理念提出了新的挑戰。它以財會案例為主線,在課堂教學的啟示下,使學生自覺地進入會計工作的“現場”,充當其中的“角色”,讓學生具有“真刀真槍”實踐的經歷,促使他們勤于思考、善于決策,以會計案例為典型實例,舉一反三,變學生被動聽課的過程為積極思維、主動實踐的過程,是一種適用、有效的啟發式會計教學方法。
二、會計專業實施案例教學的必要性
1.傳統教學方法的反思
(1)課程設置方面。傳統的會計教學的特點偏重于理論教學,忽視實踐教學。這種模式與會計學科的特點是不相適應的。會計學科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脫離了實踐,其理論是抽象和難以理解的,作為沒有任何實踐經驗的學生,即使教會了他們理論知識,而忽視了學生是否能應用這些知識,在日后的工作過程中學生還是難以適應的。
(2)授課內容方面。國內的會計教育側重于教育國內會計制度,忽視了現代企業向全球性發展的趨勢。會計學科相對已經較為成熟,但隨著新技術、新知識在經濟領域的運用,會計學科有了很多新的發展。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和我國加入WTO,我國的會計制度正逐步與國際接軌,其進程非常迅速。但在大多數中專的會計專業課程里,對會計制度尤其是對其他國家的會計制度進行介紹或研究的課程幾乎沒有。這種框架顯然不能適應全球經濟一體化的要求。
(3)教師教學方面。傳統的教學模式是以教師為中心,以教科書為依據。在這種模式下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根據教學目標設計教學程序,教師按部就班地一部分、一部分地講授課本知識,等到課程結束時學生也不一定能夠形成對該門課的一個總體認識。隨著市場經濟進一步深化,社會對人才的要求和標準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這樣的教學方法顯然不符合市場經濟人才培養模式的需要的。
2.會計案例教學理論探悉
案例教學是指在學生掌握了有關基本知識和分析技術的基礎上,在教師的精心策劃和指導下,根據教學目的和教學內容的要求,運用典型案例進行深入分析和討論,通過學生的獨立思考和集體協作,進一步提高其識別,分析和解決某一具體問題的能力的教學方法。這種教學方法注重對學生的實踐能力和批判精神的培養。實踐證明,案例教學在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分析能力,判斷能力和團隊合作精神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會計教學中,教師根據教學內容和教學目的,編寫有針對性案例,讓學生自主地運用會計的理論討論分析案例,并為案例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
三、案例教學實踐方法
在具體的案例教學活動過程中必須做好以下幾方面。
1.課前準備工作
案例教學效果如何很大程度上決定于課前準備,這是案例教學的關鍵。首先,教師根據授課內容搜集大量資料,編寫教學案例;然后把根據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編寫成的案例作為課題發給學生,讓學生自由組成討論小組,對案例共同討論,共同分析,并對討論記錄,寫成分析報告。所以,課前準備時教師應盡早把案例課題發給學生,使學生有充足的時間進行案例信息收集,閱讀,學生則通過認真閱讀案例,明確給定條件,找出問題,并做好記錄。編寫的案例要有典型性,代表性,針對性和疑難性,最能揭示所要學習的理論。
2.案例簡介
在課堂上詳盡地講授會計理論知識的基礎上,結合學生對課后作業的掌握情況,教師應按照授課的內容和進度確定相關的會計案例, 借助多媒體教室將案例以課件的形式展示給學生,對會計案例的種類、性質、內容和分析評價的要求等進行必要的介紹,以有助于學生運用所學的理論知識,正確分析會計案例。
3.課堂討論
課堂討論是案例教學功能發揮作用的最重要環節,學生可以分別從不同角度來剖析同一會計案例,闡述自己的看法,相互辯論,形成熱烈討論問題的氣氛。教師則努力把握和指導好案例討論,讓學生成為案例討論的主角,并注意掌握案例討論的方向,使學生緊緊圍繞著案例的主題,但要注意老師只是在必要時起指導作用。
4.案例分析
在教師指導下,通過對會計案例廣泛地討論后,應要求學生在獨立進行案例分析和進行賬務處理時,通過分析復雜的實際問題,掌握正確處理和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
5.教師總結
在學生對會計案例進行討論、作出分析和處理結論之后,教師要進行歸納總結,要作出恰如其分的評判,闡明會計案例分析和會計處理的重點、難點,指出學生分析處理結論中的優缺點,還可以提出需要深入思考的問題,讓學生進一步認識到自己的分析和處理是否正確。
四、案例教學中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1.處理好理論教學與案例教學之間的關系
會計案例教學既注重理論教學環節,更注重實踐教學環節,會計案例教學并不排斥講授法,就會計理論教學與會計案例教學之間的關系而言,會計理論教學為案例教學提供了分析問題的基礎和框架,而案例教學有利于加深對理論教學內容的解決,二者不能只重其一甚至只取其一,應相互結合才能相輔相成。
2.教師要精心準備,形式多樣
案例教學法在具體實施中,可以有多種形式,既可以進行典型示范引導,又可以進行逼真模擬訓練;既可以進行個人練習,又可以開展小組討論。教師可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的求知欲。
3.正確處理案例教學與會計學專業其他教學環節的關系
案例教學固然重要,但不能替代其他的教學環節,也不能與其他教學環節以及相關學科的教學環節重復,應該是既有區別又有聯系,相互補充,互相促進,以提高會計學專業整體的教學水平和教學效果。
4.正確處理好教師與學生的關系
在會計案例教學中,應主張“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教師應從單純的注重“教”向突出“導”轉化,即引導學生在吸收知識的過程中,以“主體”的身份注重自身能力和素質的培養。
參考文獻:
[1]楊君偉.《重構會計教育體系》.《中國財經報》,2006:210.
[2]王慧.《高職案例教學探析與實踐》.《職業與教育》,2004,(11).
[3]王淑萍.提高會計課堂教學效果途徑的探討.會計之友,2006,(1).
[4]周佩.會計電算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中國管理信息化》,2006.
[5]李方.《后現代教學理念探微》.《教育研究》,2004,(11).
[6]熊守春.提高會計實踐教學質量的思考[J].財會通訊(綜合版).
(作者單位:福建經貿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