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布拉格的美無法用言語表達,只有當你身臨其境的時候,才能感受到那種震撼心靈的極致之美。
不少大都會都經歷過極度繁榮之后的衰落,就像美人遲暮。但布拉格的生命力卻從未消減,雖然它曾經歷過數不清的磨難,就是這個反復地被侵占、不時地更換國旗和標語牌的地方,卻始終有著童話般的浪漫色彩。
金色布拉格
捷克共有7 萬多平方公里的面積,有人說,捷克小得只有一座城市,那就是布拉格。

布拉格,這個有著童話之都美名的城市,興起于中古世紀,公元1355 年起德國皇帝查理四世(CharlesIV) 在此接受加冕,將布拉格定為神圣羅馬帝國德意志王國首都,從此布拉格便在歷史上扮演重要的角色。這個城市雖然歷經了數次戰爭的洗禮與長期禁錮,但它的遺跡仍然保持得相當完整。豐富的建筑風格使布拉格被冠上百塔之城的封號,從仿羅馬、哥德、文藝復興、巴洛克到新藝術風格與立體派建筑一應俱全。
這是一座建在7 座山丘之上的城市,在夕陽輝映下,伏爾塔瓦河從市中心蜿蜒而過。金色的夕陽讓許多建筑物閃爍如金,此時的布拉格像是一座金碧輝煌的宮殿。從查理橋上看城堡及周圍的紅頂房子,仿佛能看到中世紀時的鼎盛一時。宮殿與城堡一聳立高地上,陡峭的街道如同階梯。
歷史的影子
布拉格主要由四個區域構成,分別是城堡區(CastleDistrict)、雷色城(Lesser town)、舊城(Old Town) 及新城New Town) 。特別是布拉格城堡,是當地人最驕傲的所在,它不但是歷代執政者居住與辦公所在,也是宗教的菁華區,14 世1紀興建的圣維特而大教堂即為代表,歷史上的三十年戰爭也于此留下記載。緊臨城堡的黃金巷,是大作家卡夫卡的故居,他曾在此完成以布拉格為背景的文學名著《城堡》,今日這條小巷里的18 棟15 40 年建筑正販賣著各種與時光有關紀念品,如郵票、老照片,甚至昔日蘇軍入侵時的紅軍制服與裝備。歐洲最大的猶太區也位于布拉格,第五區的猶太城可見許多猶太人墓園與教堂,描述著猶太人千年來的辛酸血淚史。
貫穿布拉格南北的伏爾塔瓦河是布拉格最具風情的地方,特別是興建于14 世紀的查理大橋,連接了新舊兩城,這座古橋為游客聚集之處,橋上有一百零八位圣者的雕像。此外,橋上還有許多小販及街頭藝術家表演音樂或素描。沿著河川放眼望去,可以清楚地看到許多古老的城堡,如同置身于童話故事天方夜譚里的情景。夜晚與白天各有不同風情,白天這里是游客經常光顧的地方,而到了夜晚,這里就成了情侶們眷顧的地方。
音樂流淌的布拉格

提到布拉格,你會最先想到什么?
米蘭·昆德拉?卡夫卡?這是喜愛文學的人們時常提到的。另一個經典“布拉格之春”,對喜愛音樂的人來說格外熟悉。而每年的5 月12 日,就是捷克民族音樂之父斯美塔那逝世紀念日。因為特別喜歡他的作品,時常在夜晚無人的時候用老式留聲機播放。布拉格的音樂情懷雖沒有維也納那么有名,這里卻是一個名副其實的音樂之都。
初到布拉格,一度很奇怪在大街上難得看到唱片店。而到了華燈初上的夜晚,走在布拉格的街道上,仿佛是漫步在一個音樂的花園中。四處飄揚的樂音告訴人們,這里根本就不需要唱片,人們隨時都生活在音樂中。入夜,從不同窗口飄出的歌聲,讓人恍惚迷醉在曲折幽暗的深巷。一會兒,輕柔的情歌響起,捷克人能歌善舞的性格又一次體現了出來,不少情侶開始隨著音樂搖擺,輕輕哼唱著令人沉醉的曲調。
可以說音樂貫穿著布拉格的整個歷史,布拉格的昨天和今天都在音樂的音符中流淌而過。
神秘的庫特拉赫拉
決定來庫特拉赫拉,不只因為這個古鎮位列世界文化遺產保護的名單里,這里有一座世界聞明的骷髏教堂,里面所有的裝飾都是用人骨作成的。從布拉格開車,2 個小時間就到了目的地。大概是因為周末的原因,所以整個古鎮格外的安靜。臨近教堂,遇到了幾個從德國、奧地利來的游客。
教堂與外墻之間,是一片小巧干凈的墓園,與充滿陽光與偉人的布拉格高堡墓園比起來較為荒寂,陰森的感覺也更重。
進入教堂,真正的震撼才剛剛開始。一具具從屋頂垂掛下來的骸骨,無數的頭骨串起來的吊飾、燭臺、錨、貴族家徽、吊燈、人骨塔,4 萬具來自中世紀的骸骨,在這個詭異的空間內,散發出森白的光澤。
以頭骨與腿骨拼湊的金字塔構筑出死亡令人震懾的巨大;由全身人骨所構筑的繁復吊燈,綻放出死亡邪異的美感。時間凝在空洞的眼窩里,曾經存在,曾經美麗。
這個教堂是紀念中世紀黑死病的,當時葬在這兒的約有四萬人之多,后來在18 世紀時,政府請一位設計師將這些人骨裝飾在殿堂中,墻上至今留有設計師的名字。走下階梯,一盞超級豪華的人骨吊燈展現在眼前,還有四座小小的骷髏尖塔,而屋頂竟也有一串串的頭骨裝飾,一個個的臉骨都是往下,看遍了兩個世紀來的游客,也看遍了世間的變化無常!
殿堂的四周有四座都是骷髏及大骨堆砌而成、類似“灶“的建筑,每一座大概都有上千上萬人吧。洞內點上昏黃的燭光,灑在雪白的人骨上,仿佛有一股陰森凄慘的冷風吹過。
溫泉之鄉—卡洛維發利

