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 點
隨著中國本土企業的成長壯大,職業經理人可供選擇的范圍越來越大。充當民營企業國際化旗手,從“演戲”轉型到“導戲”,或者出書、演講、做培訓,甚至自駕飛機翱翔天空或代言奢侈品,孫振耀們的第二次選擇其實很多。
51歲的孫振耀以“退休”的方式在惠普謝幕。之前的1月份,周偉剛退居二線;去年杜家濱從思科辭職后不知所向。至此,見證了中國IT業成長的第一代職業經理人似乎從產業舞臺上隱退了。
但我相信,他們的很多人不會就此從產業的舞臺上消失。50-60歲曾經被周偉稱為是“經驗和精力結合得最佳的年齡?!惫倘划a業的發展長江后浪推前浪,新人輩出,但這些人士比年輕一輩豐富得多的閱歷,注定了他們還會迎來人生和事業上的“第二個春天”。當然,情況各異,他們的“第二春”也有所不同。
有的人會“卷土重來”。 符標榜是一個實例。符標榜2000年出走惠普,2005年從戴爾中國位置上辭職。沉寂了一段時間后,符標榜馬上到民營企業神舟高調上任。9個月后再度殺回惠普,掌管中國區業務,這一進一出讓人驚訝。
對IT業的熱愛和習慣,使得很多職業經理人難以割舍這個行業。同時,離開工作的失落感也會使很多年齡不大的職業經理人重返崗位。在充足的假期或者充電后,很多職業經理人選擇了重返IT業界,煥發新的風采。
孫振耀退休時接受媒體采訪時稱在美國呆兩年,讀讀書,陪陪家人,然后再殺回中國。最近又有傳言杜家濱重出江湖,將到Google中國任總裁。這些都是“卷土重來”的跡象。
況且,隨著中國本土企業的成長壯大,職業經理人可供選擇的范圍越來越大。越來越多的外企的職業經理人被請進中國的民營企業,充當國際化征途上的旗手。前行者有李漢生、吳士宏等人,后來者有唐駿、何經華、符標榜等。且不論他們在民營企業的成敗如何,但這種大勢頭如同滔滔江水,難以阻攔。
第一代職業經理人的第二春還可能是完成從“演戲”到“導戲”的轉型。柳傳志曾說過,做企業就像演戲的,而做投資像導演,去導戲。親身做企業勞心勞力,但做事的成就感很讓人眷戀,而做投資恰好既可以滿足成就感,又能脫身于企業具體事物的管理。張醒生從亞信離職后,開始了自己的投資人生涯。周鴻從雅虎辭職后,轉身變為天使投資人。當然,投資人不是人人都可以當,口袋中要有足夠的銀子,腦袋中需要有對新商業模式的敏感。
最為悠閑的第一代職業經理人的第二春便是“出書、演講以及滿足自己的愛好”。但出書只能“火”一陣子,培訓市場在中國還未形成主流,演講難以持續。我倒認為,他們到高校去教管理課程一定非常受歡迎。當然,他們若能真正超脫于原有的事業,去專注于自己的愛好,那就更是在新領域找到了自己的第二春。比如說孫振耀若把飛機的駕駛執照拿下來,自由翱翔天空,那是很多人難以企及的人生的高度了。
我有同事戲稱,希望能當孫振耀的經紀人。她認為,孫儒雅的風度、高貴的氣質,適合為奢侈品代言,比如汽車、高級男裝等等。只是不知道孫振耀是否感興趣呢?
第一代IT職業經理人的暫時隱退昭示著IT業正在轉型。IT從高速增長階段到平穩增長階段,競爭越來越殘酷。IT職業經理人在這次轉型過程中,有的充電后重新再來,有的選擇了施展拳腳的新領域,有的開始去享受生活,各有各的精彩,各有各的緣由。在此祝福他們,都能找到人生和事業的“第二個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