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試圖通過對我市各高校學生軍訓情況的實際調查、分析和總結,以期能夠尋求更多適應時代要求和地方特色的高等院校學生軍訓的捷徑,更好地為我國高等院校的軍訓工作提供有效理論和實際依據。
[關鍵詞]鹽城 高等院校學業生 軍訓情況 調查與分析
一、問題的提出
近幾年,我市高等院校學生的軍訓工作開展取得了長足的發展。但是,由于我市沒有駐地方部隊官兵,學生人數多,場地差,軍訓科目單調,軍訓時間短等原因,學校軍訓課目除了隊列隊型訓練,其它諸如野營拉練、輕武器射擊等容易出危險的課目根本沒辦法開展;師資的來源和隊伍建設尚未走上正規,教官的軍事素質參差不齊。
二、研究對象與方法
1.研究對象
對鹽城市3所高校共1500新生進行問卷調查,接受調查的高等院校有“鹽城工學院”、“鹽城師范學院”、“明達學院”。每所高等院校發放調查問卷500份,發放人員經過統一指導,能夠在分發時用客觀平實的語氣宣讀統一印發的調查表填寫說明,盡可能降低在調查過程中產生的人為誤差。回收問卷后送至研究者。總計發放問卷1500份,回收問卷1500份,刪除其中無效問卷27份,共得有效問卷1473份。
2.研究方法
(1)采用調查分析法、資料文獻法、數據統計法、訪談法。
(2)問卷調查情況
自編《大學生軍訓情況調查表》,根據受訓學生對軍訓的認識、軍訓的意義、軍訓時間和場地、軍訓的組織形式等問題設計問卷,每一項調查項目中設置3-7種情況分類統計,并把具有代表性的問題作列表處理。
三、結果與分析
1.學生對學校開設軍訓工作必要性認識的調查
據調查結果顯示有60.6%的學生認為學生軍訓是非常必要或比較有必要的,他們認為高校開設學生軍訓工作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國防意識,有利于培養他們吃苦耐勞的精神,有利于他們建立和發展良好的人際關系。但是,有39.4%的學生對軍訓工作的認識不夠,認為軍訓是在痛苦和煎熬中度過的。
2.軍訓結束后學生對軍訓效果認識的調查
據調查結果,有58.9%的學生認為適度的軍訓能夠鍛煉學生的意志品質,同時能夠使自己的身體素質得到較好的鍛煉;有63.7%的學生認為學生在軍訓中得到更多的是感受部隊的軍旅生活,一次難得的體驗艱苦條件下生活的機會;僅有33.2%的學生認為軍訓作為國防教育的一種形式,傳授國防知識、傳播國防思想、培養國防精神;有62.7%的學生認同軍訓是對剛進入大學的學生們一次比較系統的組織紀律性教育和生活常規模式的培養;另外,有27.1%的學生認為現實中的軍訓與想象中的軍訓截然不同,他們表示整個軍訓沒有多大作用,軍訓可有可無;有18.3%的學生認為軍訓是個苦差事,簡直就是煎熬。
3.學生對軍訓內容選擇的調查
椐調查結果,所有參加軍訓的學生對軍訓內容都表示不滿意,絕大多數學生對輕武器射擊、野外生存、高技術戰爭、戰爭模擬訓練、戰場救護、反恐訓練等項目比較感興趣。其中,96.7%的學生對輕武器射擊比較感興趣; 78.1%的學生喜歡像野外生存、野外拉練之類的軍訓內容;40%以上的學生對參加戰場實際演練比較感興趣;35%以上的學生愿意參加戰場救護、反恐訓練、防火防災訓練。
4.學生對軍訓時間和軍訓地點意見調查表
據調查結果,有37.8%的學生認為入學后第二學期軍訓最為合適;31.8%的學生認為進入大二以后再進行軍訓較為合適;而認為在第一學期和第四學期進行軍訓的學生僅占總數的7.2%和0.8%,而對軍訓時間無所謂的學生占總數的21.5%。另外,關于對軍訓所需時間的調查結果,絕大多數學生對軍訓時間長短沒有太多要求,但是他們認為軍訓結束后國防教育工作可以繼續開展。
在學生對軍訓場地意見的調查中,有68.3%的學生認為軍訓場地放在軍營里更能使學生體驗到軍訓的氣氛,更能讓學生體驗軍營里的生活;希望在學校里軍訓的主要是女生,她們認為在學校軍訓比較方便;20.2%的學生對軍訓場地表示無所謂。
5.學生對組織形式和教官意見的調查
據調查結果,對教官滿意和基本滿意的學生占95.4%;而在其它學院調查結果卻不如人意,有25.9%學生對教官表示不是太滿意。
四、結論與建議
(一)加大軍訓管理和宣傳力度,加強對學生思想政治教育。
