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里的北京驕陽似火,但節能環保熱度不減。統計數據表明,有近5萬名觀眾前來參觀“2007中國北京國際節能環保展會”。本屆展會共有16000平方米展區、82個種類的展出內容,涵蓋了節能環保行業多個領域的最新技術和產品。展會重點宣傳節約資源和環境保護,探索發展循環經濟有效模式;展示國家和北京市節能減排工作的階段性成果、目標和措施;推廣國內外節能環保新技術新產品,普及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知識,促進“十一五”節能降耗和污染減排目標的實現。
展會亮點:節能環保構建和諧
生態農家院窗框麥稈做
記者剛剛進入展場,兩層乳白色生態農家院格外引人注目,前來參觀的觀眾絡繹不絕。“那一看就是木頭的!”當有人指著圍在小院四周灰綠色籬笆如此說時,工作人員卻說,籬笆是用牛奶盒等廢舊包裝制成的,不僅如此,屋內擺放的餐桌、餐椅、面板也是用這種材料制成的。更讓人吃驚的還有窗戶的材料,是取自農村豐富的麥稈。據悉,這個農家院身上武裝了32種節能環保產品和技術。
“能想到炒菜做飯的能源來自哪里嗎?”工作人員的發問,又讓參觀者十分好奇。答案是——生活垃圾。據介紹,小院產生的生活垃圾,可降解的有機物可以進入沼氣池做原料,生成的沼氣能用來做飯。生活熱水和房間采暖由太陽能采暖系統提供,農家院內庭院燈、草坪燈、殺蟲燈等都使用太陽能作為能源。
據介紹,這樣一個用環保材料建成的二層小屋,造價也就十二三萬元,平均每平方米千元左右。一位市民當場表示,她在農村有塊地,打算也建一個這樣的農家院。記者了解到,院內所有設備和建材都明碼標價,市民可當場訂貨。展會期間,約有5500套小屋被預訂,在京城引爆了節能環保的新一輪熱浪。
地溝油菜籽油都能變柴油
“這是地溝油變成的柴油?”在節能展區參觀時,記者發現一處展臺被圍得水泄不通,詢問聲不斷。記者擠進去一看,原來這一切都是十幾瓶黃色液體引起的。
“這些都是柴油,而它們的前身卻是棕櫚油、菜籽油、豆油、棉籽油,還有地溝油等等。”展會工作人員介紹說,根據原料的不同,他們可以生產出0號至35號標準的柴油。
“這植物柴油能好用嗎?”觀者紛紛表示懷疑,工作人員隨手拿起用豆油和地溝油為原料制出的兩種柴油說,這些柴油制品都高于國家標準。工作人員說,從排放的尾氣情況來看,國家規定的使用柴油排放值標準為4.5,而用植物柴油后指標可達0.7。
據了解,目前廣東茂名所有的公交車都已經“喝”上這種植物柴油,北京部分公交車也處在“試喝”階段,并在奧運會前有望推廣。
記者體驗:環保就在我們身邊
賣廢飲料瓶也可“自助”
在展會現場,冰箱大小的“飲料罐瓶有償回收機”也成了眾人關注的焦點。據了解,該設備能對飲料罐進行壓縮處理,每臺設備能儲存上千個易拉罐或上百個塑料瓶。今后市民將在城市中心商業街、公園、社區、校園、醫院、餐館以及景區看到它們的身影。
記者在喝過飲料后,也親自體驗了一番。首先將一圓形礦泉水空瓶投入了回收機,幾秒鐘后,出口處就出來了兩枚一角的硬幣。接著又將一個方形的綠茶飲料空瓶投進去,可幾秒種后給退出來了,再放進去時又遭遇了退貨,工作人員過來解釋說,目前該機器對于異形的瓶子還不能識別,如果遇到停電也不能工作。這說明回收機的功能還有待完善。據悉,在展會結束后,回收機肚子里已盛滿了廢舊瓶罐。

無水洗車 蓄勢待發
無水洗車是新生事物,它對有水清洗來講是場革命。記者在展會目睹了無水洗車的全過程,先將表面的浮土撣掉,接著用噴罐噴出霧狀的洗車劑,用濕布擦凈污漬后,再用干布拋光,剛剛一輛滿身塵土的轎車立刻煥然一新,站在車身側面能看見樹的倒影。是什么原理能把車擦得如此干凈?面對記者的提問,上海美得汽車無水保結有限公司的總經理朱正龍說,所謂無水洗車,是化學清洗和物理清洗相結合的一種清洗方法,直接利用中性的專業清洗劑進行除塵去污,上蠟,拋光,而整個洗車過程不需要用水來沖洗,既節約了水資源,又不存在污水排放,2個工人10分鐘就可輕松完成車身的清洗,對于玻璃、輪胎、車內也都有專用的清潔劑各負其責。
