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各種教學活動中,創設學習情景是必需的,這也是課程改革的教學要求。本文以新課程的理念為指導,通過詳實的實例說明物理例題教學中如何注重“生活情景”、“社會情景”、“前沿情景”、“探究情景”和“開放情景”的創設來優化例題教學的質量,充分體現新課改中通過設計真實性的實際問題情景對學生的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進行全面的有效培養。
[關鍵詞]物理例題教學 生活情景 社會情景 探究情景 開放情景
精選例題組織教學,是物理課堂教學的重要方面。創設學習情景是優化例題教學的重要手段。所謂學習情景就是與學生所學習的內容相適切的、包含問題的生活事件。在物理例題教學中創設學習情景,有利于學生深刻理解所學知識,發展思維能力;能夠幫助學生牢固地掌握知識應用的條件及其變式,靈活遷移和應用學到的知識;特別在指導學生復習迎考時,不必進行題海戰,做到牽一發而動全身,舉一而反三;也有利于對學生的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進行全面的有效培養,尤其突出對學生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培養。
一、注重生活情景的創設
物理學與生活聯系緊密,物理課程標準注重使學生在現實生活的背景中學習物理學。物理例題教學中注重從物理學和實際生活的聯系入手來創設學習情景,既可以讓學生體會到學習物理學的重要性,又有助于學生利用所學的物理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例1]生活處處皆物理,留心觀察皆學問,你知道嗎?廚房中也包含著很多物理知識。如,用手去拿剛出籠的饅頭時,若先在手上沾些冷水,就不會感到很燙,這是由于________的緣故;通常情況下,炒菜比腌菜咸得快,這一現象說明:________。
[例2]為合理利用電能,目前許多城市在推廣使用“分時電能表”(電子式多費率電能表),進行分時段計費。張敏同學家的“分時電能表”規格為“220V 10A”。
(1)張敏家同時接入電路的用電器總功率不得超過W。
(2)張敏同學統計她家所有的用電器的額定功率如下表:

當這些用電器正常工作時,通過電能表的實際電流是A。
(3)分時段計費標準如下表。若使用“分時電能表”前(電價是0.52元/度),張敏家所有用電器每天平均正常工作2h;使用后,兩個時段各正常工作1h,則張敏家一天可節省電費元。

以上兩例皆以我們日常生活的小事為背景??膳囵B學生觀察能力,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生活中問題的能力。就像題中所說“生活處處皆物理,留心觀察皆學問”,例題的情景設計來源于學生中熟悉或熟知的生活現象,讓學生真正感到物理知識的重要性。此類例題是“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回到生活”理念的典型體現。
二、注重社會情景的創設
新的課程標準中對構建學生科學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體系提出了要求,要使學生關注自然與社會,關注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培養學生善用物理的視角觀察諸多社會和自然現象,培養學生對自然和社會的責任感。因此在物理例題教學中教師很有必要創設社會情景的題型,讓學生關注當今社會熱點問題,培養學生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例3]“物理照耀世界”是2005年世界物理年的主題。有史以來,許多物理學家以卓越的貢獻,用知識改變了人類的生活。如英國物理學家發現了________現象,實現了機械能向電能的大規模轉化,開辟了人類用電的時代,愛迪生發明了白熾燈,給人類帶來了光明。
[例4]2004年5月,天然氣伴隨著“西氣東輸”的步伐開始走進了江城蕪湖的千家萬戶,傳統燃料也隨之被逐步取代。天然氣燃燒時可以將________能轉化為________能。假如燃燒充分,那么天然氣與煤氣相比,燃燒每立方米釋放出的熱量約相差________焦,與傳統燃料相比,天然氣的優點是________________(寫出一條即可)。
[例5]我國于2006年1月1日開始實施《可再生資源法》,這部法律不僅向人們顯示了可再生資源對于人類社會生活的重大意義,同時,也為可再生資源未來的發展指出了更明確的方向。
(1)目前我國常用的能源為煤炭,石油、天然氣、風能、水能、核燃料、太陽能等,其中屬于可再生能源的是________。
(2)與不可再生能原相比,可再生能源的主要優點是(只要求寫一條)________。
[例6]為了實現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綠色消費逐漸興起。下列與消費有關的行為中,不符合綠色消費要求的是()
(A)將使用后的廢舊電池集中起來,統一處理。
(B)在郊游中,應自備涼開水,少購買包裝飲料。
(C)多使用一次性制品,如一次性飯盒,紙杯等。
(D)把還能書寫的紙張收集起來,以便能繼續使用。
上面一組題從選材的角度看,涉及到“世界物理年”,“西氣東輸”、“可再生資源法”、“可持續發展”、“綠色消費”等社會熱點以弘揚社會新風尚主旋律,激發愛國熱情為育德宗旨,以不改“物理味”為命題的落腳點,以現階段人們共同關注的社會、生活熱點為載體創設物理情景。解答此類例題能把物理知識與社會問題銜接起來,可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和熱情,同時也把學生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提高到了一個新的層面。
三、注重前沿情景的創設
科學在不斷發展,它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新課程要反映當代的科學成果和新的科學思想。在物理例題教學中應創設一類反映當代科學成果,展示科學前沿的情景,使學生意識到科學與自身和社會發展的密切關系,學好科學知識,提高科學素養,樹立服務社會、振興中華的理想。
[例7]我國的衛星通訊技術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在世界處于領先地位,在北京發射的信號通過通訊衛星會轉到上海被接收。實現這種信號傳遞的是( )
(A)超聲波 (B)次聲波 (C)聲波 (D)電磁波
[例8]“神舟五號”飛船飛行過程中,由多個地面測控站和四艘“遠望”號遠洋航天測量船組成了測控網,通過發射和接收一種波,對飛船進行跟蹤、測量控制,這種波是()
(A)紅外線 (B)γ射線 (C)微波 (D)超聲波
[例9]2005年5月22日,我國登山測量人員攜帶先進儀器成功登上珠穆朗瑪峰,所帶的全球衛星定位系統(GPS),可通過電磁波在地面和衛星之間傳遞信息。電磁波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和真空中光速相同,即為________m/s。
“衛星通訊”、“神舟五號”、“全球衛星定位系統(GPS)”,這是一組高科技信息的例題。例題的特點在于情景材料與時俱進,注重高科技領域的知識與初中物理知識的銜接,使例題內容不斷保持先進性和時代性。讓學生感到科學技術真是日新月異,從而激發學習物理的熱情和愛國主義熱情。
四、注重探究情景的創設
新課程標準,將科學探究作為課程改革的“突破口”,以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為宗旨,強調科學探究不僅是一種重要而有效的學習方式,而且是物理課程的重要學習內容。在物理例題教學中教師應該有針對性地選取探究情景的題型,鼓勵每個學生積極參與學習活動,大膽探索,訓練探究方法,培養探究能力。

