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列方程解應用題雖然困難,但只要教法得當,就能讓學生逐步熟悉常見的數量關系,熟悉確定相等關系的一些詞語,從而揭示解題規律。數學建模是今后數學教學中需要直接面對的問題,是用數學的方法解決實際問題的關鍵一步,我們要充分利用研究性學習來培養、提高學生的建模意識和能力,使“問題解決”教學真正落到實處,完成課程標準所提出的目標。
[關鍵詞]應用題教學 數量關系 數學建模
應用題的教學目的是發展學生的數學語言能力、數學閱讀能力和數學交流能力,借用數學模型方法處理各類問題(包括數學學習和實際應用等方面)。數學模型方法的學習與掌握、運用及深化,一般是按照模仿──模型轉換──模型構造的主線進行和發展。進行數學建模,首先,學習和熟悉一些基本的模型。其次,逐步擴展用已有的數學知識解釋一些實際結果,描述一些實際現象,模仿地解決一些實際問題,并能建立數學模型而求解。下面,就本人在這一節內容的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能力談幾點認識。
一、明確思考方向,找出數量關系
在應用題的教學中,首先必須講清楚數量關系的含義,明確思考方向,找出數量關系。以往教解應用題時,常常讓學生找出數量關系,而學生想了半天回答不上來。問題出在什么地方呢?因人而異,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有一點我們必須高度重視,就是有些學生根本不知道什么是數量關系。而教科書在這方面提得很少,教時再重視不夠,學生當然就不知道從何而想,如何下手,更找不出數量關系。所以,我們在講應用題時,必須要講清楚數量關系的含義及其所指內容,又要在學習應用題時,經常反復強調,通過對具體事例的講解來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逐步加強對數量關系的理解與認識。只要將數量關系的含義及所指的內容弄清學懂,解應用題就好辦了,就能以不變應萬變,達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效果。
例1.農科所向農民推薦渝江Ⅰ號和渝江Ⅱ號兩種新型良種稻谷。在田間管理和土質相同的條件下,Ⅱ號稻谷單位面積的產量比Ⅰ號稻谷低20%,但Ⅱ號稻谷的米質好,價格比Ⅰ號高。已知Ⅰ號稻谷國家的收購價是1。6元/千克。
(1)當Ⅱ號稻谷的國家收購價是多少時,在田間管理、圖紙和面積相同的兩塊田麗分別種植Ⅰ號、Ⅱ號稻谷的收益相同?
(2)去年小王在土質、面積相同的兩塊田里分別種植Ⅰ號、Ⅱ號稻谷,且進行了相同的田間管理。收獲后,小王把稻谷全部賣給國家。賣給國家時,Ⅱ號稻谷的國家收購價定為2.2元/千克,Ⅰ號稻谷國家的收購價未變,這樣小王賣Ⅱ號稻谷比賣Ⅰ號稻谷多收入1040元,那么小王去年賣給國家的稻谷共有多少千克?
二、培養審題能力,建立數量關系
應用題中的有關詞語,也必須從數量關系的角度去理解和認識,才能真正達到審題的目的。應用題經常使用的有關名詞、術語有“慢”“提前”“遲到”“超過”“剩余”“追上”“超額”“虧損”“盈利”等。如果對這些詞語理解不透徹,相對應的基本數量關系弄不清楚,就找不出正確的關系式。如現行的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七年級上冊第95頁的探究:某商店在某一時間以每件60元的價格出賣兩件衣服,其中一件盈利25%,另一件虧損25%,賣這兩件衣服總的是盈利還是虧損,或是不盈不虧。在這個例題中,如何讓學生理解什么是盈利,什么是虧損,或是不盈不虧等關鍵語句,從而讓學生理解怎樣建立數量關系式,才能明確題中涉及的基本數量及它們之間的關系,達到審題、建立數量關系的目的。
三、理解關鍵詞,建立等量關系
分析應用題的關鍵詞語,建立等量關系是教學中的重點,又是難點。解決這一問題要分明、干凈、利索。教科書采用了下列途徑:(1)分步分析,把實際問題的數量關系表示成一個代數式,其目的就是為列方程打下基礎:(2)列方程解應用越是以分析、探究的形式出現,這樣既闡明了問題,又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過去在教學中,常常是急于讓學生用字母表示未知數,列出方程和有關的代數式,在未確定等量關系之前這樣做,很容易使學生注意力分散,抓不住問題的主要方面,列不出數量關系式,造成強者不聽就會,而弱者聽了也不會,中間層次無長進,從而達不到教學的目的。我認為,在教列方程解應用題時,采取先粗后細的策略,抓住本質,把實際問題的數量關系表示成一個代數式,這就是粗。然后,再去弄清每一個細小環節,根據所列代數式,列出方程,這就是細。這樣一粗一細,由簡到繁地解決問題,思考問題明確、單一、緊湊,速度快,又直觀,根據這一階段學生認識問題和思考問題的特點,引導學生理解關鍵詞語,建立等量關系,在應用題教學中是非常必要的,也是非常及時的。
例2.機械加工需要擁有進行潤滑以減少摩擦,某企業加工一臺大型機械設備潤滑用油90千克,用油的重復利用率為60%,按此計算,加工一臺大型機械設備的實際耗油量為36千克。為了建設節約型社會,減少油耗,該企業的甲、乙兩個車間都組織了人員為減少實際耗油量進行攻關。
(1)甲車間通過技術革新后,加工一臺大型機械設備潤滑用油量下降到70千克,用油的重復利用率仍然為60%。問甲車間技術革新后,加工一臺大型機械設備的實際耗油量是多少千克?
(2)乙車間通過技術革新后,不僅降低了潤滑用油量,同時也提高了用油的重復利用率,并且發現在技術革新的基礎上,潤滑用油量每減少1千克,用油量的重復利用率將增加1。6%。 這樣乙車間加工一臺大型機械設備的實際耗油量下降到12千克。問乙車間技術革新后,加工一臺大型機械設備潤滑用油量是多少千克?用油的重復利用率是多少?
答:(1)技術革新后,甲車間加工一臺大型機械設備的實際耗油量是28千克。
(2)技術革新后,乙車間加工一臺大型機械設備潤滑用油量是75千克?用油的重復利用率是84%。
綜上所述,列方程解應用題雖然困難,但只要教法得當,就能讓學生逐步熟悉常見的數量關系,熟悉確定相等關系的一些詞語,從而揭示解題規律。數學建模是今后數學教學中需要直接面對的問題,是用數學的方法解決實際問題的關鍵一步,我們要充分利用研究性學習來培養、提高學生的建模意識和能力,使“問題解決”教學真正落到實處,完成課程標準所提出的目標。
(作者單位:貴州遵義市紅花崗區新蒲鎮前進學校)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圖表、注解、公式等內容請以PDF格式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