從布拉格往西,走走停停,4 個小時,就接近了卡洛維發利。到達的時候正是黃昏,落日的余暉將整個小鎮籠罩在一片橙色的光彩中,格外耀眼。雖然之前看過無數明信片和經典照片,但身處此地的感覺還是令人激動。
卡洛維發利又名查理溫泉,可以說是捷克最著名的第一溫泉城。1349 年,羅馬帝國皇帝查理四世在狩獵時發現溫泉,16 世紀成為礦泉療養地,現已發展為世界著名的溫泉療養中心和旅游勝地。
小鎮里有礦泉數十處,其中被開發利用的十二眼泉水,水溫多在41. 2 度至72 度,含多種化學元素,可供飲用、沐浴和醫療。世界上許多名人曾來此療養游覽,比如馬克思、彼得大帝、貝多芬、果戈里等。在小鎮廣場上,鴿子在悠閑地盤旋,或是在地上覓食,絲毫不畏懼人來人往。可以感受到小鎮上人們的生活節奏比布拉格又慢了許多,在廣場的長廊邊,有一口口溫泉可供飲用。由于溫度很高,必須有一個小小的溫泉杯用來接水,杯子是瓷質的,每個杯子也不盡相同。在沿路的小攤上,可以找到各式各樣設計圖案的小巧的溫泉杯。
卡洛維發利同時還是一座工業城,生產陶瓷、玻璃及食品。貝赫爾開胃酒由礦泉水加多種草藥釀制而成,與十二眼泉水一樣具有藥物作用,因此被譽為“第十三泉”。此外,當地特產卡洛維發利薄餅,按傳統工藝制成,已具有近500 年的歷史。
摩塞爾(MOSER)水晶玻璃廠創建于1857 年,可以說是卡洛維發利的瑰寶。當時,該廠生產制造的手工磨刻水晶玻璃器皿,主要是獻給皇室、官府以及出售給各國高檔玻璃制品的收藏家。該廠的水晶玻璃制品具有較高的技術和藝術水平,光彩奪目,造型典雅,有“杯之王”的美稱。世界上許多皇室、政府、駐外使團等都會在此定制酒具,英國的愛德華七世、亞歷山大王后、伊麗莎白二世都喜愛摩塞爾玻璃廠的豪華酒具。
而另一個瑰寶“十三泉酒”則創建于19 世紀初。1807 年當地的一位藥劑師約瑟夫·貝赫爾發明并開始銷售根據自己獨特配方釀造的開胃酒。1841 年他兒子小貝赫爾接管工廠后注冊“貝赫洛夫卡酒”商標,并大量生產該酒。二戰前,該酒曾暢銷歐洲,被捷克人民稱之為卡洛維發利的“第十三泉”。該酒由優質果酒加糖和多種草藥,并配合卡洛維發利的特有泉水釀造而成,不含任何化學物質,對治療慢性胃炎、消化不良等消化系統疾病有很好的療效。酒的配方一直保密,目前全世界只有兩個人知道。
不可不看

