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途中,生命的影響烙印在時光里,像在玻璃門上率性拍上的一個個手印。在某種程度上,路過有點類似儀式的意義,在我們的生活中持續不斷。而我們所做的,是將期待,快樂,向往等待情緒在接連不斷的旅途中順手移植。
兩天——寫給“路過福州”的人們 公子小康
某一天,聽說愛情回來過。
某年2月28日,城里下起了雪,一點一點飄落在地。有些人特意開車去郊外,上北峰等處看雪;雪覆蓋了路面,他們玩起了打雪仗。我在電視上看到這則新聞,發現自己也像他們一樣高興。我明天要離開這里。我還不知道自己下一站的落腳點。我要好好想一想,如果真像他們說的愛情曾經回來過,我不管它僅僅是為了我,還是包括所有對它心盼已久的人,我都覺得這像似一種奇跡,不敢相信,我會得到這座城市的一種愛。
這座城市過于悶熱,我對它的夏天記憶猶新,它的盆地氣候讓熱氣一直回蕩在四周,如尋找出口而不可得,使熱的濃度越發高釅,逼得每一張臉看著都不舒服,腦袋是空白的,腳步也顯得沉重。
我盼著夏天快快過去,我能心情輕松地走出家門,免得他們老嘲笑我“連游泳都不敢去”。
我放棄游泳很久了。我偶爾上街時慶幸城里還有不少大樹,還有幾條不錯的林蔭道,我的心情是復雜的,如果不是因為在等待愛情,我會更早離開這里。2月28日是我在酷熱的日子里朦朧閃現的下雪天,對于這座城市是罕見的,多年未遇的寒冷;雪降臨,靜靜地喚醒記憶。人們講話的嗓門也壓低了。
她因為公差路過這里。她在這里生活了好幾年,后來到北京去發展。我不知道她發展的如何,我沒問。當我們碰面時她要我幫忙找一些發票。我感到好笑。這個女人的小性格還一直在著。我說今晚請你好好吃一頓熱的,你有福啊,這里下雪,你在這里那幾年還沒有過。她漠然。在北京雪見多了。我們在路上走著,都是她熟悉的,以前我們也這樣走過。我喜歡這座城市的心情油然而生,但我也不會久留,我也是路過。兩個路過的人漫步在人跡稀少的街頭。我們就像兩位搭車人,她等到了最后的一張車票,我留在了站臺。而她并非不舍,而是奔波一圈后回到一個中間停靠站,意外地見到了還滯留在此地的過客。現在,我是主人,我們要吃一頓熱乎乎的火鍋晚餐,談談一個流傳本城的話題:在人們心中,聽說愛情回來過。
她問:是哪一天?我說也許不確切,可能是2月28日,突然下雪那天。我堅持是2月28日,雖然別人都不確定,或這一天,或那一天。她又問:你干嘛這么認定又堅持?我語塞。我笑笑。有一個明確的日期讓人心里有底,說起來也方便。這頓飯被我們拉長了。被我們迷茫的眼睛和有點亂的情緒。她突然說“你會一直留在這里,等啊等,因為你漸漸老去。”她笑了起來。我們都笑了。聲音好響亮,因為太靜了,樹都凍著了。因為雪停了。
又:某一天,記得
有一個季節逐漸為我所忘:秋天。我在給她的郵件中寫到:明天我就走了,明天按月份應該是秋天,我希望帶著秋天的氣息,可是,我懷疑,已經沒有秋天了。有一次她告訴我:去臺灣旅游,我見到那里的招牌小吃叫“福州魚丸”,好吃驚,可是昧道不輸福州的。有一次我帶她去津泰路、白馬河、南公園,在深更半夜吃小吃。我們不吃什么魚丸了,全是特別棒的各種小吃。她悠悠地說:你好會享福,看我在外面怎么拼。

