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應該如何擺正財富與社會的互動關系,他們的一舉一動都會受到各階層人們的關注,首富們的話也許會有人去聽,社會對他們的看法會牽連到這個階層,所以首富們自己的個人行為對樹立這個階層在社會中的影響是很重要的。
中國的首富稱謂自古有之,但那大多是帝王將相或巨商富賈的特有之物,與平民百姓并無太多牽連。真正在市場中出現平民首富現象,是中國改革開放以后的事。全球化使中國首富出現的頻率越來越高,相對比的,首富更替的速度也越來越快。
有人說,轉型中的中國,首富名單的更替可謂變幻無窮,充滿魅力,誰也無法預料下一個首富是誰;也有人說,中國的首富都只不過是華爾街的匆匆過客。
從首富產生及更替的過程來看,這更像是一部首富進化史,短短的幾十年時間,中國市場的首富經歷了國際首富們幾百年的進化過程。與國際上一些低調、冷靜、圓潤的首富們相比,中國的首富顯然還需要更多的“自然環境”的錘煉。為了進一步探討中國首富們在進化過程中的種種現象,本刊記者專訪了知名財經作家吳曉波先生,請他來一起探討中國首富進化史。
《華人世界》:中國的首富有些很低調,比如楊惠妍,非常低調,這和她是首富有關系嗎?
吳曉波:楊惠妍最近成為中國首富,她主要是因為她是家族企業的代表,又是從事地產業,因為股票市值上升了。我認為企業家分成兩種人,一種是有錢的,叫作商人,別一種叫企業家,最近的地產行業出了很多暴富的人,他們只能稱為商人。有些人很低調,楊惠妍很低調,一是和性格有關,二是她也沒有什么可以分享的管理思想和生活方式。我看現在的中國富人,不管是高調的還是低調的,都看不出他們有什么可以分享的管理智慧或者生活方式,都一樣,和他們表現出的低調高調沒有太大的關系。
《華人世界》:你曾在《首富的“物種起源”》中說過這樣一句,低調是現任首富尤其是在歐洲大陸的首富們的性格特質,他們不定居大城市,也不參加各種經濟論壇,“不著文字”似乎是一條不成文的“首富傳統”,那么中國的首富是不是距離這種境界還很遠?
吳曉波:從近30年來看,中國的整個財富積累和暴發都是在短時期內產生的,從1994年中國第一次評首富,到后來胡潤評中國首富,也不過10年。因為中國這個社會對一個人成功的判斷是看他有沒有錢,中國富人覺得錢對他們還是重要的,所以,對錢財的理解不一樣,造成了他們與西方國家對財富理解的不同,至少我看不出來中國首富有什么特別的境界。
而在西方國家,富人都認為錢財只是生命中的一部分,宗教對他們的影響很大,使他們有這樣對財富的理解方式。在我看來,我們整個社會、企業家都沒有想清楚,中國首富到底應該是怎樣的。或者說,中國首富缺少西方首富那種精神信仰,這是兩種不同的境界。
《華人世界》:首富們的產生與社會經濟發展與國家轉型息息相關,中國的首富在這個過程中應該注意怎樣的問題?或者說,怎樣才不會在轉型中被淘汰?
吳曉波:目前中國整個是個商業社會,判斷成功不成功依舊從有沒有錢來看。其實,一個國家只有幾個有錢的人并不是一件好事。大的背景下,中國的首富現象是伴隨著中國中產階級的形成過程而產生的,而中產階級的產生需要很好的基礎條件。
曾有文章說過,楊惠妍在成為首富之前,她父親曾經發布了這么一條新聞,就是說碧桂園在過去的時間中,也曾資助過許多學生,他們也就是想向社會證明,他們在成為首富之前也是對社會有幫助有慈善捐贈的。這當然是個好的現象,這也是首富們應該注意的與社會互動的問題,到底應該如何擺正財富與社會的互動關系,在首富們已成為社會標志性符號的時候,他們的一舉一動就會受到各階層人們的關注,首富們的話就會有人去聽。他們如果偷稅漏稅或違法亂紀,那么社會對他們的這種看法就會牽連到整個這個階層,所以首富們自己的個人行為對樹立這個階層在社會中的影響是很重要的。
《華人世界》:看過首富的一些資料,感覺他們應該分成兩類,一個是在實體經濟下產生的,比如榮智健,一種是在虛擬經濟下產生的,比如丁磊、陳天橋等,這兩種哪一種更有持續性?有人說,虛擬經濟下的首富只是華爾街的過客?
吳曉波:我并不認為丁磊和陳天橋等是華爾街的過客。他們的企業都很好,因為到現在為止,他們這個行業仍是財富聚集最多的行業,首富對他們來說和公司沒有什么關系,IT行業今后也仍是創造財富最多的地方。
《華人世界》:你曾經在文中道出造就今日首富的三個謎底:“專業背景下的全球化”、“渠道為王”和“核心資源壟斷”,這些因素一直會是主導因素嗎?中國首富將來之間的競爭會回歸到這三個因素上嗎?
吳曉波:我在文章中分析了財富積累的規律,從大的方向看是沒有錯的。但是在中國,房地產行業是個特殊的行業。今年進入《福布斯》排行榜的華人企業1/3是從事房地產業,而在世界500強中,2006年是幾乎沒有房地產業的。
也就是說,這是在中國的特別現象,拿碧桂園來說,他們在很多年前低價購進的土地,到今天的增值已經超過任何行業,土地資源獲得的不平衡,造成今天的首富多數是從事房地產業。但畢竟土地資源是有限的,從長遠來看,將來的首富主導因素會是我說的那三種,這是將來的趨勢。
《華人世界》:不管是中國的首富,還是其他國家的首富,進化的最終點是不是不存在首富一說?
吳曉波:如果讓我預測一下將來首富的狀態,我認為在短期內是看不到的,我們這一代人很難理解這樣的狀態。
我拿弗蘭西斯·福山的一本叫《歷史的終結與最后的人》的書來引述吧,他說人類最初出現時就像陽光下的狗,曬著太陽,非常開心,什么也不想。然后就有了欲望,爭奪土地、金錢、權力、女人,然后有了國家、城市、級別等,就有了今天社會的各種狀態,當今的人們都在為他們的欲望而生活,但是發展到最后,經歷了大富大貴和各種社會動蕩之后,他認為歷史總會回到終點,最后的人的狀態仍生活在陽光下,活得單純快樂。當然,這是哲學家的推理,我們在現實中很難想象,如果我們沒有這些欲望會怎樣生活。
將來可能會這樣吧,不再會有首富二字,人們都生活在同一種狀態中,這是一種美好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