1.用馬列主義、毛澤東的思想武裝學生的頭腦,增強學生的國防意識;2.繼承革命傳統,培養優良作風,發揚大無畏的革命精神;3.集訓輔導員,培養政治工作骨干;4.開展各種有益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得到啟發,受到教育。軍事訓練本身比較單調,為了調節訓練情緒,提高訓練的自覺性,我們在軍訓中注意開展各種有益的活動。(1)進行形勢教育,澄清模糊認識;(2)舉行演講會,進行自我教育;(3)組織看聽新聞,了解國內外大事;(4)大唱革命歌曲,舉辦健康向上的文藝晚會,豐富業余文化生活;(5)組織學生觀看有教育意義的影片,促進思想認識向更好的方向轉變。事實證明,軍訓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不可忽視的,它是完成軍訓任務的有力保證,思想政治工作在軍訓中直接起到精神杠桿的作用。
(二)不斷改進和完善軍訓內容
學校的軍訓內容應該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1、大學生軍訓除了安排《大綱》規定的共同條令、歌詠比賽,輕武器射擊、戰場救護,軍訓內務和國防基礎理論課目學習與訓練外,還應該適當增加城市防空、野外生存、高技術戰爭知識、戰術模擬訓練、反恐訓練、戰場救護、防火防災等技術含量高、應用性較強的訓練內容。通過學習與訓練,使學生逐步提高思想政治覺悟,增強國防觀念,掌握一些必備的國防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2、在軍訓結束后,各高校可以通過舉辦國防俱樂部等形式開展和完善軍訓的后續工作,國防俱樂部下設軍事理論及軍事技能兩個方面多個科目的學會,大學生根據自身的興趣以及文化層次、專業水平自由選擇參加相應科目的學會。
(三)軍訓時間及選點
通過調查與實踐,我們認為將軍訓安排的時間改為一年級下學期進行更為合適。學生的認知水平逐步提升,對周邊環境逐步適應,彼此了解和交往也逐步加深,但與此同時,學生中諸多問題也逐步呈現出來。因此,在一年級下學期對學生實施軍訓,既有利于培養學生間團結協作的精神,也可以及時糾正部分學生中存在的諸如紀律及自由主義等問題。
關于軍訓選點問題,學生應該到軍事基地或基層部隊訓練為宜。理由有三:1.有利于讓學生切身體驗部隊生活、學習及訓練情況,感受綠色軍營的氛圍,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興趣,加深學生對軍事化生活的印象。2.有利于學生在軍訓中的編組,使得學生軍訓完全按部隊編制組建,實行與部隊一致的軍事化管理。3.有利于增加學生對部隊生活的了解和對部隊官兵的認識和了解,以及學生對軍訓的認識及對國防教育和國防建設的重新認識。
(四)軍訓的組織形式及教官的配備
高等院校學生軍訓的組織建制就應該盡可能按部隊的建制來安排。各學校根據學生接受軍訓的規模設立軍訓團,軍訓團設團長、副團長、參謀長,以上三人由部隊選定,同時設政委、副政委、副政委,以上三人由學校選定,配戴相應校尉軍銜。軍訓團下設訓練營,每個營由部隊配備營長,由學校選派一名青年教師擔任參謀長,配戴上尉軍銜;訓練營下設訓練連,每個連由部隊配備教官兩名,連長和副連長由學校選學生干部擔任,配戴預備役中尉軍銜;訓練連下設訓練排,每個排的排長由學校選擇學生擔任,配戴預備役少尉軍銜;所有參加軍訓的學生都明確擁有預備役部隊的統一編號。以部隊建制安排學生軍訓,有利于強化學生的軍營感受,提高學生參加興趣和軍訓的積極性;有利于進一步觸發學生成就動機,培養學生吃苦耐勞和團隊協作精神;有利于國家對我國預備役部隊的管理和調控。
(五)軍訓經費的籌集
我市目前各高等院校的軍訓經費主要包括:訓練費、服裝裝備費、部分活動費用,因為我市學生的軍訓均在本校校區內完成,因此住宿費、伙食費、射擊費、醫療費等其它費用學校都不需要預算和開支。但是,三所學校都不是軍訓試點學校,沒有上級撥款,除學生在開學時交納100元的服裝和裝備費外,其它所有費用均需學校自己承擔,每年最低大概要花費15萬元-20萬元。如果在校外地方部隊里開展軍訓,每年耗費可能要高至30萬元以上。這也是省內許多學校不愿到地方部隊訓練,并且減少訓練科目的主要原因。如何更好的解決學校軍訓經費成為高等院校良好開展學生軍訓工作至關重要的問題。學生軍訓工作不僅僅是國家的行為,也不純粹是學校或學生個人的行為,而是整個社會的行為,我們可以將學生軍訓與社會相結合,在吸收民間資金的同時,走一條全民支持、全民共同參與的全民國防之路。
參考文獻:
[1]《對我校大學生軍訓教學的思考》.寧波高等專科學校.
[2]《從人民戰爭思想看大學生軍訓》.湖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
(作者單位:東南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