但是你一定有見過秋天吧,這也值得。她想了想:是呀。但你只要出城去永泰,就有秋天了。我極少挪窩,我是百無聊賴的“宅男”。有一次我們在倉山爬走了幾層坡道,為了看看舊房子,途中我們迷過路,以前的記憶不管用a我們坐上居然載客到這么狹窄的地方的的士,直接開到住處。我對她說“好久以前我是見過秋天的,它整整存在了一季”。她要我形容。我說就那種感覺,有點秋風掃落葉,涼涼的,在陽臺上也不能待太久,還是會冷。這時候她的表情是嫵媚的,人被放空了似的,不禁摸摸皮膚:像我的皮膚一樣涼爽。
有一次我在一場聚會上看到她,“好嗎最近?聽說你要走了?”她先說“你又瘦了”,喝了一口酒:我只有兩天,一天用來路過,另一天還是路過。“噗哧”一聲,我們全笑了。“你會想起我這個人嗎?”我說會,也請你記得那個丟失了秋天的人。我還要和著你感傷下去嗎?她說“有那么為難么,感傷有時,跳舞有時,你又不會跳舞,那請感傷吧”。我覺得有趣,但不知道自己在想什么。有一次聽人說她又來這座城市,在機場停留了幾個小時,搭上了另一班飛機。我記得當時問道:她又去了哪里?說的人表示不清楚。說的人說:我認得她,她不知道我。我只是見到。
[編者語]
在這炎熱的夏日里,我們向讀者插播一個與下雪、路過、偶遇有關的寫意的旅途心情故事,希望你們在揮汗如雨中能夠從故事的清冷意境里汲取一片涼爽,在這如夢似幻的生命的片斷中獲得一些感悟與對下一趟旅程的美好期盼。接下來,讓我們進入現實,延續上期的軌跡,對那些路過福州的朋及進行探問。
張女士,33歲,幼師,浙江紹興 采訪地點:火車站
問:您為什么來福州?
答:來福州探親。
問:經常來福州嗎?
答:不是很經常來。
問:您這次來福州是住酒店還是住親戚家?
答:我不習慣住酒店,這次是住在親戚家里的。
問:能談談您對福州的印象嗎?
答:福州變化很大。前些年我來的時候,福州沒那么多高樓大廈,市區感覺也很小,比較繁華的地方除了東街口外好像沒什么地方可去了。現在的福州明顯有了省會城市的氣象,讓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覺。
問:在您看來,福州的優點和缺點各是什么?
答:感覺福州整體的城市衛生環境很好,是一個適合居住的地方。但福州的交通不怎么好,摩的很多、很亂,我上次還看到有個人被摩的撞到了,人都飛出去老遠,那摩的司機卻跑了。不過,福州最近多了很多高架橋,路面好像也拓寬了不少,交通擁擠的現象疏緩了很多,相信福州交通亂的現象很快能得到解決。
問:到過福州的哪些地方玩過?
答:我喜歡去五一廣場,晚上的時候那里讓人感覺很舒服。江濱公園也去過,我喜歡晚上的時候和親戚朋友去空曠、悠閑的地方散步。
問:去過哪些消費場所?
答:中亭街,那里的家電賣場比較集中,附近有很多不同風味的小吃,很熱鬧,東西也多。
問:您能說一下,福州與紹興市有何不同嗎?
