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自主學習是指學習者能夠管理自己的學習的能力,包括確定學習目標、自我監控和自我評價等。高中生只有具備了自主學習的能力才能適應未來社會的需要。高中教師要充分利于學生的非智力因素,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培養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還要對他們進行學習策略訓練。一旦高中學生具備了英語自主學習的能力,這種能力會遷移到其它的學科中去,他們會受益終身。
[關鍵詞]自主學習 高中學生 英語學習策略
一、自主學習的含義
關于自主學習的定義,不同的文獻有不同的解釋,語言學界對自主學習的定義眾說紛紜。有的學者認為“自主學習是面對一項任務時,人們可以獨立完成,并能夠將所學的知識和技能用到其他所需要的場所,而且還能夠考慮到特殊情況的特殊需要而靈活地完成任務”。有些語言學家認為“自主學習是指具有不同學習風格和認知策略的學習者,在個性化且開放的學習環境中有目的地進行學習,以達到某一個學習目標”。但大多數學者都認同Helec(1981)的觀點,他認為,自主學習是學習者管理自己學習的能力,其中包括確立學習目標、自我監控和自我評價等。自主學習能力實質上是自我監控能力,其發展主要體現在認知水平和元認知水平的提高。我國學者龐維國曾指出,如果學生在學習活動之前自己能夠確定學習目標、制定學習計劃、做好具體的學習準備,在學習活動中能夠對學習進展、學習方法做出自我監控、自我反饋和自我調節,在學習活動后能夠對學習結果進行自我檢查、自我總結、自我評價和自我補救,那么他的學習就是自主的。總的來說,自主學習應該包括:確定學習目標和學習內容、運用有效的學習策略、監控學習的過程,評價學習的結果并采取調節措施。
二、高中生英語自主學習的重要性
由于受傳統教學方法的影響,大多數學生在初中階段養成了被動的學習的習慣,結果造成了許多學生到高中階段的自主學習能力很差。筆者曾接觸過一些高中生,他們中考時的英語成績還不錯,但到高中時還是用初中的那套方法,當然主要是記憶法了,高中的英語成績明顯滑坡。究其原因就是他們沒有自主學習的能力,課堂上他們依賴老師講,大多時間只顧做筆記,課下除了復習筆記,很少閱讀其它材料,這樣無疑是學不好英語的。這些學生一定要改變這種被動的學習狀況,學會自主學習,才能成為有效的英語學習者。
隨著外語教學理論的進一步成熟,很多研究者從研究教師的“教”已經轉向研究學生的“學”了,于是學者們提出終身教育、自主學習、以學習者為中心、學習策略等理念。20世紀80年代,隨著語言學家對學習者本身更加關注,自主學習這一概念逐漸成為語言研究者的熱門話題。我們現在所處的是信息化時代,每天都有大量的信息涌入,在學校所學的書本上有限的東西肯定不能滿足未來社會的需要,如果一個學生不具備自主學習的能力,那他就不可能做到終身學習,我們只有具備終身學習的意識才能與時俱進。
三、高中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
1.激發學生的動機、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
學習動機是推動英語學習的原動力。學習動機一方面決定著學習的方向和進程,另一方面也影響著學習的效果。有專家指出,學習行為就是成就行為,而學習動機就是成就動機。在學習的過程中讓學生運用自己所學的知識去解決新的問題,他們就能品嘗到成功的喜悅,就會產生成就感,而成就感又會產生一種強大的認知內驅力,因此學生便產生進一步學習的需要,并為進一步的學習奠定基礎。
高中英語教師要具備一定的教育學和心理學的知識來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學習欲望。教師還要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和注意自己的修養,這些有利于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
2.開展學習策略訓練
自主學習要求教師開展學習策略訓練。《普通高級中學英語課程標準》指出“學習策略指學生為了有效地學習和發展而采取的各種行動和步驟”。它將學習策略分為:認知策略、調控策略、交際策略和資源策略。根據這種分類,教師要對學生進行分別訓練。
認知策略是指學生為了完成具體學習任務而采取的步驟和方法。在英語學習中,各種認知策略如在閱讀中要求跳讀、略讀、猜測詞義、推理等,要求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給學生進行訓練。
調控策略是指學生對學習進行計劃、實施、反思、評價和調整的策略。這樣一個過程是反復循環的回路。每一次的調整都會為下一次的進步打下基礎。
交際策略是學生為了爭取更多的交際機會、維持交際以及提高交際效果而采取的各種策略。學生要學會向老師和同學交流自己學習英語的心得和體會,學會合作學習。
資源策略是學生合理并有效利用多種媒體進行學習和運用英語的策略。在課下學生要善于利用網絡資源進行學習,也可以上圖書館查找資料,以拓寬自己的知識面。學生在課外要多讀一些英語作品,可以選擇一些人文、地理、科普等各方面的文章來讀。
教師在進行策略訓練時,對不同的學生要采用不同的方法,因為學習策略是靈活多樣的,而且策略的使用要因人、因時、因事而異。在英語教學中,教師要有意識地幫助學生形成適合自己的學習策略,并讓學生具有不斷調整自己的學習策略的能力。
3.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探討科學的學習方法
要培養高中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就要積極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他們逐漸擺脫對教師的依賴。對于廣大的高中學生來說他們的自主學習活動是在教師的指導下,從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探討科學的學習方法開始的。從高一開始就要開展對學生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的培養,高中生的語言能力很大程度上與他們的學習自主性密切關系。我們要讓學生學會自我管理,積極主動地進行自主學習。
四、小結
當今的社會正處于信息和技術快速發展的時代,一個學習型的社會已經開始形成,終身學習已經成為我們這個時代的標志。為了滿足時代的需求,高中學生只有掌握了自主學習的能力,才能成為有效的終生學習者。學習英語也是一樣,只有具備了自主學習的能力,才會在以后的工作中不管遇到什么語言上的障礙,我們都會以一種積極的心態去克服困難,并在困難通過自己的努力解決以后能得到一種成就感。而且,這種成功的自信會遷移到其它的活動中。這就是自主學習給我們來的終身受益的意義所在。高中教師應該把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的能力作為自己的主要任務,這也是時代所賦予我們的使命。
參考文獻:
[1]Holec, H. Autonomy and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M].Oxford:Pergamon Press,1981.
[2]Wenden,A.Learner Strategies For Learner Autonomy, London: Prentice Hall,1998.
[3]黃遠振.自主學習的定位、策略與實踐[J].基礎教育外語教學研究.
[4]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稿)[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
[5]龐維國.論學生的自主學習[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
[6]沈烈敏.人類學習論.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
[7]吳鋒針.大學英語教學中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J].臺州學院學報.
(作者單位:華東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