“無水洗車”所用洗滌產品由多種表面活性劑、乳化劑、滲透、上光、高分子聚合物等多種成分組成,具有集清洗、打蠟、上光、養護于一體的功效。不浪費水資源,不會造成城市環境污染。
業內專家認為,無水洗車環保節水,但當今大面積去推廣還有一定的市場難度,想突破這種尷尬局面,需要執法部門加強行業監管,杜絕洗車偷用“便宜水”,在用水價格上不能打折,還需要消費者提高環保觀念,樹立節約用水意識,這樣才能讓環保、省水的無水洗車有更大的市場。
互動活動:突出公眾參與性
本次展會最大的熱點是通過展示展品、實物、模型等,讓觀眾有近距離的接觸,增強公眾的主動參與性與節約型社會建設的意識。政府展區是本次展會的主窗口,也是大家關注的焦點。在展覽大廳進行的環保志愿者投票活動得到了觀者的熱烈響應,大廳中的志愿者報名計數器節節攀升。計數器4個按鈕分別為“循環之星”、“生態之星”、“環保之星”、“節約之星”,分別代表為“拒絕一次性用品、多種一棵樹、少開一天車、節約一度電”的4種節能環保行為。環保志愿者的簽名墻早已簽滿了志愿者的姓名。
廢易拉罐和廢燈泡換節能燈和環保鉛筆的活動也吸引了廣大觀者的積極參與,記者從組委會了解到,展會期間組委會共回收廢舊燈泡和易拉罐6000余只,換出600余只節能燈和400余支環保鉛筆。在貼近百姓生活的節能區里,各種節能燈、節能插座、節水龍頭的展示吸引了眾多觀者的眼球。
綠色奧運:你我共攜手
在2007年中國北京國際節能環保高層論壇上,第29屆奧林匹克運動會組織委員會環境活動部部長余小萱說表示,2008年奧運工程在開展綠色奧運、科技奧運和人文奧運的建設方面,已經和正在實施的有600多項先進技術和產品得到應用,尤其在奧運場館設計施工的具體過程中,無不展現出節能環保的優勢。
奧運工程的建設以建筑節能、環境與生態保護、水資源利用、綠色建材等方面為重點,全面落實綠色奧運理念。其中,新建場館的相關設施要嚴格執行節能設計標準,采用環保空調,選用低能耗外圍護結構和節能門窗。大部分場館工程因地制宜地采用了包括太陽能、地熱能等可再生能源,積極采用高效能源利用技術,使用高效節能燈具設備和節能控制技術。
國家體育場作為新建場館,在設計中充分考慮了雨洪利用,分為雨水收集、處理、回用3個主要部分。經過收集、處理后的雨水應用于比賽場地的草坪灌溉、空調水冷卻、沖廁、綠化、消防等用途,與市政優質中水共同組成國家體育場的回用水系統。經測算,國家體育場通過雨洪利用設計,平均每年節水近6萬噸。
同時,奧運村居住區共建設42棟樓房,全部采用了綠色空調系統,即再生水源熱泵系統,可以使奧運村居住區節約40%的電能。利用再生水換熱,不會影響河道水質,而水中蘊含的能量卻被利用。再生水作為熱泵的冷熱源,進行能力交換,不用冷卻塔或分體空調的室外機,沒有噪聲、煙氣排放,夏季改善了大型建筑群室外的熱環境,能夠消除熱島效應。此外,將水源熱泵技術與城市污水處理相結合,在擴大城市污水利用范圍、拓展城市污水治理效益方面具有重要的推廣意義。
“節能減排,科學發展”。通過對節能環保政策、知識、技術等方面信息的全方位宣傳和展示,不僅全面提升了全社會的節能環保意識,而且搭建了節能環保新技術新產品的推介平臺。它是現代生活概念的完美演繹,是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真誠呼喚,是節能環保理念的最新詮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