答:紹興的景區、歷史文化保護會比福州好,小吃品種也很多:福州比紹興繁華,畢竟是省會,跟前些年比,福州城市建設很快,但福州原有的傳統建筑好像少了很多。現在站在福州的任何一個地方,如果事先不知道是在福州,是絕對找不到福州的印象,因為福州跟其他城市已經沒什么分別了。
[點評]關鍵詞:摩的/傳統建筑
張女士提到福州的摩的問題。如果從另一個角度而言,摩的的確在某種程度上滿足了一部分人的交通需求,分解了公交的壓力。因為市場的規律是,有需求,就有市場。但是,事情也都有兩面性,利弊是一種事態的雙刃劍。希望摩的騎士能遵守交通規則,為福州的城市交通形象打造獻一份力吧。而談到傳統建筑,福州相關部門近年來也都在努力規劃和維護中。城市的形象為什么開始趨于同質化,這個問題是牽涉到多方面的因素,我們就把這個問題留給大家來思索,在思索中各自尋求答案。
[鏈接]張女士的福州之行 中亭街
號稱“東亞第一室內步行街”的中亭街總建筑面積66萬平米,其中僅商場面積即達25萬平米,是迄今我省最大的商貿改造項目。它集旅游、觀光、購物、休閑、美食、文化、娛樂、商貿等及多種功能分區為一體,無論環境、業態還是硬件、軟件,皆屬國際一流。由此,中亭街吸引了包括法國“歐尚”超市、香港寰宇百貨、韓國商品城、中華美食城等國際國內著名商家品牌入駐,“東亞第一”的稱號名至實歸。
王先生,32歲,上海,建筑工程師 采訪地點:火車站
同:請問您來福州是出差還是旅游?
答:算是出差吧(笑)。我在長樂有一個項目,我是做建筑的。
同:經常來福州嗎?
答:經常來,來過很多次了。
問:請談談對福州的第一印象?
答:福州的發展還是比較快的,尤其是近些年,福州不管是高度還是廣度都在不斷地“長大”。所以,福州給我的印象很好,是一個很有活力的沿海城市。
問:在您看來,福州的優點和缺點各是什么?
答:個人感覺,福州在一些古建筑的保存算是比較完整的,城市整體的文化、政治氛圍比較好:年輕人素質不錯,在公車上經常可以看到讓座的現象,我跑過很多地方,在福州看到的是最多的。說到缺點,可能是在衛生方面存在局部衛生盲點,有待改善。

同:福州與上海市的最大不同之處?
答:上海比較有中心的感覺,在航運、金融、國際文化交流、地理位置這些方面都比較好;但福州近幾年的發展也很不錯,與海峽西岸經濟區的開發也有關系,福州發展的空間很大,發展潛力資源很足。
問:有到那些地方去玩?
答:去過三坊七巷,很不錯,值得一去,古建筑保存得比較好,但也夾雜了一些現代的建筑。一直有去鼓山的想法,但業務太忙,抽不出時間。我還有去過鄭和紀念館。晚上有時間會到東街口走走。
問:有吃一些地道的小吃嗎?
答:魚丸、肉燕都吃過,福州的小吃很有特色、很好吃(笑)。
問:會在福州安家嗎?
答:考慮過,但暫時還沒列入計劃安排,主要要看在福建的業務進展而定,也要試著找到福州這個城市的感覺,才能確定。
[點評]關鍵詞:讓座/潛力
看到王先生夸獎福州年輕人讓座,讓人會心一笑。的確,我們的福州人文素養越來越好了,市民的文明水準也都在提升。因為細節決定很多問題,細節反映一座城市的外在形象。而福州的發展潛力更是猶如一個寶藏,正待全面開發。許多產業,包括旅游、餐飲、地產、金融、交通等行業也都在飛升階段,展現出一幅理想的陽光藍圖。
[鏈接]王先生的福州之行 三坊七巷
在中國歷史上,福州三坊七巷是戰亂中流離失所的皇室和平民的庇護所,明清時期則是個以士大夫階層、文人為主要居民的街區。其白墻瓦屋、布局嚴謹、房屋精致、匠藝奇巧集中體現了閩越古城的民居特色,被譽為“明清古建筑博物館”。
三坊七巷始建于西晉末年,明清時期曾擁有高宅大院1000多座,經歷1690多年的歲月,如今僅剩200多座。空間的處理是三坊七巷古建筑的特色所在。三坊七巷在中軸線上的主廳堂比北方的廳堂明顯高、大、寬,與其他廊、榭等建筑形成高低錯落、活潑而又極富變化的空間格局。廳堂一般是開敞式的,與天井融為一體,通過對廊軒的巧妙處理,使得廳堂前無任何障礙,這在北方建筑及其他南方建筑中部極少見到。
林先生,臺灣 采訪地點:長樂機場
問:來福州的理由?
