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提高《電工學》課程的教學效果是眾多《電工學》教學工作者們一直以來追求的目標。本文就此問題從發揮教學活動中師生的重要作用、積極采取多元化的教學方法和重視實驗、實訓教學三個方面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電工學 多元化 教學效果 實踐
《電工學》是研究電工技術、電子技術及其應用的技術基礎課程,是一門重要的專業基礎課。該課程概念多,理論性強,與現實生活聯系十分緊密。筆者結合幾年來教授《電工學》的心得和體會就如何提高該課程的教學效果問題提出幾點自己的思考。
一、以人為本,重視師生的主要地位及師生間的互動
教學是“教”與“學”的雙邊活動,教學活動的實施者和接受者都是人,所以在《電工學》課程教學過程中應始終貫徹“以人為本”的精神,結合本課程的特點,充分發揮教學過程中教師的主導地位和學生的主體地位。
1.高素質的教師是提高教學效果的前提
在《電工學》課程教學過程中要想獲得滿意的教學效果,高素質的教師是前提和保障,對教師的具體要求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高素質的教師首先必須具備高深的專業知識和過硬的業務水平。要上好課,首先要做好備課工作。教師在上課前應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深入鉆研教材,充分考慮所教學生的實際情況以及不同專業的專業需求,實施有重點、有針對性的教學。因為專業不同,側重點也不同,教學的深度和廣度也不盡相同。課前把課本上每一章節的重點、難點作好相應地記錄,認真寫好備課筆記。備課時教師還要精心合理地挑選有針對性的習題,把平時學習中忽視的問題,容易出錯的問題作為例題來講解。而例題一定要由淺入深,層層推進,讓學生逐步體會到解題的樂趣,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教師上課時,要善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對不同水平的學生實施分層次教學。課堂上氣氛要活躍,熱烈而有序。
此外,當今高速發展的信息社會對教師也在不斷提出新標準、新要求,作為高素質的教師來講應該做到與時俱進,課后注意進修,提高自我是保持緊跟時代的最好方法。
2.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是提高教學效果的關鍵
古人云“善學者,師逸而功倍”。現代教學論認為“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向導,學習過程具體的實施者是學生。在日常的學習中教師要盡量給學生創造獨立思考和自主學習的時間和空間,激發學生的主觀積極性和創造力,要讓學生由“要我學”變成“我要學”。教師應注意調動學生的求知欲望和主動參與意識,引導學生對問題進行思索、分析、探究、總結,使學生在層層思維活動中領悟真諦,在潛移默化中培養自學能力。
3.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可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親其師,信其道。教學活動不是簡單的傳遞信息,而是師生間心靈和情感間的交流和溝通。良好的師生關系是建立在平等、理解、尊重的基礎之上的。教育學心理學家告訴我們:師生關系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學習情緒,進而影響教學效果。融洽的師生關系不但感染著學生的學習情緒,而且鼓舞激發了教師的教學激情,對提高教學效果起到積極推動的作用。
二、拓展思維,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方法
1.注重比較法在教學中的應用
俗話說,有比較才有鑒別。比較是人類認識事物的一種基本思維方法。《電工學》中一些重要的知識點、概念和規律之間存在著一些相同或不同之處,如概念的比較,電壓和電位的概念進行比較;如定律、規律的比較,磁路歐姆定律和電路歐姆定律進行比較。教師在教學中恰當運用比較法,可以起到前后照應,密切教材的內在聯系的作用。此外,對同類或不同類事物進行比較,就更能突出事物的本質、特征,使學生印象深刻,便于學生理解和記憶,大大提高教學效率和學生對新知識的領悟力。
2.注重啟發式教學方法的應用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以啟發、引導為主,盡量避免使用“滿堂灌”、“填鴨式”的教學方法,應給學生創造更多的思考空間。在很多時候把教學內容“全盤托出”會讓學生感到枯燥乏味、興趣索然,暫時的停頓、恰當的提問、含蓄的點撥可以喚醒學生對未知事物的好奇心理,從而開啟他們自主探究的思維閘門。
3.注重鏈式教學法的應用
《電工學》課程系統性較強,新舊知識之間存在很強的銜接關系。教師在講授新課時如能注重前后聯系,由以前學過的知識導入,找出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結點,授課時層層推進,既可以使學生有機會復習舊知識,鞏固基礎,又減少了學生對新知識的畏懼感,降低了學生掌握新知識的難度。這樣做能很好地把新舊知識聯系起來,將前面學過的知識滲透到新知識中,同時對新舊知識進行分析、對比,尋找相同點和不同點,以便學生對本課程形成一個完整的知識體系。
三、重視實踐,加強實驗教學、實訓教學
實踐是把理論知識轉化為應用能力的重要途徑之一。在傳授較為抽象或和現實生活關系較遠的知識時,教師充分利用實驗、實訓教學手段,可降低理論知識的難度,加深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彌補課堂教學的不足,完成從抽象到具體,從理性認識到感性認識,從觀察到實踐的過度。而且,實驗教學、實訓教學還能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培養學生綜合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通過實驗激發學生學習熱情和實踐意識,通過實驗對儀器設備進行操作技能訓練,熟悉電子儀器、儀表、電子設備的使用方法,提高實際動手能力。有機會還可以組織學生進廠參觀實習,增強感性認識,高效地學習和消化課本上的知識,使理論和實踐有機地結合起來。另外在學習《電工學》的同時,還可以鼓勵有興趣的學生利用業余時間參加維修電工考證的培訓,為學生的未來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四、結束語
當代社會飛速發展,新知識、新技術層出不窮,《電工學》課程教學,要緊跟科學技術的脈搏和時代發展的方向,總結經驗、勇于探索,充分發揮教學活動中人的作用,積極采取多元化的教學方法,注重理論和實踐相結合,才能在培養適應時代發展的電子類新型人才中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秦曾煌.電工學(上冊)(電工技術)(第六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秦曾煌.電工學(下冊)(電子技術)(第六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李春彪.“電工學”課程教學中的四個有力杠桿[J].電氣電子教學學報,2005,(4):39~41.
[4]閻聰,梁英.對《電工學》教學改革的思考.中國電力教育,1999,(2).
(作者單位:江蘇廣播電視大學武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