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一個公益性質的輸入法讓中美兩大互聯網巨頭展開激烈的商業性競爭?
4月8日上午,搜狐公司高調發布聲明譴責谷歌,指出“谷歌拼音輸入法”涉嫌盜用“搜狗拼音輸入法”詞庫,并要求Google公司對盜用行為公開賠禮道歉,立即停止“谷歌拼音輸入法”的下載和運營,停止相關產品的宣傳。搜狐官方聲明驚動了Google中國區(以下簡稱谷歌)的總裁李開復和谷歌年輕的技術研發團隊,發布僅4天的“谷歌輸入法”,使谷歌的本地化之路蒙上了一層陰影。
為何一個公益性質的輸入法讓中美兩大互聯網巨頭展開激烈的商業性競爭?
價值幾何
中國互聯網不缺乏口水和官司,但這一次谷歌盜用搜狐詞庫的新聞甚至讓許多非互聯網人士都爭相圍觀。
4月8日下午,在家休假的李開復電話通知谷歌公關部相關負責人,盡快發出致歉聲明并謹慎處理此公關危機。但其“含糊其辭”的道歉聲明更加激起了搜狐公司和不少網民對谷歌的不滿。4月9日上午,理虧的谷歌通過Google黑板報發出了第二次公開聲明: 向廣大用戶和搜狐公司表示正式道歉。
4月9日下午,搜狐公司召開新聞發布會,向30多家媒體公布了谷歌盜用搜狐詞庫的證據。第二天,連夜趕回北京的搜狐董事局主席張朝陽再次接受了北京20多家媒體記者的采訪,公開強調“輸入法之爭意義重大”。
“任何公益性質的軟件產品的推廣,在互聯網領域都是商業性行為,背后蘊含了上億美元的市場效應。”張朝陽舉出了2006年Google結盟戴爾在全球推廣免費搜索工具條的案例,“其實Google向戴爾支付了數億美元的推廣費,因為這將給Google品牌和搜索產品帶來更大市場回報。”
搜狐技術研發總監王小川對記者說: “每一次拼音輸入法的革命性突破,都給中國人使用互聯網、擴大中文信息在互聯網領域的地位帶來深遠意義。這或許也是美國互聯網公司進入中國市場無法突破的一個瓶頸。”此前,王小川率領搜狐研發團隊在中文輸入法方面已經傾注了2年多的心血。
當然,輸入法并不像ERP軟件那樣可以直接銷售,但它在改善網絡體驗和增加網民粘性方面的價值已經被業界各方人士所認可。“谷歌拼音輸入法最初的競爭對手不是搜狐,而是微軟的Vista操作系統。在互聯網時代,誰占據了用戶的PC桌面,誰就占領了互聯網市場。微軟通過Vista把許多Google的產品清理出了用戶桌面,所以我們必須盡快發布一款輸入法來與微軟競爭。”谷歌相關產品經理向記者透露,美國總部的催促和本土研發團隊的倉促導致了此次盜用詞庫事件。
侵犯專利?
“公關發言人代表公司發表道歉,是Google公司最正式和最高級別承認錯誤的方式,全球范圍內Google都不會輕易向其他公司道歉。第一次道歉不少人認為我們不誠懇,那么我們第二次明確向用戶和搜狐道歉,谷歌其實不希望與搜狐產生更大范圍的糾紛。”谷歌公關部人士解釋說,解決此類糾紛的方法有兩個: 一個是官方道歉,一個是法庭上見。
對此,張朝陽向記者表示:“搜狐已經做好了起訴谷歌的準備。其實,盜用詞庫的問題是一方面,另一方面的問題卻更大。谷歌輸入法是對‘搜狗輸入法’著作權的侵權,侵犯了搜狐用搜索做輸入法的創意,所以搜狐要求谷歌停止其輸入法的下載和運營。”
王小川補充解釋說:“在法律上,谷歌存在對搜狗輸入法相關技術創新和突破的知識產權的侵權,搜狐在2005年就已經向國家有關部門提交了搜狗輸入法的部分專利申請,并在2006年6月5日發布之前獲得了4項輸入法技術的專利。還有二十幾項輸入法專利也在申請之中,今后所有用搜索做輸入法的行為都是侵權的。”
而搜狐侵權之說是否成立,只有等搜狐起訴之后,由法庭宣判。
冰山一角
對于這一個通過互聯網搜索技術包裝的拼音輸入法糾紛,業界各方人士的態度和評價頗具差異性。同時,Google迷和搜狐網友的爭論也顯得劍拔弩張,更有Google迷由于對Google傷心絕望而轉投搜狐。
搜狐和Google的糾紛只是揭開了輸入法的冰山一角。業內分析人士指出,“谷歌輸入法”發布之前肯定研究了國內各種拼音輸入法,抄襲“搜狗輸入法”詞庫,也說明搜狐研發部門在輸入法方面下了功夫。搜狐與Google的第一回合,搜狐大獲全勝。
但是搜狐的競爭對手在不斷出現。一位業內人士表示,不能排除網易和騰訊悄悄研發輸入法的可能。而且可以肯定的是——QQ輸入法的推廣速度將極快。
雖然百度公關部強調不會做輸入法,但據消息靈通人士透露,百度已經在內部立項研發輸入法了。百度把輸入法市場分為兩個層次: 使用拼音輸入法的低端用戶和使用五筆等專業打字的高端用戶。“百度輸入法”其中可能會包含三個打字模式: 百度拼音、百度高速、百度混合。
評論:輸入法之亂
如果不是搜狐與Google在拼音輸入法上的口水戰,如果不是搜狐大肆渲染,拼音輸入法,一個小小的工具軟件,不會如此引人注目,而其暗藏的諸多商業野心和企圖不會如此昭然。
輸入法產品如此受追捧,首先是因為輸入法帶來的超強的品牌影響力,這也是諸如紫光華宇、加加在線等公司持之以恒地在輸入法上用力的原因。搜狐推出搜狗拼音輸入法,部分原因也是為了提升“搜狗”的品牌影響力。很顯然,搜狐的“輸入法”事件營銷做得相當成功。
其次,這也與軟件業探索個人產品與互聯網的商業結合有關。近年來,很多免費軟件都找到了在互聯網上盈利的模式,對于這些企業來說,推廣輸入法基本上是零成本營銷。紫光華宇軟件股份有限公司趙總認為,互聯網顛覆了以前“推廣就要花錢”的營銷模式,好的產品自己會長腿和嘴,迅速積累數量龐大的用戶群,而用戶群是企業實施營銷的基礎。
而對于微軟、Google、百度、騰迅、搜狐等來說,拼音輸入法更是其互聯網營銷的重要棋子,因為下載量和點擊率對于互聯網企業來說,都是最直接的商業利益。可以肯定的是,他們的商業動機絕不僅于此,目前可以猜想得到的是,一旦其輸入法占領了用戶的手和鍵盤,憑借一些技術手段,這些公司可以對用戶的行為進行監控和分析,以實施更加精準的廣告營銷。
因此,業內人士認為,輸入法之亂才剛剛開始。可以預見,微軟對于這些試圖搶占、蠶食其桌面地盤的行為不可能坐視不理; 雖然Google面對搜狐的罵陣倉促應戰,輸了分數,但是憑借其在用戶體驗方面的經驗和優勢,Google如果堅持,不可小視; 如果加之百度、滕訊等的介入,輸入法之爭可能將越演越烈。(文/凡曉芝)