答:陪父親一起回來的,探親。
問:經常來福州嗎?
答:第一次來。
問:談談對福州的印象?
答:樓很高,進步很快。硬件很好,感覺和南京蠻像的。
問:這次入住了哪家酒店?
答:西湖大酒店。
問:都去了福州的哪些地方,感覺如何?
答:對古建筑文化比較有興趣,到三坊七巷走了走,感覺還不錯。有到于山和烏山,只是太可惜了,周圍的房子蓋得太高,這兩座山是城市的標志,被建筑擋了,真是太可惜了。在那里好像要建步行街、購物廣場之類的,這在外國來講,是不可能會發生的。
問:在您看來,福州的優點和缺陷各是什么?
答:優點是進步得很快。缺點呢,比如說博物館的管理人員,一到時間就關門下班,沒有照顧到游客,還有點以前吃大鍋飯時候的味道。
問:福州與臺灣的最大不同之處?
答:還是軟件上的一些不同。
[點評]關鍵詞:城市標志
林先生感覺于山烏山因為被高房子遮擋,覺得可惜。這句話真的讓人深思、反省。每個城市都有自己的代言事物,比如山,比如建筑物,比如江河等等。福州號稱“三山”,自然以象征福州的于山、烏山、屏山為城市地標。而周圍的房子蓋得高擋住了城市標志,的確讓人遺憾。希望我們的城市能對呵護他們有加,在城市規劃建設中能更多考慮到我們的生活環境和區域人文歷史。
[鏈接]林先生的福州之行
于山
于山位于福州城區中心,整座山形狀如巨螯,于是有六螯勝跡:攬鰲亭、倚螯軒、應螯石、接鰲門、步鰲坡、聳鰲峰。于山又稱九日山。漢代有臨川何氏九兄弟在此煉丹修仙,故又名九仙山。山名勝古跡甚多,主要景點有平遠臺與戚公祠、九仙觀與天君殿、大士殿、報恩定光多寶塔(即白塔)等。山上還有自宋代以來摩崖石刻100多處。白塔寺,即定光塔寺,初建于唐天祐二年(公元905年),是由閩王王審知創建,后改名為“萬歲寺”。五代時是福州名寺之一,明代嘉靖年間主要殿宇大多毀于倭患。現存建筑是在清道光至光緒年間重建。戚公祠是1918年為紀念戚繼光在明嘉靖四十一年(公元1562年)率兵支援福建抗倭而建。祠建在石崗之上,占地4100平方米。附近有平遠臺、蓬萊閣、醉石亭、三山閣、吸翠亭、補山精舍等。五老崗、榕壽巖、宋塔以及古今摩崖石刻等勝跡,隱存在千年花木之中,為于山風景區組成部分。
另外,于山頂有一空地,叫九日臺,臺的南端是一片絕壁,很像一條高掛天空的瀑布。福州歷史上第一次用炮火保衛城池就發生在此,可惜此石屋炮臺在民國25年被拆除。于山還有為數眾多的摩崖石刻。現存宋、元、明、清及近代的摩崖石刻113段,其中宋刻35段,明、清占大半。這些石刻大部分分布在鰲頂峰、金粟臺、戚公祠、蓬萊峰等處。
成先生,67歲,湖北荊州,醫生 采訪地點:火車站
問:您來福州的理由?
答:呵呵,打工來的。我是福州一家醫院的坐診醫生。
問:是否經常來呢?
答:這是第一次來福州。
問:福州給你的整體印象如何?
答:福州很不錯,不愧是南方沿海省會城市,到處是綠意盎然,城市建設也不錯。
問:你覺得福州有什么可取之處?又有什么不足的地方?
