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針對高校大學生的網絡行為進行調查研究,分析了現狀和存在的問題,提出了解決問題的對策以及進行的實踐探索。
[關鍵詞]大學生 網絡行為 調查分析 對策研究
互聯網已經滲透到大學生的學習、生活以及情感等各個領域,成為大學生學習知識、交流思想、休閑娛樂的重要平臺。他們在網上的所作所為,對網絡道德秩序和他們自身的道德行為發展至關重要。為了解大學生的網絡行為狀況,2006年針對河南紡織高等??茖W校的部分學生,以調查問卷的形式,進行人文社科研究項目“大學生網絡行為調查分析與研究對策”的研究。
一、網絡行為調查分析
1.調查對象和內容
選取問卷對象為河南工程學院各專業各年級(其中包括文、理工、藝術專業);以班級為單位,采用隨機抽樣和整群抽樣相結合的方法選取調查對象,兼顧專業、性別分布的均衡。
調查問卷由62個問題組成,分四部分。一是被調查者的基本情況,包括性別、專業、網齡、對網絡的癡迷程度等;二是調查網絡行為方式,如上網地點、上網時間、網絡交往、網絡論壇等;三是調查對網絡問題的看法,如對網絡知識、網絡游戲等的評價;四是調查個人的網絡道德觀,包括對網絡黑客、網絡色情等的價值判斷。問卷中的所有問題都提供選擇項,每題可選單項或多項作答。
本次調查發放800份問卷,回收775份,其中742份為有效問卷,有效回收率92.7%。全部問卷由課題組成員核查、整理,然后用SPSS軟件進行數據分析。
2.被調查者的基本情況
(1)對網絡癡迷度的調查。結果表明,絕大部分大學生在上網方面是有節制的。14.6%的人月上網費用超過50元, 2.2%的人月上網費用超過100元,41.1%的學生月上網費用在10元以下,只有極少數人表現出對網絡的盲目癡迷。
(2)上網目的的調查。調查結果顯示:大學生對因特網印象最深刻的是強大的信息檢索功能,其次是方便快捷的電子通訊。但無人對網站信息的正確性、健康性、知識產權作出保證。在網上的各類知識中,新聞時事是大學生最想獲取的信息,其次是科技知識。娛樂則是大學生上網的最主要目的。
(3)網絡行為的調查。調查結果顯示:學生大部分利用雙休日集中在學校上網;56.5%的學生利用網絡進行思想感情的交流;56.6%的大學生只是偶爾參與網絡論壇評論;通宵上網的學生只占10.3%,閑聊的人占10.2%。由此說明,大部分學生的網絡行為還是很理智的。
3.網絡問題的看法
主要針對網絡知識和網絡游戲的評價進行調查。
(1)網絡知識調查。在該項調查中,發現在我校大部分同學對網絡協議等一些基本的網絡知識一無所知或知之甚少,以致于在調查問卷上這一問題要么是空白沒有選擇,要么是猜選,只有0.8%左右的學生對網絡知識有一定了解。
(2)網絡游戲的調查。調查結果表明:男生對網絡游戲的接觸程度遠遠高于女生,但具有一定的自控能力。選擇“無所謂” 的非常多,體現了現代社會對個人喜好自由的尊重。
4.網絡道德觀
主要是對網絡人格、網絡黑客、網戀、網絡色情、網絡安全等的價值判斷進行調查。
(1)網絡謊言的調查。調查顯示,26.1 %的人對網上聊天的態度是經常說謊,49.8%的人選擇偶爾說謊,24.1 %的人選擇從不說謊,這表明多數人對在網上聊天時偶爾說謊持寬容態度,但反對在所有情境下都不說真話。一方面顯示了大學生在網絡中對真話的需求,另一方面也顯示了大家對于網絡欺騙的防范。
(2)黑客行為。黑客行為是因特網上一個典型的涉及道德的問題。我們針對學校文科、理科和工科學生分別進行了調查。結果顯示,在校大學生對黑客行為的了解程度還是比較少的,只有極少數學生對黑客行為充滿好奇。
(3)網絡色情。這是因特網上存在的一個普遍而又敏感的問題。調查結果顯示有23.2%的學生曾經接觸過網絡色情,但基本沒有學生沉湎于此。瀏覽色情網站超過10次的只有0.3%。這表明多數大學生即使在虛擬的因特網上,仍然很大程度地沿習著傳統倫理中的道德自律。