國家博物館:位于溫塞斯拉廣場南端,地下鐵A線與C線交叉的正上方,屬于新文藝復興式建筑。這是一座代表捷克的綜合博物館,華麗的博物館大廳曾是電影《不可能的任務》場景之一,二、三樓則有史前文物、礦石及動物標本展覽館。
火藥塔:建于1475 年,是布拉格舊城門之一,17 世紀時曾用來貯藏火藥后改稱火藥塔。登上65 公尺的高塔,可遠眺市區,體會布拉格“百塔之城”的風情。
舊城廣場:布拉格舊城的中央地帶,鋪滿石板道路,聚集許多觀光客。廣場一角有文藝復興時期的拱型建筑,已改成咖啡廳、禮品店,還有不少小吃攤和街頭藝人在此演出。
提恩教堂:提恩教堂是舊城廣場東面的哥特式建筑,建于1365 年。樓頂以黃金裝飾的兩座塔,高80 公尺。教堂前面就是提恩學校,它是舊城廣場上最古老的建筑,有哥特式拱門和文藝復興時期的屋頂裝飾,外型典雅。
舊市政廳:面對舊城廣場的舊市政廳,建于14 世紀。大樓上掛著大型天文鐘,分為上、下兩座,上面的圓表示以地球為中心,外面有月亮、太陽環繞,顯示天體的運行并標明了年月日和時間,運轉一圈即代表一年的時間,所以這個圓稱為日歷儀。下面的圓則根據黃道12 宮和農村耕作節氣,轉動一格代表12 日,這個圓稱為天象儀。
查理士橋:是東歐現存最古老的石橋,禁止車輛通行,是連結舊城區和布拉格城堡區的唯一橋梁。橋兩端有哥特式橋塔,兩側各有欄桿和以宗教故事為題的15 座圣像。
布拉格城堡:布拉格城堡位于伏爾塔瓦河的丘陵上,已有10 0 0 多年歷史,6 0 多年來歷屆總統辦公室均設在堡內,所以又稱“總統府”。由入口的正門進入后是第一中廳,盡頭為馬提亞大門Matthias Gate,穿過門后即為第二中廳,右側是圣十字教堂。第三中廳就可見到氣勢雄偉的圣維塔大教堂。馬提亞大門左側,過了火藥橋后,右手邊就是皇家花園及皇家夏宮貝爾維得宮。

旅游貼士
貨幣:當地貨幣為捷克克郎,1 美元= 22 克郎,1
歐元=29 克郎
簽證:詳情請查詢網站HYPERLINK \"http://www.mfa.cz/beijing\" http://www.mfa.cz/beijing
電壓:220V
航班:目前沒有直飛航班,需乘國航、LUFTHANSA、KLM、法航等航空公司在歐洲轉機。
飲食:典型的捷克風味食品是叫做克奈德利克的像蒸饅頭一樣的食物,俗稱水煮饅頭,本身沒味道,蘸著肉菜的湯汁才好吃。根據添加的材料不同,可有多種風味。與烤肉和酸元白菜組成的拼盤是捷克大眾性的食品。其他特色菜還有烤肉,如布拉格火腿和排骨。捷克的啤酒是世界上有名的,最好的是比爾森和百威,另外還有幾十個品牌也備受歡迎。捷克人特別喜歡喝扎啤。全國年人均喝啤酒160 升。
當地特產
波西米亞水晶
走在布拉格主要觀光區, 幾乎每家商店都有各種造型商品, 其中以多樣化設計的杯子、花瓶、燭臺等最受青睞。水杯或酒杯平均價從300 -1000 克朗左右;長尾鳥造型的玻璃紙鎮大約200 多克朗;如果是裝飾有琥珀的酒杯,6 個一組大約5000 克朗。每家商店的售價相差不會太多, 不過記得請店家包裝仔細, 免得旅途過程損壞。
溫泉杯
在幾個主要溫泉, 都可以看到人手一杯的卡羅維法利溫泉杯, 造型一般扁扁的, 以白色為主調,飾有花朵紋路, 也有部分走華麗路紋, 各有奇趣。最重要的就是從把手上的小洞喝水, 才是地道的喝法。
石玫瑰
所謂石玫瑰并不是真的用石頭作成的玫瑰, 而是卡羅維法利的斯普魯特溫泉引起的化學作用造成的石灰質現象, 主要影響范圍從斯普魯特溫泉經特普拉河, 一直到磨坊溫泉, 數百年來迄今仍在繼續作用中。
貝赫洛夫卡酒
墨綠色酒瓶的貝赫洛夫卡酒是捷克卡羅維法利最具代表意義的紀念品, 為紀念大衛貝赫而命名。大衛貝赫是18 世紀對卡羅維法利最有貢獻的醫生, 他首先提出倡導飲用溫泉水輔以散步來治療疾病的觀念, 并加以科學分析, 使得卡羅維法利成為東歐名盛一時的溫泉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