答:福州的環境很好,有山有水,綠化也好,氣候也是標準的南方特色;衛生條件,治安,空氣都比較好。福州人很友善,挺實在的,我給別人看病,差我的錢過幾天就會給我送過來還給我,很誠實,有禮貌。但個人感覺,可能是受地理環境限制比較大吧,也可能是其他的什么原因,福州的經濟發展相對會稍遜一點,與沿海省會城市不大協調。
問:這次來福州有去哪些地方玩?
答:大部分時間都在工作,也沒什么時間出去玩,去的地方比較少。有去過羅源的海邊,那里還挺不錯的。
問:福州與荊州相比有什么不同嗎?
答:荊州屬于平原地區,視野比較開闊,一目了然。福州就是三面環山,氣候好,風景也好。
問:下次還會來嗎?
答:會的會的,福州很好
[點評]關鍵詞:友善/協調
聽到成先生說我們的福州人很友善,著實令人欣慰。我們福州人因為歷史文化與當地民風使然,形成樸素的處世風格,待客細膩親切是一大特色。亞熱帶的季候沒有制造火氣偏大的地域性格,而是在三山包圍的盆地氛圍內演繹內斂與平和的市民氣質。再有,成先生提到,大部分時間都在工作,沒有空去外面游玩,在此我們推薦一個風光優美的景區,那就是福建三疊井森林公園。
[推薦]
三疊井森林公園
三疊井森林公園為國家森林生態保護區,位于閩侯縣荊溪鎮關源里瀛洲村。路況良好,交通便捷。縱貫景區的采蘭溪為曇石山古人類文化母親河荊溪的上源,沿途崖壑幽深,潭碧山青,林木蓊郁,充滿濃郁的原始風貌。景區內景點眾多,類型各異,多彩多姿,有深潭飛瀑,怪石峻巖,奇樹古藤,異草香花,尤其是擁有大量國家保護的各種珍稀動植物,具有很高的旅游觀賞價值。雷霆萬鈞的象鼻瀑布、鴛鴦瀑布,神秘莫測的仙字潭、天書巖,惟妙惟肖的萬壽龜、金蛤蟆,古樸幽奇的奇樹園、百藤灣,沁入心肺的林間空氣,無不令人心曠神怡,流連忘返。而精彩絕倫、如詩如畫的天女散花瀑布,更是讓人沉醉在青山綠水之間。驚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瑰奇美妙。
小陳,25歲,江西鷹潭,鏟車司機 采訪地點:火車站
問:請問您來福州的理由是什么?
答:打工。
問:為什么選擇來福州打工?
答:老鄉介紹的。
問:經常來福州嗎?
答:經常。
問:能說說您對福州的印象?
答:房子越來越多,蓋得很快。
問:在您看來,福州的優點和缺點各是什么?
答:優點是公交車很多,想出去很方便,缺點是下一點雨路就淹了,前幾天就是,淹得車都騎不過去。
問:福州與江西最大的區別是什么?
答:我們江西吃辣,福州吃甜。
問;您平時有去福州哪些地方逛嗎?
