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 點
在產品同質化、價格同質化的同時,PC的銷售模式也在趨同,在這樣的背景下,要想擁有差異化競爭能力非常之難。銷售模式創新是關鍵點,也是難點中的難點。
早在去年初,在跟一些PC廠商高層進行交流時,就常聽到“PC市場要洗牌”的說法,當時也很受感染,覺得陰云壓境、山雨欲來,畢竟PC產品已經完全脫盡了“專業”面紗,變成跟家電一樣平常的產品,產品標準化很高,價格差異不明顯,在這樣的情況下,產業整合是一種必然。
但是又是一年過去了,PC的整合似乎還在醞釀中,這其中有很多原因,其中有兩點是主要的,一是上游廠商的技術競賽,客觀上為下游PC廠商的生存提供了進一步的空間;二是大廠商之間競爭的弦繃得很緊,如箭在弦上,他們沒有更多精力進行產業整合與并購。因此,目前階段,PC市場最根本的特點還是各方力量的較量,要分出勝敗可能還需時日。
前幾天跟海爾電腦總經理高以成交流,他說了一句話很動容:“我現在每天都在勞神思考運營模式創新問題,它可能是最終決定海爾成敗的關鍵。”他坦率地說,他現在還想不太清楚。
確實,當價格與品質的競爭差異化已經很難找的時候,營銷模式再次被凸顯成為PC競爭的關鍵。但是從目前的事實來看,PC的營銷模式也正在趨同化。
當年戴爾憑借獨樹一幟的“直銷”模式,所向披靡,登上PC頭把交椅;聯想則以獨到的渠道營銷能力,在中國市場獨領風騷20年;到近幾年,Acer又憑借“直接經銷”模式一躍而起,打下歐洲市場天下,直挺全球PC市場前五,這證明模式確實是制勝的關鍵。
但是最新的變化卻是,惠普、Dell、聯想三者幾乎扭作一團,在相互爭戰過程中,他們相互“師夷所長”,交集越來越多。戴爾開始公開表示,正在嘗試銷售電腦的“新途徑”,雖然“仍將繼續遵循已執行了23年之久的直銷策略,但對‘試驗方法’持開放態度”,不再排斥通過渠道銷售電腦;而聯想則干脆拋開直銷與分銷的說法,提出了“客戶關系型”和“交易型”雙模式推進;惠普則更加強化其直接針對零售店的銷售。這似乎又在說明另外一個事實——原有的區隔鮮明的PC銷售模式界限正在模糊,銷售模式也在“同質化”。
在這種背景下,PC市場的后來者要進行銷售模式的創新,可謂難上加難。新模式至少要具備以下幾個特點。
首先,它必須是個性鮮明的,完全不同于傳統的“直銷”、“分銷”以及“直接分銷”、“間接分銷”一類的概念,它應該是結合PC新營銷特點和用戶新的采購特點的一種銷售模式。
其次,它必須反映產業融合的特點。隨著PC產品的“普及化”與PC技術的融合特性,消費者購買PC的方式也在融合,融合應該是未來最有生命力的銷售模式。
第三,它還涉及到整個銷售鏈的理念轉型。當PC變成一種帶有融合特色的普及化產品時,銷售方式應該是全新的,過去那種“賣高科技”產品的心態與思維方式需要徹底轉變,集整個產業鏈條上的智慧,才可能創新出一種全新的模式。
其實,模式創新也可以換個思路。這就好比在核心技術都掌握在別人手中的背景下談技術創新一樣,對技術創新我們現在已經有了一個比較正確的思路:一方面不放棄核心技術的跟進,爭取在一些新興領域掌握話語權;另一方面我們更強調應用創新,即在核心技術的外圍,根據不同的市場需求進行獨到的應用開發。
這個思路可以借鑒到PC銷售模式創新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