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富的光環總是那么耀眼。
25歲的楊惠妍以財富1300億元成為2007胡潤百富榜首富。一夜之間,楊惠妍——這個原本陌生的名字迅速躍上了財富金字塔的塔尖,成為中國傳媒和公眾關注的焦點。與白手起家的張茵不同,楊惠妍的光環承載的是一個家族的財富帝國。農民出身的碧桂園創始人楊國強將其嘔心瀝血得來的億萬家業,親手傳到了畢業于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的二女兒楊惠妍手中,也使其成為站在風口浪尖的人物。
今年4月碧桂園在香港上市,目前其市值已突破2000億元。楊國強為人低調,楊惠妍也鮮有在公眾場合露面,更是從未接受過媒體采訪,其低調的態度為這個家族財富故事平添了不少神秘色彩。
中國富豪群體的年輕化從未像今天那樣迅猛。這些年來,從福布斯到胡潤,各類財富排行榜充斥著人們的視野。丁磊、陳天橋、黃光裕、施正榮、張茵、楊惠妍……內地首富桂冠幾易其主,這意味著利用資本市場的力量,一夜造富已不再是天方夜譚。除了那些年輕創業者,一個靠繼承財富擁有巨額資產的“富豪第二代”也隨著家族企業的交接班,成批走入人們的視線。
人們對家族企業仍習慣于采取懷疑的眼光。一個普遍的觀點是“富不過三代”:第一代人創建,第二代人守業,第三代人揮霍。實際經驗也證明這個觀點不無道理。麥肯錫的一項調查甚至認為,只有不到15%的家族制企業在第三代之后還能生存下去。
雖然父輩們大多平民出身、文化不高,僅憑借著敏銳的商業嗅覺建立了企業帝國,但像楊惠妍一樣,富豪第二代們幾乎無一例外地從小就接受了國際化的教育。拋下這些年輕人是否能繼承商業天賦不說,他們的知識和國際化視野,在一開始就遠遠地超過了父輩——李海倉之子李兆會、宗慶后之女宗馥莉、劉永好之女劉暢、魯冠球之子魯偉鼎、左宗申之女左穎。
海外留學背景只是第一步,更嚴峻的任務是要靠實踐磨練第二代的領導能力。
接觸過楊惠妍的房地產業內人士評價,楊惠妍做事干練、機敏,有控制能力,她將使碧桂園完成從家族企業向現代企業的轉變。碧桂園過去一段時間在天津、北京等城市及江蘇、湖南等省拿下不少郊區地塊。現在的碧桂園在前期大量積累的前提下,開始由工廠模式逐漸向個性化生產轉變。
除此之外,民企第二代還面臨著二次創業的挑戰。中國民企第一代創始人,在中國經濟體制轉軌初期的特定背景下掘得第一桶金,在與國有企業并不殘酷的競爭中發展起來的。而民企第二代則面臨著新的環境,要在全球化的競爭環境、規則之下保持企業持續發展。商海行舟,不進則退,這是更為嚴峻的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