答:工地旁邊剛好是永輝超市,就常去那里。
[點評]關鍵詞:內澇/辣與甜
小陳提到內澇的問題,這個問題也一直是福州排水系統的一個瓶頸。事實上,福州的排水系統都是根據每一條街的規劃做的,很多都已經有十幾年,甚至幾十年的歷史。以前很多水可以直接排入農田,但是隨著城市的變化,很多農田消失,已經無法承擔分流的功效。這也不能不說是排水不暢的原因之一。歸根結底,就是因為一部分排水系統已經和城市風貌不相匹配了。曾經有專家提出,除了硬件的升級外,是不是還應該有一套完整科學的預澇體系?如果之前都可以根據積水的情況,根據暴雨的監測和預報,評估出內澇災害的程度,再提前將各個部門的協調工作做好,應該能夠防患于未然。
而小陳提到的江西吃辣,福州吃甜,這句話倒很精確地概括了兩地的飲食口味趨向。江西老依曾建立了井崗山革命根據地,以勇猛善戰揚名,是不是和吃辣有脫不掉的干系呢。而福州人喜甜,炒菜動不動就放糖,甜膩要命,是不是和福州人有點慵懶,散淡又喜熱鬧的性子有關呢。飲食習慣有時也反映出性格,還是有一定道理的。
[鏈接]小陳的福州之行
永輝超市
永輝超市連鎖店是福州最具知名度的超市中的老大,是一家以經營生鮮農產品為主,日用百貨、服裝鞋帽為輔的商業零售企業。目前,永輝集團已形成以零售業為龍頭,以現代物流為支撐,以食品工業和現代農業為兩翼,以實業開發為基礎的大型企業集團,擁有現代食品工業園,建立了一批自營和合作的蔬果生產基地,并在全國范圍內建立了龐大的遠程采購體系,即山東果品采購中心、海南果蔬采購中心、廣東服裝采購中心、浙江百貨采購中心、福建海鮮采購中心、江西水產采購中心等。
黃先生,33歲,安徽桐域,建筑工人 采訪地點:工地
同:請問您來福州的理由是什么?
答:打工。
問:為什么選擇來福州打工?
答:想出去闖闖就跟老鄉來這里了。感覺這里會比我們那好,就和幾個老鄉一起過來了。
問:經常來福州嗎?
答:經常來,都是有活的時候過來。
問:能說說您對福州的印象?
答:感覺不錯啊,生活還不是很習慣,都吃不慣。
問:在您看來,福州的優點和缺點各是什么?
答:優點是工資比我們那會高些。缺點是在工地我們住的條件不好。
問:福州與桐城最大的區別是什么?
答:這里的天氣比我們那熱,像現在這樣大熱天的還要干活,消耗很大,我們那冬天都會下雪的。
同:您平時有去福州哪些地方逛嗎?
答:出去逛都要花錢,我們就去過臺江農貿市場,和一些公園,比如江濱公園啊,金牛山公園啊!
[點評]關鍵詞:闖
小黃因為想出去闖闖就來了福州。看來,福州作為沿海經濟城市還是頗受內陸城市的打工者青睞。因為近年來,福州的發展空間更為廣闊,尤其是地產經濟飛躍誕生了眾多的工作機會,吸引了內陸民工潮南涌。而闖,也是一份勇氣,在此,對那些背井離鄉的民工想說一聲祝福,希望他們通過自己的努力奮斗,生活越來越好!
[鏈接]小黃的福州之行
金牛山公園
金牛山公園大門樓位于楊橋西路北側,遠遠望去就像一只展翅欲飛的白色蝙蝠,氣勢雄偉壯觀。公園前面是美麗的閩江“北港”支流一西河。金牛山公園坐北朝南占地130公頃,依山而建,步入大門,首先撲入眼簾的是用彩色地磚鋪成的“金牛廣場”廣場前方是一只大約2米多高的躺臥的銅鑄金牛,金光耀眼,憨厚可愛。在金牛山公園的半山腰有一塊清代康熙御書石碑,頗引人注目。該御書碑由碑額、碑身、碑座組成,這塊碑原在鼓樓區委大院{清時為福建都察院都御史衙門,現移至此。圍繞金牛雕塑,疊水廣場噴泉設計了“環形門”、“霧化”、“雪松”、“涌泉”、“疊泉”等6種激光水景。在疊水、小溪流水的映襯下,相映成趣。
此外,公園中還設有歐式風格的“南山綠波流泉景區”。小溪流水,蜿蜒曲折,柔水輕踩鵝卵石歡騰而下。在小溪里還安裝了噴泉,及跳跳泉裝置。公園中景廊亭則倚水傍綠,亭有12柱,氛圍代表著一年中的12個月,左邊的4柱景廊,分別代表著春、夏、秋、冬四季,景廊亭下戲水嬉閑的有兩百多尾錦鯉和紅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