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介紹了國家教育部規劃課題 “中小學教師職前職后教育一體化研究”子課題研究的指導思想、目標、原則、試驗方法和對象、實施方案和試驗效果,并對“一體化”試驗研究工作進行了反思,為其它同類地區和院校提供了一個可供參考的個案研究。
[關鍵詞]中小學英語教師 職前職后教育一體化 培養模式 試驗研究
20世紀四、五十年代后,世界師范教育的發展呈現出職前職后一體化的趨勢,這既是社會經濟發展的反映,也是這些年來終身教育理念、教師職業生涯理論和系統論理論長期作用的結果。我們認為我國的“一體化”實踐首先要搞清的是“一體化”的實質,其次是實現“一體化”的途徑,為此我們進行了為期七年的試驗研究工作,在此期間還承擔了教育部規劃課題子課題的研究工作。限于篇幅,本文僅就試驗的課程方案、教學模式和評價模式作一介紹。
一、試驗的方法和對象
該研究在理論探討、分析的基礎之上,采取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的方法,以焦作師專97、98、99級三個年級的學生及其在焦作地區工作的畢業生為研究對象,進行歷時七年(97年10月至04年9月)的試驗。由于畢業生的工作單位較為分散,無法同時集中測試,我們采用隨機抽樣的方式,從04年以前的未接受過一體化教育的畢業生中隨機選取40名作為對照組,從01年以后的接受過一體化教育的畢業生中選取40名作為試驗組。
二、構建并實施“一體化”培養模式
(一)初中英語教師職前職后教育課程一體化方案
1.職前課程群。我們打破以學科課程為核心的課程體系,增大教育課程的比重,加強師范性;增大通識課程的比重,加強通才教育;加大實踐性課程的比重,重視實踐環節,按照通識教育、專才教育與教育科學相結合的思路來設置課程。在實踐中,我們按照學校的統一部署,實施了“四一一”課改工程,具體講就是,安排四個學期的時間進行英語學科知識的學習和訓練,安排一個學期的時間進行初中英語教師職業技能的訓練,安排一個學期的時間進行教育觀摩和實習。在學校總體原則的指導下,我們又進一步突出示范性,強調師范教育的邊際性和雙專業特點,實行了教法技能培養三年不斷線。
2.職后課程群。職后培訓以提高教師教育教學、科研能力,掌握先進的教育教學手段為主。我們努力在外語教育教學理論、微格教學、現代教育技術、新課程標準等方面開發出課程群,供教師們選取、進修。
(二)構建并實施一體化的教育教學模式
1.職前培養教學模式
(1)職前培養階段總體上采用多渠道、全方位、立體式教學模式
該模式強調課堂教學與自主學習相結合,要求學生以自愿為原則,組成若干學習小組,查漏補缺,制定自主學習計劃,廣泛利用各種學習資源,進行合作學習。學習場所已不僅僅局限于學校課堂,它包括第二課堂活動和教研實習基地,給學生以充分的實踐機會。
(2)針對不同的課程群采用不同的課堂教學模式
知識類課程以講授法為主體,同時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輔之以啟發式、討論式、發現式、研究式、合作式。語言技能類課程采用“輸入——操練——輸出——交際”的教學模式,以培養學生的交際能力為導向。實踐類課程則采用以任務為中心,以行動為中心的教學模式。
2.職后培訓教學模式
(1)總體模式:集中培訓——分散實踐——集中考核
第一階段,集中理論學習研討與技能培訓階段,時間為兩個月,在寒暑假進行,以課堂教學、理論研討和技能訓練為主,同時,要求每個學員結合自身的教學實踐,確定自己科研課題。第二階段,分散實踐,回原單位進行教育教學實踐,進行校本研修。第三階段,集中考核、論文答辯和業績匯報,時間為一周。
(2)針對不同的課程群采用不同的教學模式
知識類課程采用講授法、自學、反思與研討相結合的方式。語言類課程采用“輸入——操練——輸出——交際”的教學模式。教育教學類采用講授法、研討式、示范——模仿、案例教學等相結合的教學模式。英語教育教學課題研究則采用“專家導引——課題選定——校本研修——反思總結——課題結項”的教學模式。
(三)構建并實施一體化的評估模式
測試、評價應根據教育對象、課程、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式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模式。我們針對焦作地區教育的發展狀況,采取了職前職后各有側重,既有銜接又有融合的一體化的評價模式。職前培養階段:側重于終結性評價方式,同時針對不同的課程群,輔之以課堂觀察、學習檔案、課堂發言、論文寫作等形成性評價方式。職后培訓階段:主要采用形成性評價,促使受訓教師對自身的教育教學活動進行反思,重在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的培養,幫助他們提高自主發展能力,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和科研特色,最終成長為專家型和學者型的教師。同時,針對語言技能性課程,采用考試或測試的終結性評價方式。評價主體由教師、受訓教師、用人單位組成,建立了教師評價、受訓教師互評、用人單位評價的多元化評價體系。
三、試驗的效果
1.教師發展業績。2004年8月份,我們分別對試驗組和對照組的初中英語教師的發展業績作了調查統計,結果發現,盡管試驗組成員與對照組成員相比,從教年限短、職稱低,但無論是在教學方面還是在科研方面都呈現出了強勁的發展勢頭,發展業績高于對照組成員,說明他們已迅速成長為具有自主發展能力的初中英語教師。
2.教師素質綜合測試。為了相對準確科學的掌握試驗的效果,我們于2002年8月份和2004年8月份 使用《初中教師專業素質綜合測試題》分別試驗組和對照組進行了兩次測試,檢過相同樣本平均數差異的顯著性檢驗,從統計結果可以看出,試驗組成員通過“職前職后教育一體化培訓”后,在基礎素質、專業素質和綜合素質三項指標上均有了明顯的提高(P< 0.01);而對照組成員則在該三項指標上均無明顯提高(P>0.05)。結果表明:“職前職后一體化教育”對英語專業師資水平的提高有明顯的促進作用。
四、對試驗研究工作的反思
職前培養和職后培訓一體化實踐是終身教育思想對教師教育的必然要求,是教師教育領域內的一場革命,同時也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教育教學改革,它要解決的是方法論的問題。我們的“一體化”試驗首先回答了什么是“一體化”的問題。其次,第一次在實踐上,用系統論的方法將職前培養和職后培訓有機地結合了起來,對教師的專業發展做出了全程的規劃。其三,七年的“一體化”實踐使教職工樹立了教師教育的觀念,在知識經濟時代,師范教育決不是教師專業發展的終結,教師的專業發展是一個不斷提升的過程,直至退出教師生涯,其四,有效地整合了校內及校外的教育資源。最后,我們的研究試驗工作初步探索出了一條實現“一體化”的有效途徑,大面積地提高了焦作地區的初中英語教師的綜合素質和自主發展能力,極大地推動了焦作地區初中英語教育教學改革。
參考文獻:
[1]教育部.關于“十五”期間教師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意見.
[2]郭衛民.談師專英語專業英語課程設置 焦作教育學院學報[J]. 2001.
(作者單位:河南焦作師范高等專科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