(4)網戀行為。調查顯示:認為網戀只不過是一場游戲的同學占56.6%;認為網戀可信但不現實的有28.3%。只有8.6%學生認為網戀現實并期待網戀能夠在自己身上實現。只有6.5%的學生有過網戀。這表明絕大部分學生對網戀持否定態度。
二、大學生網絡行為動機研究
1.滿足自我實現的需要。大學生需求很多,但有些需求是需要付出艱苦的努力和奮斗才能得到,然而,在網絡這個虛幻的世界里卻能輕易地得以滿足。這種感覺又會強化他們參與網絡游戲的行為,使他們沉湎于此而不能自拔。
2.網上娛樂心理。網絡擁有多媒體性,達到時空交融、視聽兼備的綜合性藝術效果,營造出特定的情感氛圍。在網上參加游戲、聊天、聽音樂、看在線電影、讀娛樂性網上文章是大學生網上娛樂的重要方式。
3.情感表達心理。在大學生的聊天中,聊的最多的話題是愛情和友誼。他們在網絡中結識朋友,獲得現實生活中無法得到的情感交流、尊重和滿足感。
4.探索和嘗試新生活。大學生長期生活在自己的一個狹小空間內,想開創新的生活圈子。網絡給他們提供了過一種與現實不同的生活的機會,使他們的好奇心理得以滿足。
三、網絡對大學生的影響
1.網絡對大學生的積極影響
(1)網絡拓寬了大學生的知識面
(2)提高了大學生的學習效率和質量
(3)豐富了大學生的課余文化生活
2.網絡對大學生的負面影響
(1)導致大學生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的沖突和失范
(2)對心理健康造成危害
(3)使大學生人際交往發生重大變化
(4)沉迷于網絡游戲而影響學習
四、減輕或消除網絡對大學生不利影響的對策
1.重視網絡在大學生思想教育方面的作用
2.開展網絡知識教育及網絡道德和法律教育
3.根據網絡的特征,充分發揮網絡在教學和學生管理當中的作用
4.改正一些學生的不良網絡習慣
五、大學生網絡行為對策實踐
通過對大學生網絡行為的調查與對策研究,我們進行了大學生網絡行為對策實踐,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加強我校網絡工程建設和大學生的網絡素質教育
2.開設法律和道德選修課程,規范大學生的網絡道德行為
3.通過網絡建立大學生心理咨詢室總之,網絡已經成為大學生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高校要揚長避短,因勢利導,發揮積極作用,培養大學生學會利用現代科技手段的意識和能力,同時克服現代科技包括網絡等存在的不利因素,最終實現培養適應社會需求、高素質的合格人才的目的。
參考文獻:
[1]林絢暉,閻鞏固.大學生上網行為及網絡成癮探討[J].中國心理衛生雜志,2001,(4):281-283.
[2]王伯軍,邢廣梅.網絡時代思想政治教育初探[J].思想理論教育,2001,(8):32~34.
[3]王文莉.校園網絡思想政治工作新探[J].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學報.
[4]黎剛.網絡思想政治工作問題研究綜述[J].思想政治教育,2001.
[5]劉豐剛,毛紅霞.網絡對大學生的影響[J].中國成人教育,2002.
[6]桑標,貢曄.網絡依賴與心理健康的關系[J].當代青年研究.
[7]刁生富.信息時代的中國現代化[M].廣州:華南理工大學版社,2001.
[8]劉獻君.順應時代潮流大力推進思想政治教育進網絡[J].高等教育研究,2001,(3).
[9]謝海光.互聯網與思想政治工作概論[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0.
(作者單位:河南工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