[例10]在一次科技小組的活動中,同學們按照如圖所示的電路在AB之間接人一根細銅絲,閉合開關S后,調節滑動變阻器,使電流表的讀數保持在3A不變,過了一會兒,細銅絲熔斷,在AB之間換接一根同長度的較粗的銅絲,再調節滑動變阻器到某一固定值,經較長時間粗銅絲沒有熔斷,在此過程中,電流表的讀數保持3A不變。小明同學針對所觀察到現象提出了一個問題:造成細銅絲熔斷而粗銅絲沒有熔斷的原因是什么?(設電源電壓保持不變)。
(1)你認為細銅絲熔斷而粗銅絲沒有熔斷的原因是什么?(請簡述理由)________。
(2)若粗銅絲電阻為0.01Ω,求在5s內粗銅絲共產生的熱量________。
(3)如果你家準備要裝一臺“220V 1500W”的電熱水器,你應該選用________(填“較粗”或“較細”)的銅導線作連接線比較安全。
探究情景的例題多數以實驗為主,通過明確問題,設計實驗,觀察解釋等環節設計問題,對科學探究的幾個要素進行訓練。有的通過列舉資料,思維辨析方式等,培養學生對比較、分類、概括、抽象等科學方法的應用能力。
五、注重開放情景的創設
開放性題目能有效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因為創造性思維是學習中最可貴的思維品質,它是創造力的核心。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是素質教育的核心內容,也是課程改革的方向。在物理例題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突破口之一就是開放性題目的引入以及大力提倡思維多樣化。 以開放性題目為載體,讓學生進行開放性思維訓練,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例11]汽車是常用的交通工具,它應用了很多方面的物理知識與技術,在給我們帶來交通便利的同時,也給我們帶來環境污染、交通安全等一些社會問題。請運用所學的物理知識,簡要回答下列問題:
(1)汽車發動機的冷卻劑常用水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
(2)汽車的喇叭聲是通過________傳播到我們的耳朵中的;
(3)載重汽車一般安裝較多的車輪,其目的是________;
(4)用凸面鏡做汽車的觀后鏡的原因是________;
(5)汽車的燃料燃燒排放的尾氣既污染環景,又會引起熱效應,請你設想采用一種能源來解決這個問題:________。
(6)為了預防交通安全事故的發生,可以采用哪些有效措施?請你提出一些合理建議(要求寫出兩條):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開放性題目是指答案不唯一或方法多樣性的習題。開放性習題主要包括條件開放、解題過程開放、答案開放、表達方式開放、情景開放等類型的題目,開放性習題主要涉及環保問題,實驗設計,實驗結論的總結等,通過創設與生產、生活等實際相聯系的問題情景,全面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此題是涉及環境保護和安全交通內容的答案開放的例題。
在物理例題教學中,情景作為例題的主要載體,它所凸現出的新穎特點,有效地蘊含了對學生能力和素質的培養及檢驗,適應了物理課程改革的發展要求。我們教師必須注重新穎的學習情景的創設,才會取得教學的預期效果。
參考文獻:
[1]鐘啟泉,崔允主編.《新課程的理念與創新》[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科學(7~9年級)課程標準.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
(作者單位:浙江玉環縣城關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